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黄金世界的意思

huángjīnshìjiè

黄金世界



拼音huáng jīn shì jiè

注音ㄏㄨㄤˊ ㄐ一ㄣ ㄕˋ ㄐ一ㄝˋ

解释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出处

繁体黃金世界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繁体    
部首  黄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MWU  仓颉  TLWC  郑码  EAKO  四角  4480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7806  区位  2738  统一码  9EC4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黄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⒉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⒊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⒋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⒌ 姓。

统一码

黄字UNICODE编码U+9EC4,10进制: 40644,UTF-32: 00009EC4,UTF-8: E9 BB 84。

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像蝗虫形

English

yellow;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fine]。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词性变化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ripen]。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golden seal]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如:扫黄

(7) 古国名 [Huang state],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wine]。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infant]。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old man]。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bezoar]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yellow hound]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fever]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常用词组

黄埃、黄巴巴、黄包车、黄骠马、黄表纸、黄檗、黄灿灿、黄巢起义、黄疸、黄道、黄道吉日、黄澄澄、黄帝内经、黄豆、黄杜、黄发、黄蜂、黄盖、黄瓜、黄冠、黄海、黄河、黄鹤、黄鹤楼、黄花、黄花鱼、黄化、黄昏、黄巾起义、黄金、黄金储备、黄金分割、黄经、黄酒、黄口小儿、黄历、黄连、黄粱美梦、黄粱梦、黄陵、黄芦、黄马褂、黄毛丫头、黄梅、黄梅时节、黄梅戏、黄梅雨、黄门驸马、黄米、黄牛、黄牛、黄牌、黄牌警告、黄袍加身、黄皮、黄埔港、黄埔军官学校、黄芩、黄泉、黄色、黄山、黄鳝、黄熟、黄鼠、黄鼠狼、黄铜、黄土、黄土高原、黄癣、黄牙、黄衣使者、黄油、黄鼬、黄雨、黄晕、黄账、黄种人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金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QQQ  仓颉  C  郑码  PA  四角  80109  结构  上下电码  6855  区位  2980  统一码  91D1  笔顺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金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⒉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⒊ 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⒋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⒌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⒍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⒎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⒏ 中国朝代名:金代。

⒐ 姓。

统一码

金字UNICODE编码U+91D1,10进制: 37329,UTF-32: 000091D1,UTF-8: E9 87 91。

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d、golden、aurum、yellow metal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metal ware]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gold]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money]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gong]。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copper]。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moon]。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sun]。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mercury]。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Jin dynasty]。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词性变化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golden]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respectful;noble]。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impregnable]。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shows voice is nice]

(6) 富贵 [rich and noble]。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imperial]。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常用词组

金榜、金榜题名、金笔、金币、金碧辉煌、金不换、金灿灿、金蝉脱壳、金城、金疮、金达莱、金殿、金饭碗、金风、金刚、金刚砂、金刚石、金刚钻、金戈铁马、金工、金瓜、金光灿烂、金龟子、金贵、金华、金黄、金婚、金匠、金交椅、金经、金科玉律、金口玉言、金库、金块珠砾、金矿、金兰、金莲、金镂鞍、金缕玉衣、金牛山遗址、金瓯无缺、金牌、金钱、金钱豹、金人、金融、金融寡头、金融机构、金融家、金融资本、金嗓子、金色、金沙江、金闪闪、金圣叹、金石、金石为开、金石之交、金属、金丝猴、金汤、金田起义、金条、金童玉女、金柝、金文、金屋藏娇、金无足赤、金溪、金星、金言、金钥匙、金银首饰、金银台、金鱼、金玉良言、金元、金圆券、金针、金针度人、金枝玉叶、金子、金字塔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NV  仓颉  PT  郑码  EAZ  四角  44717  结构  单一电码  0013  区位  4232  统一码  4E16  笔顺  一丨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世的拼音:shì(ㄕˋ)  

⒈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⒉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⒊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⒌ 姓。

统一码

世字UNICODE编码U+4E16,10进制: 19990,UTF-32: 00004E16,UTF-8: E4 B8 96。

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世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㔺丗卋

汉英互译

age、era、generation、life、lifetime、world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generation; world; er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世的拼音:

丗、卋 shì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thirty years]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generation]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lifetime;life]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world]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times;era;epoch]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age]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epoch]。如:古新世

(14) 世俗 [mundane]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descendant]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family property]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noble]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词性变化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friendly]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elder]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great]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既然,已经 [already]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always]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always;forever;ever]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常用词组

世弊、世仇、世传、世次、世代、世道、世风、世故、世纪、世纪末、世家、世交、世界、世界观、世界语、世局、世路、世面、世亲、世情、世人、世上、世世代代、世事、世俗、世态、世态炎凉、世外、世外桃源、世袭、世系、世相、世兄、世业、世谊、世运、世子、世族

  拼音  jiè   注音  ㄐ一ㄝˋ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LWJJ  仓颉  WOLL  郑码  KION  四角  60228  结构  上下电码  3954  区位  2971  统一码  754C  笔顺  丨フ一丨一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界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边境,一个区域的边限:界石(标志地界的石碑或石块)。界标。界址。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地界。

⒉ 范围:眼界。世界。自然界。

⒊ 按职业或性别等所划的人群范围:教育界。科学界。各界人士。

⒋ 指大自然中动物、植物、矿物等的最大的类别:无机界。有机界。

⒌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统一码

界字UNICODE编码U+754C,10进制: 30028,UTF-32: 0000754C,UTF-8: E7 95 8C。

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介堺畍

汉英互译

bound、boundary、circles、extent、kingdom、republic、group、republic

造字法

形声:从田、介声

English

boundary, limit; domain; society; the wor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界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 同本义 [boundary]

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

界,垂也。——《尔雅》

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

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迎公子于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4) 界限;范围 [a certain scope or extent]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

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

(5) 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6)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 [field]

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7) 又如: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8) 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circle]。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9)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kingdom]。如:植物界;动物界

(10)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group]。如:古生界

(11) 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check]。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词性变化

界的拼音: jiè  

〈词性:动〉

(1) 毗邻,毗连;接界 [be bound by]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2)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3) 划分 [demarcate]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4)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5) 离间 [alienate;sow discord among]

[范雎]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6) 隔开 [separate]。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常用词组

界碑、界标、界定、界沟、界河、界划、界画、界面、界石、界说、界外球、界限、界线、界域、界约、界址、界纸、界柱、界桩

黄金世界: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