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ī jiàn chéng hé
注音ㄏㄨㄟ ㄐ一ㄢˋ ㄔㄥˊ ㄏㄜˊ
解释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出处元·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二折:“为上将者,挥剑成河,撒豆成兵。”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神话。
感情挥剑成河是中性词。
繁体揮劍成河
动物生肖牛,虎,蛇
挥(揮)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舞动,摇摆:挥动。挥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挥舞。挥手。
⒉ 抛洒,甩出:挥泪。挥霍。挥洒。挥汗如雨。
⒊ 散发:挥发。发挥。挥斥(奔放)。
⒋ 指派,命令:指挥。挥军。挥师。
挥字UNICODE编码U+6325,10进制: 25381,UTF-32: 00006325,UTF-8: E6 8C A5。
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揮㩣
brandish、wigwag
形声:从扌、军声
direct; wipe away; squander
详细解释◎ 挥的拼音:
揮 h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2) 同本义 [wipe off;shed]
挥,备也。——《说文》
而挥之,谓振去之也。——《周礼·考工记·幌氏》
饮玉爵者弗挥。——《礼记·曲礼》
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杜甫《北征》
既而挥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挥涕(洒泪,哭泣);挥尘(拂尘);挥墨(挥洒墨水)
(4) 舞动;摇动 [brandish;flourish;wave]
挥手自兹去。——唐· 李白《送友人》
大呼挥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急挥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挥刀奋斫。
(5) 又如:挥楚(挥杖拷打);挥羽(挥动羽扇);挥弄(挥动);挥棹(摇动长桨)
(6) 挥毫书写 [wield]。如:挥翰(运笔书写);挥染(运笔作画);挥拂(运笔书写);挥斧(喻挥笔为文);挥扫(运笔书写)
(7) 弹奏 [play]。如:挥弦(弹奏乐器);挥手(弹奏古琴);挥弄(弹奏);挥抹;挥拍(弹奏);挥拂(弹奏)
(8) 挥霍 [squander]
纷纷挥霍。——《庄子·文赋》。注:“疾貌。”
(9) 又如:挥金(散发或挥霍钱财);挥攉(豪奢;任意浪费财物)
(10) 指挥 [command]。如:挥羽(谓指挥统率军旅);挥师(指挥军队)
(11) 发扬 [develop]。如:挥发(发扬);挥扬(发扬)
(12) 运动;移动 [move]
天浑而挥,故其运不已。——《太玄·玄告》
(13) 飞翔 [fly]
终奋翼而高挥。——潘岳《西征赋》
(14) 又如:挥忽(飘然而逝)
◎ 挥的拼音:
揮 huī
〈词性:名〉
(1) 旗幡。通“徽” [flag]
戎士介而扬挥。——张衡《东京赋》
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2) 光辉。通“辉” [glory]
六爻发挥。——《易·乾》
挥斥、挥动、挥发、挥发性、挥发油、挥戈、挥汗成雨、挥毫、挥霍、挥金如土、挥泪、挥洒、挥师、挥手、挥舞、挥麈
剑(劍)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剑字UNICODE编码U+5251,10进制: 21073,UTF-32: 00005251,UTF-8: E5 89 91。
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劍剣剱劎劒劔
blade、falchion、glaive、glave、sword
形声:从刂、佥声
sword, dagger, saber
详细解释◎ 剑的拼音:
劍、劒 j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 )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sword;dagger;sabre]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swordplay]。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 剑的拼音:
劍 jiàn
〈词性:动〉
(1) 以剑杀人 [kill with sword]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place in under axilla]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剑拔弩张、剑号、剑客、剑麻、剑眉、剑术、剑侠
成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⒉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⒊ 变为:长成。变成。
⒋ 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⒌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⒍ 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 )月。
⒎ 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⒏ 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⒐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⒑ 姓。
成字UNICODE编码U+6210,10进制: 25104,UTF-32: 00006210,UTF-8: E6 88 90。
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come、fully grown、succeed
败
会意
completed, finished, fixed
详细解释◎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 同本义[accomplish;succeed]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4) 变成;成为 [become;turn into]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5)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6) 成全 [help sb.to achieve his aim]。如:成持(帮助,扶持);玉成其事
(7) 形成 [form]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8) 又如:成市(形成市场);成列(形成队列);成体(构成形体)
(9) 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ripen]
五谷萎败不成。——《吕氏春秋·明理》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清· 林觉民《与妻书》
(10) 树立 [set up]
以成伯王之名。——《战国策·秦策》。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树立名声,成为专家);成果(造就,创建)
(11) 订立 [conclude]。如:成言(订约);成券(订立契约);成约,成说(订约)
(12) 平定;讲和 [pacification;suppression]
会于稷,以成 宋乱。——《左传·成公十一年》
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越语》
(13) 成家 [get married]。如:成亲;成房头(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成功 [success]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2) 又如:成败
(3) 成果;成就 [result;achievement]。如: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4) 十分之一;比率 [one tenth]。如:增产三成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现成的 [standing]。如:成证,成辞(现成的文章);成基(现成的基础)
(2) 既定的 [established;ready-made]。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条文)
(3) 整,全 [entire]。如:成天际(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头);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4) 纯的 [pure]。如:成金
(5) 表示有能力 [able]。如:他可真成!
◎ 成的拼音: chéng
〈词性:副〉
(1) 表示答应、许可 [all right;O.K.]。如:成,就这么办;成不的(不成;不行)
(2) 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 [in considerable numbers or amounts]。如:成年累月;成何济(有何用处,待如何)
成败、成败得失、成败利钝、成败论人、成本、成材、成仇、成串、成丁、成都、成对、成法、成反比、成方,成方儿、成分、成风、成服、成服、成功、成功、成规、成规陋习、成果、成行、成婚、成活、成绩、成绩单、成家、成家立业、成见、成交、成就、成就、成矿、成立、成例、成粒、成林、成龙配套、成眠、成名、成命、成年、成年累月、成年人、成批、成品、成器、成气候、成千累万、成千上万、成亲、成全、成群、成人、成人教育、成人之美、成仁、成日、成色、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熟、成数、成双、成套、成天、成文、成问题、成效、成效卓著、成心、成行、成形、成型、成性、成药、成衣、成衣、成因、成语、成员、成灾、成章、成长、成竹在胸、成总
河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
⒉ 特指中国黄河:河套。河防。
⒊ 指“银河系”:天河。河汉。
河字UNICODE编码U+6CB3,10进制: 27827,UTF-32: 00006CB3,UTF-8: E6 B2 B3。
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river
形声:从氵、可声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详细解释◎ 河的拼音: 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the Huanghe River (the Yellow River)]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river]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the Milky River]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streamside]。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River Gods]。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the plan of the Yellow River-mystic diagram said to have been supernaturally revealed]。如:河纪(指河图)
河岸、河北梆子、河边、河滨、河伯、河槽、河叉、河川、河床、河道、河堤、河底、河东、河段、河防、河肥、河港、河工、河沟、河谷、河汉、河间、河口、河流、河马、河南、河南坠子、河内、河曲、河润、河塞、河山、河身、河神、河水、河滩、河套、河豚、河外、河湾、河网、河西、河西走廊、河系、河鲜、河蟹、河沿,河沿儿、河阳、河鱼、河源、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