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ī háo mìng chǔ
注音ㄏㄨㄟ ㄏㄠˊ ㄇ一ㄥˋ ㄔㄨˇ
解释毫:毛笔;命:使用;楮:木名,可造纸,借指纸。指开始写作。
出处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方且挥毫命楮,恣意著述,每一篇成,跳跃大呼,若狂若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写作。
感情挥毫命楮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挥(揮)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舞动,摇摆:挥动。挥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挥舞。挥手。
⒉ 抛洒,甩出:挥泪。挥霍。挥洒。挥汗如雨。
⒊ 散发:挥发。发挥。挥斥(奔放)。
⒋ 指派,命令:指挥。挥军。挥师。
挥字UNICODE编码U+6325,10进制: 25381,UTF-32: 00006325,UTF-8: E6 8C A5。
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揮㩣
brandish、wigwag
形声:从扌、军声
direct; wipe away; squander
详细解释◎ 挥的拼音:
揮 h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2) 同本义 [wipe off;shed]
挥,备也。——《说文》
而挥之,谓振去之也。——《周礼·考工记·幌氏》
饮玉爵者弗挥。——《礼记·曲礼》
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杜甫《北征》
既而挥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挥涕(洒泪,哭泣);挥尘(拂尘);挥墨(挥洒墨水)
(4) 舞动;摇动 [brandish;flourish;wave]
挥手自兹去。——唐· 李白《送友人》
大呼挥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急挥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挥刀奋斫。
(5) 又如:挥楚(挥杖拷打);挥羽(挥动羽扇);挥弄(挥动);挥棹(摇动长桨)
(6) 挥毫书写 [wield]。如:挥翰(运笔书写);挥染(运笔作画);挥拂(运笔书写);挥斧(喻挥笔为文);挥扫(运笔书写)
(7) 弹奏 [play]。如:挥弦(弹奏乐器);挥手(弹奏古琴);挥弄(弹奏);挥抹;挥拍(弹奏);挥拂(弹奏)
(8) 挥霍 [squander]
纷纷挥霍。——《庄子·文赋》。注:“疾貌。”
(9) 又如:挥金(散发或挥霍钱财);挥攉(豪奢;任意浪费财物)
(10) 指挥 [command]。如:挥羽(谓指挥统率军旅);挥师(指挥军队)
(11) 发扬 [develop]。如:挥发(发扬);挥扬(发扬)
(12) 运动;移动 [move]
天浑而挥,故其运不已。——《太玄·玄告》
(13) 飞翔 [fly]
终奋翼而高挥。——潘岳《西征赋》
(14) 又如:挥忽(飘然而逝)
◎ 挥的拼音:
揮 huī
〈词性:名〉
(1) 旗幡。通“徽” [flag]
戎士介而扬挥。——张衡《东京赋》
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2) 光辉。通“辉” [glory]
六爻发挥。——《易·乾》
挥斥、挥动、挥发、挥发性、挥发油、挥戈、挥汗成雨、挥毫、挥霍、挥金如土、挥泪、挥洒、挥师、挥手、挥舞、挥麈
毫的拼音:háo(ㄏㄠˊ)
⒈ 细长而尖的毛:毫毛。毫发(fā )。毫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毫。
⒉ 指毛笔:挥毫。毫素。
⒊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毫。二毫。
⒋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
⒌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
⒍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毫不费力。毫无二致。
⒎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毫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毫字UNICODE编码U+6BEB,10进制: 27627,UTF-32: 00006BEB,UTF-8: E6 AF AB。
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乚
fine long hair、in the least、milli -、writing brush
会意
fine hair; measure of length
详细解释◎ 毫的拼音: háo
〈词性:名〉
(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 同本义 [fine,long hair]
未成毫狗。——《尔雅·释畜》
(3) 又如:毫光(如毫毛的光芒 );毫芒(毫毛的细尖);毫黍(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毫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
(4) 毛笔的头部;毛笔 [writing brush]
(5) 又如:毫端(毛笔笔尖);毫笺(毛笔和精美的纸张);毫管(指毛笔);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6)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whit]
明足以察秋毫之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锐思于毫芒之内。——班固《答宾戏》
(7) 又如:毫分(比喻极细微);毫忽(一点点儿。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厘);毫厘不爽(一点儿也不差);毫芥(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8) 单位名 [hao]
(9)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10) 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11) 〈词性:方〉∶银元一角称为一毫 [a dime]
◎ 毫的拼音: háo
〈词性:副〉
完全 [completely;absolutely;at all] ——与不、无连用在名词、动词前表示一点儿也不。如:毫无倦意;毫不足怪
◎ 毫的拼音: háo
〈词性:前缀〉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 [milli-]。如:毫米;毫升
毫安、毫巴、毫不、毫发、毫克、毫厘、毫毛、毫米、毫米汞柱、毫升、毫无顾忌、毫无二致、毫无疑问、毫针
命的拼音:mìng(ㄇ一ㄥˋ)
⒈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
⒉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 )。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
⒊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
⒋ 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
⒌ 指派,使用:命官。
命字UNICODE编码U+547D,10进制: 21629,UTF-32: 0000547D,UTF-8: E5 91 BD。
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名
assign、fate、life、order
会意:从口、从令
life; destiny, fate, luck; an order, instruction
详细解释◎ 命的拼音: mì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order]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nominat]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use]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form an alliance]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 命的拼音: mìng
〈词性:名〉
(1) 命令;政令;教令 [order]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destiny;lot;fate]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life;lifetime]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life;existence]。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emperor's reward]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fame;renown]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命案、命笔、命定、命妇、命根子、命官、命驾、命酒、命令、命令、命令句、命令式、命脉、命名、命数、命题、命题、命意、命运、命中
楮的拼音:chǔ(ㄔㄨˇ)
⒈ 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⒉ 纸的代称:楮币。楮钱(旧俗祭祀时焚烧)。
楮字UNICODE编码U+696E,10进制: 26990,UTF-32: 0000696E,UTF-8: E6 A5 AE。
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楮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柠櫧
形声:从木、者声
mulberry; paper
详细解释◎ 楮的拼音: ch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者声。本义:楮树,叶似桑,皮可以造纸)
(2) 同本义 [paper mulberry]。可制纸
(3) 又如:楮叶(楮树的叶);楮鸡(楮树上所寄生的木耳)
(4) 纸的代称 [paper]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楮知白(纸的别名);楮先生(纸的别名);楮墨(纸与墨。也是诗文和书画的代称);楮生(纸的别名)
(6) 纸钱 [paper money]。宋、金、元时发行的纸币,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如:楮帛(纸钱锡箔等焚化物);楮券(纸币,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