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狐鸣枭噪的意思

míngxiāozào

狐鸣枭噪



拼音hú míng xiāo zào

注音ㄏㄨˊ ㄇ一ㄥˊ ㄒ一ㄠ ㄗㄠˋ

解释喻小人嚣张。

出处唐·韩愈《永贞行》:“狐鸣枭噪争署置,睗跳踉相妩媚。”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狐鸣枭噪是贬义词。

繁体狐鳴梟喿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ㄏㄨ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RY  仓颉  KHHVO  郑码  QMPS  四角  42230  结构  左右电码  3698  区位  2692  统一码  72D0  笔顺  ノフノノ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狐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⒉ 姓。

统一码

狐字UNICODE编码U+72D0,10进制: 29392,UTF-32: 000072D0,UTF-8: E7 8B 90。

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瓠瓡

汉英互译

fox

造字法

形声:从犭、瓜声

English

species of fo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狐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fox]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常用词组

狐臭、狐假虎威、狐狸、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媚、狐朋狗友、狐裘羔袖、狐犬、狐群狗党、狐臊、狐死首丘、狐仙、狐疑、狐疑不决

  拼音  míng   注音  ㄇ一ㄥ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KQYG  五笔98  KQGG  仓颉  RPYM  郑码  JRZ  四角  6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7686  区位  3589  统一码  9E23  笔顺  丨フ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鸣(鳴)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统一码

鸣字UNICODE编码U+9E23,10进制: 40483,UTF-32: 00009E23,UTF-8: E9 B8 A3。

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ng、ring、sing、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鸣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chirp]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 泛指发声 [sound]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 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 震惊 [astonish]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 越甲鸣吾君。—— 唐· 王维《老将行》

(7) 申告 [redress]

重者鸣官究治。——明· 祁彪佳诗

(8) 言说;称说 [say]

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

(9) 闻名,著称 [be well-known]

以其技鸣。——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以技鸣者。

(10) 又如:以文鸣江东

(11) 〈词性:形〉 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bright]

里社鸣而圣人出。——李康《运命论》

常用词组

鸣鞭、鸣不平、鸣笛、鸣镝、鸣放、鸣凤、鸣鼓而攻之、鸣叫、鸣金、鸣锣开道、鸣禽、鸣声、鸣声上下、鸣谢、鸣冤

  拼音  xiāo   注音  ㄒ一ㄠ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QYNS  五笔98  QSU  仓颉  PYSD  郑码  RZF  四角  27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743  区位  7241  统一码  67AD  笔顺  ノフ丶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枭(梟)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⒉ 勇健:枭勇。枭健。枭将。枭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⒊ 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枭首。枭示(枭首示众)。

⒋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枭。私枭。

统一码

枭字UNICODE编码U+67AD,10进制: 26541,UTF-32: 000067AD,UTF-8: E6 9E AD。

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枭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梟鴵鷍䲷

汉英互译

ambitious、howlet、mopoke、owl

造字法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

English

owl thus, something evi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枭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1)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2) 猫头鹰 [owlet]

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说文》

用一枭破镜。——《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 如淳曰, 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

为枭为鸱。——《诗·大雅·瞻卬》

射游枭。——《汉书·司马相如传》

鸱枭群翔。——《汉书·郊祀志》

枭鸣松桂枝。——唐· 白居易《凶宅》诗

(3) 又如:枭奴(凶狠的奴仆);枭獍(枭镜。相传枭为食母恶鸟,獍为食父恶兽。比喻凶恶忘恩的人)

(4)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 [smuggler]。如:盐枭

(5) 使人娱乐、愉快或欢欣的某种方法与手段 [amusement]。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叫“樗蒱”(相当于现在的掷骰子),一为枭,六为卢。如:枭卢

词性变化

枭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枭”假借为“骁”,最勇健 [fierce and ambitious]

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为天下枭。——《淮南子·原道》。注:“雄也。”

枭为最勇健也。——《汉书·张良传》注

枭犹胜也。犹六博得枭则胜。——《后汉书·张衡传》注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2) 又如:枭恶(勇猛凶恶);枭张(猖狂;放肆);枭将;枭骑(勇猛健壮的骑兵)

枭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1) 悬头示众 [behead and put before the public]

枭故塞王欣头。——《汉书·高帝纪》。注:“悬首于木上。”

枭俊禽敌之臣。——《汉书·陈汤传》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2) 又如:枭示(枭斩。砍头悬挂示众);枭夷(诛杀净尽);枭除(诛杀清除)

(3) 淆乱 [disturb]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4) 昭示;宣布 [declare]

可再作一判文,以枭秦桧父子夫妇之过。——《说岳全传》

(5) 挡;推 [keep of]

岳大爷又把枪轻轻一举,将 梁王的刀枭过一边。——《说岳全传》

(6) 撩 [hold up]

枭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官场现形记》

常用词组

枭首、枭雄

  拼音  zào   注音  ㄗㄠ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KKKS  仓颉  RRRD  郑码  JJJF  四角  66094  结构  左右电码  0894  区位  5275  统一码  566A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噪的拼音:zào(ㄗㄠˋ)  

⒈ 许多鸟或虫子乱叫:鹊噪。蝉噪。归鸟晚噪。

⒉ 声音杂乱:噪声。噪音。噪聒。

⒊ 许多人大喊大叫,喧哗,鼓动:噪嚷。噪聚。声名大噪。

统一码

噪字UNICODE编码U+566A,10进制: 22122,UTF-32: 0000566A,UTF-8: E5 99 AA。

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噪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喿譟

汉英互译

confusion of voices、chirp

造字法

形声:从口、木品声

English

be noisy; chirp lou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噪的拼音:

zào  

〈词性:动〉

(1) (形声)

(2) 同本义 [chirping of birds,insects,etc.]

(3) 又如:噪呤(鸣叫);噪天(鸟名。即云雀)

(4) 大声喧嚷 [make an uproar;clamour]

以毁谤言之,贞良见妒,高奇见噪。——汉· 王充《论衡》

(5) 又如:噪逐(叫骂驱逐);噪儿巴喝(方言。哇啦哇啦乱嚷);噪呼(喧哗叫嚷);噪喧(喧闹);噪刺刺(沸沸扬扬);噪嘴(多嘴);噪噪(乱嚷嚷;议论纷纷);噪噪切切(弦乐器大弦和小弦发出不同的声音)

常用词组

噪声、噪声污染、噪杂

狐鸣枭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