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í tiān zài zào
注音ㄏㄨㄟˊ ㄊ一ㄢ ㄗㄞˋ ㄗㄠˋ
解释回:挽回,扭转。扭转乾坤,再造国家。形容忠心保国,功高盖世。
出处《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用法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回天再造是中性词。
繁体迴天再造
动物生肖牛,虎,蛇
回(迴)的拼音:huí(ㄏㄨㄟˊ)
⒈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⒉ 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⒊ 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⒋ 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⒌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⒍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⒎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⒏ 姓。
回字UNICODE编码U+56DE,10进制: 22238,UTF-32: 000056DE,UTF-8: E5 9B 9E。
回字由两个口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佪囘囬廻徊違韋迴
answer、circle、return、turn round
来
象形:像流水回旋之形
return, turn around; a time
详细解释◎ 回的拼音:
迴、囬 huí
〈词性:动〉
(1)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 同本义 [whirl;circle]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 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回。回旋曲折);回极(无极回旋的枢轴)
(4) 环绕; 包围 [surround]
东道少回远。——《汉书·李广传》
(5) 又如:回峰(环绕的山峰);回圆(环绕);回塘(环曲的水池);回缭(围绕);回互(回环交互)
(6) 掉转 [turn round]
回车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回看射雕处。——唐· 王维《观猎》诗
兴尽晚回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回头望汝。——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回面(转过脸);回眼(回转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转乾坤);回舆(掉转马头,返回);回逆(倒转)
(8) 还,返回 [return]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少小离家老大回。——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余逆脱回。——《广东军务记》
(9) 又如:回寅(回到农历正月);回九(旧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线;回跸(帝王返驾回宫)
(10) 答复;回报 [report back;reply]。如:回盘(旧婚俗。男家行聘礼,女家回礼,把礼物放在托盘、抬盒内,因称回礼为“回盘”);回风(高官升堂之前,吏役报告准备妥当的一个程式);回诺(回礼);回耗(回音)
(11) 改变 [change]
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12) 又如:回心(改变心意);回异(改变;违反);回换(调换;变换);回变(转变)
(13) 违背 [go against]
厥德不回。——《诗·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诗·大雅·常武》
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孟子·尽心下》
求福不回。——《后汉书·苏竟传》
二人之不敢请,亦知始皇之鸷悍而不可回也。—— 苏轼《东坡志林》
(14) 谢绝,推辞不见 [refuse]。如:回决(回绝);回倒(回绝驳倒);回听(不听);回出(回绝);回唇答嘴(顶嘴)
(15) 回避,避开不喜欢、不欣赏的人 [averse]。如:回丧(回避。丧家怕鬼回来害人而躲开);他不回亲戚
(16) 转卖,转手卖掉 [resell]。如:回买(转买,购买);回钱(售物所得的钱);回些(转让;卖些)
(17) 问 [ask]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残游记》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形〉
(1) 迂曲,曲折 [winding]。如:回连(曲折连绵);回说(隐晦曲折的话);回轩(回曲的长窗);回远(迂曲遥远);回崖(曲折的山崖)
(2) 奸邪,邪僻 [crafty and evil]。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旧说阴阳先生以镇物、符水为人禳邪消灾)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量〉
(1) 次 [times]——用于行为、动作。如:一日走千回;去过好几回
(2) 章——用于小说等,相当于“章” [chapter]。如:且听下回分解
(3) 一会儿——用于时间,表示短暂 [moment]。如:回子(一会儿);回一回(停一停)
(4) 用于事情,相当于“桩”、“件” [number of times]。如:就是这么回事;这完全是两回事
(5) 某一特定目的或发展的一种形势或某种情况 [occasion]。如:上回,上一回;这一回
◎ 回的拼音: huí
〈词性:名〉
(1) 回族的简称 [the Hui nationality]。如:汉满蒙回藏五个主要民族
(2) 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 [convolution]。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3) 姓
回拜、回报、回避、回避、回禀、回波、回驳、回采、回采、回肠、回肠、回肠荡气、回潮、回嗔作喜、回程、回充、回冲、回春、回答、回单,回单儿、回荡、回灯、回电、回跌、回返、回访、回奉、回复、回顾、回顾展、回光反照,回光返照、回光镜、回归、回归年、回归热、回归线、回锅、回航、回耗、回合、回话、回还、回回、回回、回火、回击、回见、回交、回教、回敬、回绝、回空、回口、回扣、回来、回廊、回老家、回礼、回流、回笼、回炉、回禄、回路、回銮、回落、回落、回马枪、回门、回描、回民、回眸、回目、回娘家、回请、回去、回绕、回热、回软、回煞、回闪、回身、回神,回神儿、回升、回生、回声、回师、回收、回手、回首、回书、回述、回水、回思、回溯、回弹、回天之力、回填、回条、回帖,回帖儿、回头、回头路、回头是岸、回弯、回味、回文、回纹、回席、回乡、回响、回销、回心转意、回信、回叙、回叙、回旋、回忆、回忆、回忆录、回音、回应、回游、回赠、回涨、回执、回转、回族、回嘴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䒶兲靝靔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地
指事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再的拼音:zài(ㄗㄞˋ)
⒈ 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有时又指多次:再次。再衰三竭。
⒉ 表示重复或继续,多指未然:再说。
⒊ 表示更,更加:再勇敢一点。
⒋ 表示承接前一个动作:想好了再写。
再字UNICODE编码U+518D,10进制: 20877,UTF-32: 0000518D,UTF-8: E5 86 8D。
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gain、anew、more、once more、any longer、any more
会意
again, twice, re-
详细解释◎ 再的拼音: zài
[数]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 )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 同本义 [another time]
再,一举而二也。——《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
再刺再宥再赦。——《周礼·司刺》
樊缨十有再就。——《周礼·巾车》
酒肉之赐弗再拜。——《礼记·玉藻》
过言不再。——《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再则曰老大帝国。——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再录一堂(复审一次);再速(再请);再二(第二次,再次);再之(第二次,第三次);再眠(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
(4) 两次 [two times;doubly;twice]
女工再税。——《盐铁论·本议》
击赵者再。——宋· 苏洵《六国论》
日再食。——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再夺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至再三。——清· 方苞《狱中杂记》
◎ 再的拼音: zài
〈词性:副〉
(1) 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again;afresh;once again]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叶紫《星》
(2) 又如:再试一次;拿来再商量;再议;再思(再度思考);再聘(再度婚娶);再阐(再度显扬)
(3) 重,重新 [anew]
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再火令药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再眺山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寰再上疏。——《明史》
(4) 又如:再计(重新谋划);再审(重新审查)
(5) 更,更加 [once more]——表示程度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茅盾《雷雨前》
(6) 又如:再高点儿;再多点儿
(7) 另,另外 [another]。如:再吃一点菜;再创新纪录;再行(另外进行某项活动)
(8)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强调情况的普遍性
进了门,找周嫂子,再找不着。——《红楼梦》
(9) 用于让步句,常同“也”、“都”配合使用,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 [in any case]
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赶车传》
(10)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也” [but;yet]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红楼梦》
(11)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并存、相当于“且…且”、“又…又”
其词旨乃典乃文,再恳再切,实可警策未悟。——《全唐文纪事》
再拜、再版、再不、再次、再度、再犯、再分、再会、再婚、再嫁、再见、再醮、再接再厉、再起、再迁、再三、再三再四、再审、再生、再生产、再生父母、再四、再衰三竭、再说、再现、再育、再造、再则、再者、再转复
造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
⒉ 瞎编:胡编乱造。捏造。
⒊ 成就:造诣。
⒋ 培养:造就。
⒌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造。甲造。乙造。
⒍ 到,去:造访。
⒎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造。晚造。
⒏ 时代,年代:末造。
造字UNICODE编码U+9020,10进制: 36896,UTF-32: 00009020,UTF-8: E9 80 A0。
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艁䒃
build、concoct、create、educate、fashion、go to、invite、make
制
形声:从辶、告声
详细解释◎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arrive;go to]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尊贵者] [call to pay respect;pay a visit]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make;build;create]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cook;fabricate]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form;bring up;create]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compile]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work up;formulate;work out]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set up]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学业等]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achieve; attain; result]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名〉
(1) 成就 [achievement]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词性: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crop]。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time; age]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fortune]。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副〉
(1) 通“猝”( cù )。忽然;仓卒 [suddenly]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 造的拼音: zào
〈词性:量〉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造成、造船厂、造次、造端、造反、造访、造福、造父、造化、造假、造就、造句、造林、造孽、造山运动、造始、造窝、造物、造物主、造型、造型园艺、造谣、造诣、造意、造影、造纸、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