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í cháng cùn duàn
注音ㄏㄨㄟˊ ㄔㄤˊ ㄘㄨㄣˋ ㄉㄨㄢˋ
解释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出处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悲痛。
感情回肠寸断是中性词。
繁体迴腸寸斷
近义肝肠寸断
动物生肖牛,虎,蛇
回(迴)的拼音:huí(ㄏㄨㄟˊ)
⒈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⒉ 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⒊ 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⒋ 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⒌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⒍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⒎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⒏ 姓。
回字UNICODE编码U+56DE,10进制: 22238,UTF-32: 000056DE,UTF-8: E5 9B 9E。
回字由两个口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佪囘囬廻徊違韋迴
answer、circle、return、turn round
来
象形:像流水回旋之形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详细解释◎ 回的拼音:
迴、囬 huí
〈词性:动〉
(1)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 同本义 [whirl;circle]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 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回。回旋曲折);回极(无极回旋的枢轴)
(4) 环绕; 包围 [surround]
东道少回远。——《汉书·李广传》
(5) 又如:回峰(环绕的山峰);回圆(环绕);回塘(环曲的水池);回缭(围绕);回互(回环交互)
(6) 掉转 [turn round]
回车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回看射雕处。——唐· 王维《观猎》诗
兴尽晚回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回头望汝。——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回面(转过脸);回眼(回转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转乾坤);回舆(掉转马头,返回);回逆(倒转)
(8) 还,返回 [return]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余逆脱回。——《广东军务记》
(9) 又如:回寅(回到农历正月);回九(旧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线;回跸(帝王返驾回宫)
(10) 答复;回报 [report back;reply]。如:回盘(旧婚俗。男家行聘礼,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内,因称回礼为“回盘”);回风(高官升堂之前,吏役报告准备妥当的一个程式);回诺(回礼);回耗(回音)
(11) 改变 [change]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12) 又如:回心(改变心意);回异(改变;违反);回换(调换;变换);回变(转变)
(13) 违背 [go against]
厥德不回。——《诗·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诗·大雅·常武》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孟子·尽心下》
求福不回。——《后汉书·苏竟传》
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苏轼《东坡志林》
(14) 谢绝,推辞不见 [refuse]。如:回决(回绝);回倒(回绝驳倒);回听(不听);回出(回绝);回唇答嘴(顶嘴)
(15) 回避,避开不喜欢、不欣赏的人 [averse]。如:回丧(回避。丧家怕鬼回来害人而躲开);他不回亲戚
(16) 转卖,转手卖掉 [resell]。如:回买(转买,购买);回钱(售物所得的钱);回些(转让;卖些)
(17) 问 [ask]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游记》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形〉
(1) 迂曲,曲折 [winding]。如:回连(曲折连绵);回说(隐晦曲折的话);回轩(回曲的长窗);回远(迂曲遥远);回崖(曲折的山崖)
(2) 奸邪,邪僻 [crafty and evil]。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符水为人禳邪消灾)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量〉
(1) 次 [times]——用于行为、动作。如:一日走千回;去过好几回
(2) 章——用于小说等,相当于“章” [chapter]。如:且听下回分解
(3) 一会儿——用于时间,表示短暂 [moment]。如:回子(一会儿);回一回(停一停)
(4) 用于事情,相当于“桩”、“件” [number of times]。如:就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两回事
(5)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occasion]。如:上回,上一回;这一回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名〉
(1) 回族的简称 [the Hui nationality]。如: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2) 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 [convolution]。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3) 姓
回拜、回报、回避、回避、回禀、回波、回驳、回采、回采、回肠、回肠、回肠荡气、回潮、回嗔作喜、回程、回充、回冲、回春、回答、回单,回单儿、回荡、回灯、回电、回跌、回返、回访、回奉、回复、回顾、回顾展、回光反照,回光返照、回光镜、回归、回归年、回归热、回归线、回锅、回航、回耗、回合、回话、回还、回回、回回、回火、回击、回见、回交、回教、回敬、回绝、回空、回口、回扣、回来、回廊、回老家、回礼、回流、回笼、回炉、回禄、回路、回銮、回落、回落、回马枪、回门、回描、回民、回眸、回目、回娘家、回请、回去、回绕、回热、回软、回煞、回闪、回身、回神,回神儿、回升、回生、回声、回师、回收、回手、回首、回书、回述、回水、回思、回溯、回弹、回天之力、回填、回条、回帖,回帖儿、回头、回头路、回头是岸、回弯、回味、回文、回纹、回席、回乡、回响、回销、回心转意、回信、回叙、回叙、回旋、回忆、回忆、回忆录、回音、回应、回游、回赠、回涨、回执、回转、回族、回嘴
肠(腸)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肠字UNICODE编码U+80A0,10进制: 32928,UTF-32: 000080A0,UTF-8: E8 82 A0。
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腸膓
intestines
形声:从月、昜声
intestines; emotions; sausage
详细解释◎ 肠的拼音:
腸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 )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intestine]。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heart]。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肠断、肠穿孔、肠肥脑满
寸的拼音:cùn(ㄘㄨㄣˋ)
⒈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⒉ 短小: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
⒊ 姓。
寸字UNICODE编码U+5BF8,10进制: 23544,UTF-32: 00005BF8,UTF-8: E5 AF B8。
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inch、very little、very short
指事:从又、从一
inch; small, tiny; KangXi radical 41
详细解释◎ 寸的拼音: cùn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2) [中医]∶寸口的简称 [a person's pulse on the wrist]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说文》。按,十发为程,而当一分,十分为寸。
布指知寸。——《大载礼记·主言》
肤寸而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3) 又如:寸田(三丹田);寸关尺(中医指寸口、关上、尺中的简称)
(4)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cun,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寸男尺女(一男半女)。又指用于针灸取穴中的相对长度单位,如两乳头之间是8寸
脐下3寸是关元
◎ 寸的拼音: cùn
〈词性:形〉
(1) 引申为极短 [very short]
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寸幅(短信);寸旬(极短的时间);寸铁(形容短小的兵器)
(3) 形容极小的 [very little]。如:寸土必争;寸愿(微小的心愿);寸田(人胸中方寸之地。用以比喻心);寸进(形容进步极少);寸缕(极少的布制)
◎ 寸的拼音: cùn
〈词性:动〉
协助 [assist]
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西游记》
寸步、寸步不离、寸步不让、寸步难行、寸草、寸草不留、寸草不生、寸草春晖、寸断、寸管、寸功、寸进、寸劲儿、寸脉、寸铁、寸善片长、寸土、寸土尺地、寸心、寸阴、寸阴若岁、寸札
断(斷)的拼音:duàn(ㄉㄨㄢˋ)
⒈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⒉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⒊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⒋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断字UNICODE编码U+65AD,10进制: 26029,UTF-32: 000065AD,UTF-8: E6 96 AD。
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斷㫁
break、break off、give up、sever、snap、stop
续
会意
详细解释◎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cut off]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break;snap]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intercept]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judge]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divide]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inhibit]。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abstain from]。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kill]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administer]。如:断遗(处理;处分)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 断的拼音:
斷 duàn
〈词性:形〉
(1) 残缺;片断 [broken]。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abrupt]。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断案、断案、断壁、断壁残垣、断编残简、断层、断肠、断炊、断代、断代史、断档、断点、断电、断定、断断、断断续续、断顿、断发文身、断根、断喝、断黑,断黑儿、断后、断鹤续凫、断乎、断魂、断火、断机、断齑画粥、断简残编、断交、断金、断经、断井颓垣、断句、断绝、断开、断口、断粮、断裂、断流、断垄、断路、断面、断命、断奶、断念、断片、断七、断气、断然、断水、断死、断送、断头、断头台、断瓦残垣、断弦、断线、断线风筝、断想、断行、断续、断言、断语、断狱、断垣残壁、断章取义、断折、断肢、断种、断子绝孙、断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