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qiú shāng róng
注音ㄏㄨˊ ㄑ一ㄡˊ ㄕㄤ ㄖㄨㄥˊ
解释见“狐裘蒙戎”。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狐裘尨茸是贬义词。
近义狐裘蒙戎、狐裘蒙茸
动物生肖牛,虎,蛇
狐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⒉ 姓。
狐字UNICODE编码U+72D0,10进制: 29392,UTF-32: 000072D0,UTF-8: E7 8B 90。
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瓠瓡
fox
形声:从犭、瓜声
species of fox
详细解释◎ 狐的拼音: hú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fox]
朕狐疑。——《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
小狐汔济。——《易·未济》
狐鸣呼曰。——《史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凭鼠伏。——《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
(4) 喻坏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
狐臭、狐假虎威、狐狸、狐狸精、狐狸尾巴、狐媚、狐朋狗友、狐裘羔袖、狐犬、狐群狗党、狐臊、狐死首丘、狐仙、狐疑、狐疑不决
裘的拼音:qiú(ㄑ一ㄡˊ)
⒈ 皮衣:狐裘。集腋成裘。
⒉ 姓。
裘字UNICODE编码U+88D8,10进制: 35032,UTF-32: 000088D8,UTF-8: E8 A3 98。
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裘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求
fur garments; surname
详细解释◎ 裘的拼音: qiú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2) 同本义 [fur coat]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狐裘;裘氏(周礼官名。制皮衣的工匠);裘冕(上古帝王祭天时所穿戴的衣冠)
(4) 古代制皮工匠的一种 [furrier]
◎ 裘的拼音: qiú
〈词性:动〉
(1) 假借为“求”。求取 [strive for;seek]
熊罴是裘。——《诗·小雅·大东》
(2) 穿上皮衣 [put on fur coat]。如:裘马(坐马车,穿裘衣。比喻权贵的豪华生活);裘马轻肥(衣轻裘,乘肥马。比喻富豪人家的少年)
尨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古同“龙”。
尨的拼音:máng(ㄇㄤˊ)
⒈ 多毛的狗。
⒉ 杂色:“衣之尨服。”
尨的拼音:méng(ㄇㄥˊ)
⒈ 〔尨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尨尨。”
尨的拼音:páng(ㄆㄤˊ)
⒈ 古通“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
⒉ 姓。
尨字UNICODE编码U+5C28,10进制: 23592,UTF-32: 00005C28,UTF-8: E5 B0 A8。
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狵庬
shaggy haired dog; variegated
详细解释◎ 尨的拼音: má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犬,从彡( shān )。“彡”表示毛饰。本义:多毛的狗)
(2) 同本义 [hairy dog]
无使尨也吠。——《诗·召南·野有死麕》
(3) 〈词性:形〉 通“庞”。高大 [tall;huge]
虎见之,尨然大物也。——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4) 另见 méng
◎ 尨的拼音: méng
另见 máng
尨茸
茸的拼音:róng(ㄖㄨㄥˊ)
⒈ 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绿茸茸的草地。
⒉ 细柔的毛、发:“半脱紫茸裘”。茸毛。
⒊ 指“鹿茸”(带细毛的才生出来的鹿角,可入药):茸客(指鹿)。参(shēn )茸(指人参和鹿茸)。
茸字UNICODE编码U+8338,10进制: 33592,UTF-32: 00008338,UTF-8: E8 8C B8。
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茸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絨
fine and soft、young pilose antler
形声:从艹、聪省声
soft, downy; buds, sprouts
详细解释◎ 茸的拼音: ró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草初生时又细又柔软) 同本义 [fine and soft]
茸,草茸茸貌。——《说文》
在阘茸之中。——司马迁《报任安书》。注:“细毛也。”
(2) 又如:茸壑(长着青草、苔藓的山洞、土穴)
◎ 茸的拼音: róng
〈词性:名〉
(1) 鹿茸的简称 [young pilose antler]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黄庭坚《诗》
(2) 柔细的毛 [down]。如:茸毛;茸茸
(3) 刺绣用的丝缕。同“绒” [velvet]。如:茸线(刺绣用的丝线。即“绒线”)
其桑其松,其杞其茸。——《管子·地员》
茸毛、茸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