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yáng è rùn
注音ㄏㄨㄤˊ 一ㄤˊ ㄜˋ ㄖㄨㄣˋ
解释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例子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王澹音》:“《病中述怀》云:‘愁如碧草逢春长,身似黄杨厄闰频,’颇见风骨。”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境遇困难。
感情黄杨厄闰是贬义词。
繁体黄楊戹閏
英语in adverse circumstanc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黄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⒉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⒊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⒋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⒌ 姓。
黄字UNICODE编码U+9EC4,10进制: 40644,UTF-32: 00009EC4,UTF-8: E9 BB 84。
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黃
primary colors
象形:像蝗虫形
yellow; surname
详细解释◎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fine]。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ripen]。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golden seal]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如:扫黄
(7) 古国名 [Huang state],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wine]。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infant]。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old man]。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bezoar]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yellow hound]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fever]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黄埃、黄巴巴、黄包车、黄骠马、黄表纸、黄檗、黄灿灿、黄巢起义、黄疸、黄道、黄道吉日、黄澄澄、黄帝内经、黄豆、黄杜、黄发、黄蜂、黄盖、黄瓜、黄冠、黄海、黄河、黄鹤、黄鹤楼、黄花、黄花鱼、黄化、黄昏、黄巾起义、黄金、黄金储备、黄金分割、黄经、黄酒、黄口小儿、黄历、黄连、黄粱美梦、黄粱梦、黄陵、黄芦、黄马褂、黄毛丫头、黄梅、黄梅时节、黄梅戏、黄梅雨、黄门驸马、黄米、黄牛、黄牛、黄牌、黄牌警告、黄袍加身、黄皮、黄埔港、黄埔军官学校、黄芩、黄泉、黄色、黄山、黄鳝、黄熟、黄鼠、黄鼠狼、黄铜、黄土、黄土高原、黄癣、黄牙、黄衣使者、黄油、黄鼬、黄雨、黄晕、黄账、黄种人
杨(楊)的拼音:yáng(一ㄤˊ)
⒈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有白杨,大叶杨,小叶杨等多种,木材可做器物:杨柳。
⒉ 姓。
杨字UNICODE编码U+6768,10进制: 26472,UTF-32: 00006768,UTF-8: E6 9D A8。
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楊
poplar、Yang
形声:左形右声
willow, poplar, aspen; surname
详细解释◎ 杨的拼音:
楊 y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昜( yáng )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2)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poplar]
杨,杨木也。——《说文》
杨,蒲柳。——《尔雅》
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披针形,柔荑花序,种类很多。又如:白杨;赤杨
(4) 姓
杨柳、杨梅、杨树、杨桃
厄的拼音:è(ㄜˋ)
⒈ 困苦、灾难:厄运。厄境。
⒉ 阻塞:阻厄。
⒊ 险要的地方:险厄。
⒋ 木节。
⒌ 没有肉的骨头。
厄字UNICODE编码U+5384,10进制: 21380,UTF-32: 00005384,UTF-8: E5 8E 84。
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厄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戹枙軛阸阨
be stranded、disaster、hardship
会意
adversity, difficulty, distress
详细解释◎ 厄的拼音:
戹 è
〈词性:形〉
(1)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poverty-stricken]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诗·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易·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 厄的拼音: è
〈词性:动〉
(1) 为难;迫害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injure;persecute]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 厄的拼音: è
〈词性:名〉
(1) 灾难 [disaster]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strategic point]。如:险厄
厄境、厄难、厄运
闰(閏)的拼音:rùn(ㄖㄨㄣˋ)
⒈ 每四年加一日,称“闰日”。有闰日的这一年称“闰年”。这是公历的“闰”。中国的农历,二年或三年,需要加一个月,所加的这个月称“闰月”,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
⒉ 偏,副,对“正”而言:闰位(旧称非正统的帝位)。
闰字UNICODE编码U+95F0,10进制: 38384,UTF-32: 000095F0,UTF-8: E9 97 B0。
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闰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閏閠䦞
embolism
会意:从“王在门中”
intercalary; extra, surplus
详细解释◎ 闰的拼音:
閏 rùn
〈词性:名〉
(1) (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据《说文》 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同本义 [intercalary]
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说文》
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周礼·大史》
闰月则阖门左扉。——《礼记·玉藻》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书·尧典》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闰秋(闰九月);闰法(设闰月的方法);闰余(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闰双(农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再闰叫闰双);闰分(农历一年多出回归年的时日)
◎ 闰的拼音:
閏 rùn
〈词性:形〉
(1) 副;偏;伪。对“正”而言 [false;puppet;subsidiary;alternate;unorthodox]
区别正闰。——《宋史·宋庠传》
(2) 又如:闰位(非正统的帝位);闰统(指僭位的帝统。对正统而言);闰徵(变徵);闰集(旧时正集后附录的僧、道、妇人等的作品);闰朝(伪朝);闰升(例外被提升);闰宫(变宫。五音中只有宫徵有变)
◎ 闰的拼音:
閏 rùn
〈词性:名〉
(1) 余事 [surplus]。如:闰继(继承余绪)
(2) 姓
◎ 闰的拼音:
閏 rùn
〈词性:动〉
通“润”。滋润 [moisten]
主闰宗筋。——《素问·痿论篇》
闰年、闰日、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