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画脂镂冰的意思

huàzhīlòubīng

画脂镂冰



拼音huà zhī lòu bīng

注音ㄏㄨㄚˋ ㄓ ㄌㄡˋ ㄅ一ㄥ

解释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例子宋·朱熹《答梁文叔书》:“不然,即是画脂镂冰,无真实得力处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徒劳无功。

感情画脂镂冰是贬义词。

繁体畫脂鏤冰

近义徒劳无功

英语draw on butter or carve i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繁体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LBJ  仓颉  MUW  郑码  AKZI  四角  10772  结构  下三包围电码  3973  区位  2713  统一码  753B  笔顺  一丨フ一丨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画(畫)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⒉ 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

⒊ 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⒋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

⒌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⒍ 同“划1”。

统一码

画字UNICODE编码U+753B,10进制: 30011,UTF-32: 0000753B,UTF-8: E7 94 BB。

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畫畵

汉英互译

describe、draw、fecit、paint、painting、pict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动〉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divide]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draw;paint]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b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r pictures]。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sign]。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write]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gesticulate]。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stop]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plan;plot]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educate]。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a horizontal stroke]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词性变化

画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1) 成品画 [drawing;painting;picture]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plot;plan]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stroke]。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veins;lines]。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常用词组

画板、画报、画笔、画饼、画饼充饥、画布、画册、画地而趋、画地为牢、画舫、画符、画幅、画稿、画稿、画工、画虎类狗、画家、画架、画匠、画境、画卷、画刊、画框、画廊、画龙点睛、画卯、画眉、画面、画皮、画片、画谱、画人、画蛇添足、画室、画士、画坛、画帖、画图、画图、画外音、画像、画像、画押、画影图形、画苑、画院、画展、画轴、画字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XJG  仓颉  BPA  郑码  QRK  四角  72261  结构  左右电码  5176  区位  5412  统一码  8102  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脂的拼音:zhī(ㄓ)  

⒈ 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脂肪。脂膏。松脂。脂油。香脂。

⒉ 指“胭脂”:脂粉。

统一码

脂字UNICODE编码U+8102,10进制: 33026,UTF-32: 00008102,UTF-8: E8 84 82。

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t、grease、rouge

造字法

形声:从月、旨声

English

fat, grease, lard; grea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脂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oil or fat]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grease]。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rouge]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词性变化

脂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涂油使润滑 [oil]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常用词组

脂蛋白、脂肪、脂粉、脂膏、脂瘤、脂水、脂油

  拼音  lòu   注音  ㄌㄡˋ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QOVG  仓颉  OPFDV  郑码  PUZM  四角  89744  结构  左右电码  6979  区位  7946  统一码  9542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镂(鏤)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雕刻:镂花。镂刻。镂空。镂骨铭心(喻感激或牢记不忘)。镂月裁云(喻巧夺天工的制作)。镂尘吹影(喻徒劳)。

⒉ 可供刻镂用的刚坚的铁。

⒊ 古同“漏”,孔穴。

统一码

镂字UNICODE编码U+9542,10进制: 38210,UTF-32: 00009542,UTF-8: E9 95 82。

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钅、娄声

English

carve, inlay, engrave, tatto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镂的拼音:

l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娄声。本义:可供雕刻的坚铁)

(2) 金刚钻 [diamond]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书·禹贡》。孔传:“镂,刚铁。”

(3) 釜,烹饪用的锅 [cauldron]

镂,釜也。——《说文》

(4) 通“漏”。孔穴 [hole]

生禹于 石纽,虎鼻大耳,两耳参镂。——《宋书》

(5) 姓

词性变化

镂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雕刻 [engrave;carve]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器不彤镂。——《左传·哀公元年》

流苏金镂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镂冰(于冰上雕刻。比喻徒劳而无功);镂板(本指雕刻以印书的木板,引申为雕板印刷);镂花(雕刻花纹);镂金(雕刻金箔用为装饰);镂象(雕刻象牙为饰的车子)

(3) 凿通 [tunnel through; bore]

镂灵山,梁 孙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4) 铭记 [engrave on one's mind;always bear in mind]。如:镂心(铭记在心)

(5) 雕金为饰 [carve and polish]。如:镂膺(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

常用词组

镂簋朱绂、镂刻、镂空、镂月裁云

  拼音  bīng   注音  ㄅ一ㄥ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IY  仓颉  IME  郑码  TDKV  四角  32190  结构  左右电码  0393  区位  1789  统一码  51B0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冰的拼音: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⒌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统一码

冰字UNICODE编码U+51B0,10进制: 20912,UTF-32: 000051B0,UTF-8: E5 86 B0。

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仌冫氷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冫、从水

English

ice; ice-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ice]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词性变化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动〉

(1) 结冰,冻结 [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形〉

(1) 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常用词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儿、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冰蛋、冰刀、冰灯、冰点、冰冻、冰斗、冰堆、冰封、冰糕、冰挂、冰棍儿、冰河、冰壶秋月、冰花、冰魂雪魄、冰肌玉骨、冰激凌、冰鉴、冰窖、冰晶、冰景、冰窟、冰库、冰冷、冰凉、冰凌、冰片、冰淇淋、冰清玉洁、冰球、冰人、冰山、冰上运动、冰蚀、冰释、冰霜、冰炭、冰糖、冰糖葫芦、冰天雪地、冰箱、冰消瓦解、冰心、冰雪、冰雪节、冰原、冰镇、冰镇汽水

画脂镂冰: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