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虎窟狼窝的意思

láng

虎窟狼窝



拼音hǔ kū láng wō

注音ㄏㄨˇ ㄎㄨ ㄌㄤˊ ㄨㄛ

解释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不是宋江来和这人厮见,有分教,江州城里,翻为虎窟狼窝。”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虎窟狼窝是贬义词。

近义虎穴龙潭、虎穴狼窝

英语a lair of tigers and wolv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ㄏㄨˇ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HAMV  五笔98  HWV  仓颉  YPHN  郑码  IH  四角  2121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06  区位  2702  统一码  864E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统一码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俿乕虝

汉英互译

tig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词性变化

虎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虎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常用词组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虎不拉

  拼音    注音  ㄎㄨ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PWNM  仓颉  JCSUU  郑码  WOZZ  四角  30272  结构  上下电码  4516  区位  3163  统一码  7A9F  笔顺  丶丶フノ丶フ一ノフ丨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窟的拼音:kū(ㄎㄨ)  

⒈ 洞穴:石窟。狡兔三窟。窟窿。

⒉ 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匪窟。魔窟。

统一码

窟字UNICODE编码U+7A9F,10进制: 31391,UTF-32: 00007A9F,UTF-8: E7 AA 9F。

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堀窋

汉英互译

hole

造字法

形声:从穴、屈声

English

hole, cave; cellar; undergr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窟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2) 同本义 [cave]

窟,兔崛也。——《说文》。字亦作窟。

兔之所息谓之窟。——《小尔雅·广兽》

兽穴曰窟。——《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

西厌月窟。——《汉书·扬雄传》

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

(3) 又如:窟弄(洞;孔);窟窍(窟窿;洞);窟窦(洞空貌);窟宠(窟窿)

(4) 洞穴[cavity;hole;cave]

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四》

(5) 又

今君有一窟。

(6) 又

请为君复凿二窟。

(7) 又

三窟已就。

(8) 又如:石窟;窟穴(洞穴);窟窦(洞穴);窟窖(地窖);:窟居(谓以洞穴为住所);窟穴(动物栖身的洞穴)

(9) 指人或物汇集处 [den]。如:赌窟;贫民窟;窟穴(指隐士的住所);窟藏(隐匿之所);窟薮(寄托或藏身之所)

词性变化

窟的拼音:   

〈词性:动〉

(1) 穴居;作巢 [live in caves]

狐兔窟于殿傍。——晋· 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窟守(穴居不出);窟岩(岩穴);窟穴(做巢;盘踞);窟宅(居住;盘踞)

常用词组

窟窿、窟窿眼儿、窟宅

  拼音  láng   注音  ㄌㄤ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86  QTYE  五笔98  QTYV  仓颉  KHIAV  郑码  QMSX  四角  43232  结构  左右电码  3708  区位  3239  统一码  72FC  笔顺  ノフノ丶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狼的拼音:láng(ㄌㄤˊ)  

⒈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统一码

狼字UNICODE编码U+72FC,10进制: 29436,UTF-32: 000072FC,UTF-8: E7 8B BC。

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olf

造字法

形声:从犭、良声

English

wol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狼的拼音: l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wolf]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Lang nationality]。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Sirius]。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词性变化

狼的拼音: láng  

〈词性:形〉

(1) 凶狠 [fierce and malicious]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hurry]。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in random]。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stupid;bulky]。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常用词组

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狼奔豕突、狼多肉少、狼狗、狼顾、狼孩、狼号鬼哭、狼毫、狼藉、狼井、狼吞虎咽、狼烟、狼烟四起、狼崽、狼子野心

  拼音    注音  ㄨㄛ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PWKW  仓颉  JCROB  郑码  WOLO  四角  3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519  区位  4649  统一码  7A9D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丨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窝(窩)的拼音:wō(ㄨㄛ)  

⒈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窝巢。鸟窝。贼窝。

⒉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窝棚。窝铺。

⒊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窝子。挪个窝儿。

⒋ 洼陷的地方:酒窝儿。心窝儿。

⒌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窝过来。

⒍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窝主。窝匪。窝藏(cáng   )。窝脏。

⒎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窝火。窝心。窝风。

统一码

窝字UNICODE编码U+7A9D,10进制: 31389,UTF-32: 00007A9D,UTF-8: E7 AA 9D。

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窩䆧

汉英互译

cote、litter、nest、socket

造字法

形声:从穴、呙声

English

nest; cave, den; hiding pla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窝的拼音:

  

〈词性:名〉

(1) 鸟兽昆虫的巢穴 [nest]。如:鸡窝;鸟窝

(2) 巢穴,窟,尤指用作隐藏或避难用的洞穴 [den]

窩,穴居也。——《集韵》

(3) 又如:贼窝;土匪窝;窝窝凹凹(偏僻处)

(4) 身体表面的天然凹隐 [pit]。如:心窝;酒窝;胳肢窝

(5) 借指人的安身处 [house]。如:窝里炮(只能在家里发威风,自相攻击);安乐窝;窝家(暗娼接客处);窝铺(用草、树枝搭的草屋);窝风所在(避风处)

(6) 指人或物体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place]。如:窝坨儿(地方;地点);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

(7) 物成团或簇。亦指事物集中处 [cluster]。如:窝弓(安在草丛中的伏弓,用以射杀野兽);草长成窝

词性变化

窝的拼音:

  

〈词性:量〉

(1) 一胎多仔的动物一次下的羔子 [litter]。如:一窝十只小猪

(2) 一次孵出的后代,单个生育期产出的后代 [brood]。如:一窝小鸡

窝的拼音:

  

〈词性:动〉

(1) 窝藏;隐匿 [harbor]。如:窝逃(窝藏逃犯);窝顿(窝藏);窝隐 (窝藏);窝户(藏匿罪犯、赃物或违禁品的人家);窝囤(窝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窝娼(窝藏娼妓);窝留(藏匿收客);窝盗(藏匿盗贼);窝赌(聚众或包庇赌博)

(2) 弯曲 [bend]。如:把铁丝窝个圆圈

(3) 折转 [turn]。如:窝脖(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

(4) 蜷伏 [curl up]

咕唧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5) 胡乱裹缠、蒙盖 [wrap or cover disorderly]

冷冰冰窝着被儿,呆答答靠着枕头。——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

(6) 郁积而得不到发作或发挥 [hold back]。如:窝别(烦闷;憋);窝过心(受过委屈);窝心酒(犹闷酒)

(7) 陷 [fall into]

那三儿只叫得一声,“我的妈呀!”镗,把个铜旋子扔了;咕咕,也窝在那里了。——《儿女英雄传》

(8) 撮,噘 [gather;pout]

只见陶三窝起嘴唇,打了两个胡哨,外面又进来两三个大汉。——《老残游记》

(9) 团弄,卷 [orll;roll sth.into a ball]

须臾,剃下发来,窝作一团,塞在那柜纥络里。——《西游记》

常用词组

窝憋、窝瘪、窝巢、窝匪、窝风、窝工、窝火,窝火儿、窝火憋气、窝囊、窝囊废、窝囊气、窝棚、窝气、窝儿里反、窝儿里横、窝缩、窝窝头、窝心、窝心气、窝赃、窝主、窝子

虎窟狼窝: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