拼音hòu dé zǎi fú
注音ㄏㄡˋ ㄉㄜˊ ㄗㄞˇ ㄈㄨˊ
解释《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后谓有德者能多受福为“厚德载福”。
出处《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厚德载福是中性词。
繁体厚惪載福
英语Virtue and happiness are mother and daught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厚的拼音:hòu(ㄏㄡˋ)
⒈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厚度。厚薄(厚度)。
⒉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厚纸。厚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⒊ 深,重(zhòng ),浓,多:厚望。
⒋ 不刻薄,待人好:厚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厚。
⒌ 重视,推崇:厚此薄彼。
⒍ 姓。
厚字UNICODE编码U+539A,10进制: 21402,UTF-32: 0000539A,UTF-8: E5 8E 9A。
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㫗垕
deep、favour、large、stress、thick
薄
会意
thick; substantial; greatly
详细解释◎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形〉
(1) (会意。从厂( hǎn ),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2) 同本义 [(of the earth’s crust)thick]
谓地盖厚。——《诗·小雅·正月》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见于厚土。——《素问·王常政大论》
(3) 又如: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厚坤(大坤);厚厚(大地)
(4) 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距离大的。 与“薄”相对 [thick]
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5) 又如:厚木板;厚嘴唇;厚膊(厚的肉干);厚皮(脸皮厚);厚大(又厚又大);厚皮馒头(比喻不切题的文章、言论);厚厚(很厚)
(6) 大 [large;great]
不厚其栋。——《国语·鲁语》。注:“大也。”
(7) 又如:厚幸(大幸);厚福(大福);厚德(大德)
(8) 丰厚 [rich and generous]
告之者其赏厚而信。——《韩非子·奸劫弑臣》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墨子·尚贤上》
崔氏之家财产甚厚。—— 元稹《莺莺传》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厚赂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厚贶(丰厚的赏赐);厚施(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厚秩(丰厚的俸禄);厚俸(丰厚的俸禄)
(10) 重;多 [heavy;many]
厚其液而节其帤。——《周礼·考工记·弓人》。注:“多也。”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厚诬(大加毁谤);厚优(优厚的照顾);厚款(厚意款待);厚报(优厚的酬劳)
(12) 忠厚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 and kindly]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 刘氏者必 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人心风俗日益厚。——魏源《海运全案跋》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行厚而辞深。——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陈明选宽厚呕煦。——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3) 又如:厚亡(亡失很多);厚费(耗费多);厚扰(多多打扰)
(14) 深 [deep]
必厚其鞈。——《吕氏春秋·辨士》。注:“深也。”
(15) 又如:厚交(深交);厚结(深相结交);厚诬(深加欺骗、蒙蔽)
(16) 深厚 [profound]
然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陵与 子卿素厚。——《汉书·李广苏建传》
(17) 又如:厚密(情义深厚密切);厚情(深厚的情意);厚德(深厚的恩德);厚泽(深厚的恩泽)
(18) 酒味浓的 [rich in flavor]。如:酒味很厚
◎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厚度 [thickness]。如:楼板厚30厘米;两尺厚的雪
(2) 财富 [wealth]
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韩非子·有度》
◎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动〉
(1) 优待;推崇 [favour;stress]
因而厚遇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君实视遇厚。——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遇足下素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厚生(重视养生以保长寿)
厚爱、厚薄、厚待、厚道、厚度、厚墩墩、厚恩、厚非、厚古薄今、厚今薄古、厚礼、厚利、厚脸、厚脸皮、厚貌深情、厚片、厚生、厚实、厚望、厚味、厚谢、厚颜、厚颜无耻、厚谊、厚意、厚遇、厚重
德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⒉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⒊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⒋ 姓。
德字UNICODE编码U+5FB7,10进制: 24503,UTF-32: 00005FB7,UTF-8: E5 BE B7。
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㥀㥁徳恴悳惪㤫
heart、mind、morals、virtue
怨
形声
ethics, morality, virtue
详细解释◎ 德的拼音:
惪 dé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惪( dé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 德的拼音: dé
〈词性: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德才兼备、德操、德高望重、德高望尊、德化、德色、德馨、德行、德行、德性、德祐、德语、德育、德泽、德政
载(載)的拼音:zǎi(ㄗㄞˇ)
⒈ 年;岁:千载难逢。三年两载。
⒉ 记录;刊登;描绘:记载。连载。转载。
载(載)的拼音:zài(ㄗㄞˋ)
⒈ 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⒉ 充满:怨声载道。
⒊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⒋ 姓。
载字UNICODE编码U+8F7D,10进制: 36733,UTF-32: 00008F7D,UTF-8: E8 BD BD。
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載縡
carry、hold、record、year
形声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详细解释◎ 载的拼音:
載 zǎi
〈词性:名〉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age]
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2) 又如:载祀(年)
◎ 载的拼音:
載 zǎi
〈词性:动〉
(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2) 又如:登载([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3) 描绘 [describe]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4) 另见 zài
载籍
◎ 载的拼音:
載 zài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ride]
载,乘也。——《说文》
载鬼一车。——《易·暌》
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縣蛮》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载以来。——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4) 用车船装运 [carry;hold;be loaded with]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
多载资粮。——《资治通鉴》
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6) 承载;负担 [bear]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8) 担任,担负 [be charged with]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9)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10) 施行 [put in force]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11) 陈设 [set out]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大雅》
(12)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13) 处;登 [be in a certain condition]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14) 祭祀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
(15)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16) 开始 [begin]
春日载阳。——《诗·豳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晋· 陶潜《停云》
(17) 装饰 [decorate]
载以银锡。——《淮南子》
(18) 词缀。嵌在动词前边
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又如:载歌载舞
(20) 充满 [道路] [be full of;all over the road]
厥声载路。——《诗·大雅·生民》
号泣载道。——《明史》
(21)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
◎ 载的拼音:
載 zài
〈词性:名〉
(1) 车、船等交通工具 [car,ship,etc.]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2) 所装运的物件 [loads]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3) 又如:重载;装载
(4) 事;事业 [affair; cause; undertaking]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 载的拼音:
載 zài
<连>
(1) 又,且 [as well as]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2) 又如:载拜(再拜)
◎ 载的拼音:
載 zài
〈词性:量〉
(1)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穆天子传》
(2)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3) 另见 zǎi
载波、载荷、载货、载客量、载频、载途、载运、载重、载重量
福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⒉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福。
⒊ 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福物。
⒋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
⒌ 姓。
福字UNICODE编码U+798F,10进制: 31119,UTF-32: 0000798F,UTF-8: E7 A6 8F。
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副畗
blessing、good fortune
祸
形声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详细解释◎ 福的拼音: fú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blessing;happiness]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sacrifice]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used in letters in conveying good wishes]。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 福的拼音: fú
〈词性:动〉
(1) 赐福,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salute]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fù )。相称,符合 [match;fit]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福地、福分、福晋、福利、福气、福如东海、福生于微、福寿年高、福寿齐天、福寿无疆、福相、福音、福佑、福祉、福至心灵、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