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后悔莫及的意思

hòuhuǐ

后悔莫及



拼音hòu huǐ mò jí

注音ㄏㄡˋ ㄏㄨㄟˇ ㄇㄛˋ ㄐ一ˊ

解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例子做事要小心,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后悔莫及了。

正音“悔”,不能读作“huì”。

辨形“莫”,不能写作“未”;“及”,不能写作“急”。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形容悔恨或劝诫人。

感情后悔莫及是中性词。

繁体後悔莫及

近义悔之无及、追悔莫及

英语too late to repent(One's remorse will be too late.)

俄语пóздно раскáиваться

日语後悔しても追い付かない

德语Die Reue kommt zu spǎ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òu   注音  ㄏㄡ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GKD  仓颉  HMR  郑码  PDAJ  四角  7226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83  区位  2683  统一码  540E  笔顺  ノノ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后(後)的拼音:hòu(ㄏㄡˋ)  

⒈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

⒉ 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

⒊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⒋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后。后福。后期。

⒌ 指次序,与“前”相对:后排。后十名。

⒍ 子孙: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⒎ 姓。

统一码

后字UNICODE编码U+540E,10进制: 21518,UTF-32: 0000540E,UTF-8: E5 90 8E。

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ter、back、behind、offspring、queen

相关字词

先、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queen, empress, sovereig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 同本义 [sovereign]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4) 帝王的妻子 [empress;queen]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

(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

(6) 古代指列国诸侯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

(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high official]

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

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

(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the earth]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

(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

(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

词性变化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从“彳”( chì  ),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 yāo  ,小),从“攵”( suī  ),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2) 同本义 [be(or come,arrive)late]

後,迟也。——《说文》

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

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

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

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

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

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

(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

(4) 承继 [inherit]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后代,子孙 [male offspring]

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

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

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

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

(3) 后世 [posterity]。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

(4) 次序在后 [later]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

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指肛门 [anus]。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

后的拼音:

hòu  

〈词性:形〉

(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later;after]

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

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

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

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

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

(3) 后面,位置在后 [behind;back]

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

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其敌。

转视积薪后。

以攻其后。

(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常用词组

后摆、后半、后半晌,后半晌儿、后半生、后半夜、后备、后备军、后辈、后步、后部、后场、后车之戒、后撤、后尘、后此、后代、后灯、后堤、后爹、后盾、后发制人、后方、后防、后妃、后夫、后福、后父、后跟、后宫、后顾、后顾之忧、后滚翻、后果、后汉、后汉书、后话、后患、后悔、后悔无及、后会有期、后婚、后记、后继、后继有人、后脚、后襟、后进、后晋、后劲、后来、后来、后来居上、后浪推前浪、后脸儿、后路、后妈、后门、后面、后母、后脑勺子、后年、后娘、后怕、后排、后妻、后期、后起之秀、后勤、后儿、后人、后任、后日、后晌、后身、后生、后生可畏、后生晚学、后生小子、后生子、后世、后事、后室、后手、后手不接、后嗣、后台、后台老板、后天、后厅、后头、后土、后退、后臀、后卫、后味、后先、后效、后心、后续、后学、后腰、后遗症、后裔、后羿、后影、后援、后缘、后院、后院起火、后账、后者、后肢、后置、后置、后置词、后缀、后坐、后坐力

  拼音  huǐ   注音  ㄏㄨㄟˇ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86  NTXU  五笔98  NTXY  仓颉  POWY  郑码  UMZY  四角  98057  结构  左右电码  1882  区位  2758  统一码  6094  笔顺  丶丶丨ノ一フ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悔的拼音:huǐ(ㄏㄨㄟˇ)  

⒈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统一码

悔字UNICODE编码U+6094,10进制: 24724,UTF-32: 00006094,UTF-8: E6 82 94。

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gret、repent

造字法

形声:从忄、每声

English

repent, show remorse, regr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悔的拼音: huǐ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regret;repent of]

悔,恨也。——《说文》

宜无悔怒。——《诗·大雅·云汉》

此讲之悔也。——《战国策·秦策》

悔不杀汤于 夏台。——《淮南子·泛论》

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怀王悔,追 张仪,不及。——《史记·屈原列传》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

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悔其随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己为有悔。

可以无悔矣。

(2) 又如:悔亲(因反悔而废弃婚约);悔谢(悔过请罪);悔心革命(痛改前非);悔悟心行(反省思想、行为);悔尤(悔恨与过错)

词性变化

悔的拼音: huǐ  

〈词性:名〉

(1) 过失;灾祸 [fault or disaster]

庶无罪悔。——《诗·大雅·抑》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尚速有悔于予身。——《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2) 又如:悔亡(祸害消除);悔吝(灾祸);悔咎(过错;祸殃);悔戾(罪过)

(3) 恶运 [bad luck;misfortune]。如:悔气(坏运气,倒霉)

常用词组

悔不当初、悔改、悔过、悔过自新、悔恨、悔婚、悔棋、悔痛、悔悟、悔之晚矣、悔罪

  拼音  mò mù   注音  ㄇㄛˋ ㄇㄨ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AJDU  仓颉  TAK  郑码  EKGD  四角  44804  结构  上下电码  5459  区位  3610  统一码  83AB  笔顺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不要:莫哭。

⒉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⒊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⒋ 古同“漠”,广大。

⒌ 姓。

其他字义

莫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古同“暮”。

统一码

莫字UNICODE编码U+83AB,10进制: 33707,UTF-32: 000083AB,UTF-8: E8 8E AB。

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on't、no、no one、nothing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莫的拼音:   

〈词性: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not]

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3)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4)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5)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perhaps;about;can it be that]。如:莫不成(难道说);莫成(莫非,莫不是);莫是(莫非是;或许是);莫须(也许)

词性变化

莫的拼音:   

〈词性:代〉

(1)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no one; nothing]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莫大的幸福;莫大欣喜;莫二(没有第二个;无比)

莫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membrane]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 通“漠”。沙漠 [desert]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国语·晋语》

(3) 通“幕”。幕府 [office of ancient general]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 通“瘼”。疾苦,病 [illness]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莫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谟”。谟划 [plan;consider]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pare,cut]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閒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1) 通“漠”。广漠 [vast]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quite]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常用词组

莫不、莫不倾动加礼、莫不然、莫不是、莫不闻、莫不逾侈、莫测高深、莫大、莫非、莫过于、莫讲、莫可名状、莫名、莫名其妙、莫逆、莫逆之交、莫如、莫斯科、莫须有、莫邪、莫衷一是

基本词义

莫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  )。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dusk;evening;sunset]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3) 又如:莫夜(夜晚)

(4) 通“幕” [curtain]。如:莫府(即幕府)

(5) 姓

(6) 另见   

  拼音    注音  ㄐ一ˊ   
简体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EYI  五笔98  BYI  仓颉  NHE  郑码  YMS  四角  17247  结构  单一电码  0644  区位  2816  统一码  53CA  笔顺  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及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⒉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⒊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⒋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统一码

及字UNICODE编码U+53CA,10进制: 21450,UTF-32: 000053CA,UTF-8: E5 8F 8A。

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d、and / o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extend; reach; come up to; 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及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

及,逮也。——《说文》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4) 至,达到 [attain;reach]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针石之所及也。

将有及。(还來得及。)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

(6) 待,等到 [wait]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及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記》

(7) 如:及夫(等到)

(8) 遭受 [suffer from]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

(10) 比得上,能与…相比 [compare with]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11) 又如:我不及他

(12) 连累;关联 [implicate]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4) 通“给”。供应 [provide]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词性变化

及的拼音:   

〈词性:介〉

(1)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及的拼音:   

<连>

(1) 和,与 [and]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孔子及门徒

及的拼音:   

〈词性:副〉

(1)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 [also]——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及的拼音:   

〈词性:名〉

常用词组

及第、及格、及笄、及龄、及门、及时,及时地、及时行乐、及时雨、及物、及早、及至

后悔莫及: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