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涣尔冰开的意思

huàněrbīngkāi

涣尔冰开



拼音huàn ěr bīng kāi

注音ㄏㄨㄢˋ ㄦˇ ㄅ一ㄥ ㄎㄞ

解释犹言涣然冰释。

出处南朝·梁·何炯《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钻仰渊秘,涣尔冰开。”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相互间的嫌隙等消除。

感情涣尔冰开是中性词。

繁体涣爾冰開

近义涣然冰释、涣如冰释、涣若冰释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uàn   注音  ㄏㄨㄢ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QMD  仓颉  ENBK  郑码  VRLG  四角  37184  结构  左右电码  3251  区位  2733  统一码  6DA3  笔顺  丶丶一ノフ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涣的拼音:huàn(ㄏㄨㄢˋ)  

⒈ 散开:涣散。涣然冰释(像冰遇到热,一下子消融;喻疑虑、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

统一码

涣字UNICODE编码U+6DA3,10进制: 28067,UTF-32: 00006DA3,UTF-8: E6 B6 A3。

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涣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elt、vanish

造字法

形声:从氵、奂声

English

scatter; scatter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涣的拼音: hu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奂( huàn  )声。本义:流散,离散)

(2) 同本义 [disperse;disappear]

涣,流散也。——《说文》

方涣涣兮。——《诗·郑风·溱洧》

涣者离也。——《易·序卦传》

则涣然离矣。——《汉书·刑法志》

涣兮。——《老子》。注:“涣者解散。”

涣乎成功。——《刘熊碑》

功德涣彰。——《戚伯著碑》

(3) 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

(4) 帝王发布号令 [issue imperial edict]。如:涣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号令,有如汗出于肤,无法收回);涣命(帝王的诏命);涣诏(帝王的恩诏);涣发(特指帝王发布号令);涣号(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词性变化

涣的拼音: huàn  

〈词性:形〉

(1) 水很大的 [overflowing]

清音应空谷,潜波涣寒塘。——吕同老《丹泉》

(2) 又泛指盛貌

纂辞奋笔,涣若不思。——韩愈文

(3) 鲜明的。同“焕” [bright]

涣烂兮其溢目也。——《后汉书·延笃传》

(4) 又如:涣烂(光明灿烂的样子)

常用词组

涣然、涣散

  拼音  ěr   注音  ㄦˇ   繁体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IU  仓颉  NF  郑码  RKO  四角  27902  结构  单一电码  1422  区位  2291  统一码  5C14  笔顺  ノ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尔(爾)的拼音:ěr(ㄦˇ)  

⒈ 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⒉ 如此:偶尔。不过尔尔。

⒊ 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

⒋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⒌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尔。率尔(轻易地)。

统一码

尔字UNICODE编码U+5C14,10进制: 23572,UTF-32: 00005C14,UTF-8: E5 B0 94。

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尔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爾尒尓

汉英互译

like so、you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you; that, those; final p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尔的拼音:

ěr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2) 同本义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3)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luxuriant]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4)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5) 近。通“迩” [near]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6)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7) 浅近 [shallow]

词性变化

尔的拼音:

ěr  

〈词性:代〉

(1) 第二人称代词 [you]

(2) 你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尔当(你);尔躲(你身上);尔汝(尊对卑称;贵对贱称;朋友间的亲密互称);尔济(汝辈,你们)

(4) 您;你们——通常放在关系词“所”之前。如:尔曹(你们大家)

(5) 那 [that]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6) 又如:尔俸尔禄(那些俸禄。尔:其,那);尔语(那样言语);尔时(那时,彼时)

(7) 这个;此 [this]

问君何能尔。——晋· 陶渊明《饮酒》

(8) 如:尔夕(今夕,这个晚上);尔日(当天,这天);尔为(这样,如此)

(9) 如此;这样。

尔毋从从尔。——《礼记·檀弓》

(10) 又如:果尔;乃尔;尔馨(六朝时语词。即如此);尔为(如此);尔许(若此,如许。尔,此也。许,助辞);不尔;云尔

尔的拼音:

ěr  

〈词性:助〉

(1)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

(2) 相当于“了”

非死则徒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应诺声。相当于“是” [yes]。如:尔尔(应答之词。等于唯唯,是是)

(4) 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而己”“罢了”

唯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常用词组

尔曹、尔尔、尔后、尔来、尔汝、尔雅、尔雅、尔虞我诈

  拼音  bīng   注音  ㄅ一ㄥ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IY  仓颉  IME  郑码  TDKV  四角  32190  结构  左右电码  0393  区位  1789  统一码  51B0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冰的拼音: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⒌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统一码

冰字UNICODE编码U+51B0,10进制: 20912,UTF-32: 000051B0,UTF-8: E5 86 B0。

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仌冫氷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冫、从水

English

ice; ice-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ice]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词性变化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动〉

(1) 结冰,冻结 [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形〉

(1) 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常用词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儿、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冰蛋、冰刀、冰灯、冰点、冰冻、冰斗、冰堆、冰封、冰糕、冰挂、冰棍儿、冰河、冰壶秋月、冰花、冰魂雪魄、冰肌玉骨、冰激凌、冰鉴、冰窖、冰晶、冰景、冰窟、冰库、冰冷、冰凉、冰凌、冰片、冰淇淋、冰清玉洁、冰球、冰人、冰山、冰上运动、冰蚀、冰释、冰霜、冰炭、冰糖、冰糖葫芦、冰天雪地、冰箱、冰消瓦解、冰心、冰雪、冰雪节、冰原、冰镇、冰镇汽水

  拼音  kāi   注音  ㄎㄞ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AK  仓颉  MT  郑码  AEVV  四角  10440  结构  单一电码  7030  区位  3110  统一码  5F00  笔顺  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开(開)的拼音:kāi(ㄎㄞ)  

⒈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⒉ 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⒊ 通,使通:开导。开窍。

⒋ 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⒌ 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⒍ 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⒎ 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⒏ 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⒐ 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⒑ 支付:开销。开支。

⒒ 沸腾,滚:开水。

⒓ 举行:开运动会。

⒔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统一码

开字UNICODE编码U+5F00,10进制: 24320,UTF-32: 00005F00,UTF-8: E5 BC 80。

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charge、karat、opening

相关字词

启、关、闭、谢、落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开的拼音:

kāi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open the door]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open]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come into bloom; unfold]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set up;found]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put;set up; place]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dredge]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instruct;inspire]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open up;initiate]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begin;start]。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soliloquy speak]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release]。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remove;get rid of]。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separate]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stimulate]。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make out]。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of sky)clear up (after rain)]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词性变化

开的拼音:

kāi  

〈词性:量〉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karat,carat]。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mo]。如:十六开

(3) 〈词性: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times]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词性:名〉

常用词组

开拔、开办、开本、开笔、开步、开采、开场、开场白、开敞、开畅、开车、开诚布公、开诚相见、开初、开除、开船、开创、开春、开打、开裆裤、开刀、开导、开倒车、开道、开地、开店、开吊、开动、开端、开恩、开发、开饭、开方、开房间、开放、开封、开工、开关、开锅、开国、开国元勋、开河、开黑店、开后门、开壶、开户、开花、开花衣、开化、开怀、开荒、开会、开荤、开火、开伙、开霁、开价、开间、开疆、开讲、开交、开戒、开金、开襟、开禁、开卷、开掘、开课、开垦、开口、开口子、开快车、开旷、开矿、开阔、开阔、开朗、开犁、开例、开镰、开脸、开列、开裂、开溜、开路、开路、开绿灯、开罗、开锣、开门、开门、开门见山、开门揖盗、开蒙、开明、开幕、开幕式、开拍、开盘、开炮、开辟、开篇、开票、开屏、开启、开枪、开腔、开窍、开窍、开晴、开球、开赛、开山、开山、开山祖师、开设、开始、开始、开市、开释、开水、开台、开堂、开天窗、开天辟地、开庭、开通、开通、开头、开头、开脱、开拓、开挖、开外、开玩笑、开胃、开戏、开先、开线、开销、开小差、开小会、开小灶、开心、开心颜、开学、开颜、开眼、开演、开业、开夜车、开印、开映、开元、开源节流、开凿、开斋、开斋节、开展、开展、开战、开张、开张、开仗、开账、开支、开足马力、开罪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