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ù xiàn wéi chuān
注音ㄏㄨˋ ㄒ一ㄢˋ ㄨㄟˊ ㄔㄨㄢ
解释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处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妙珍、妙珠这双姐妹的香巢每日户限为穿。”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感情户限为穿是中性词。
繁体户限為穿
近义门庭若市
英语threshold worn low by visitors (an endless flow of visito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户的拼音:hù(ㄏㄨˋ)
⒈ 一扇门,门:门户。窗户。户枢不蠹。夜不闭户。
⒉ 人家:户口。户主。门户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⒊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户头。开户。
⒋ 门第:门当户对。
⒌ 姓。
户字UNICODE编码U+6237,10进制: 25143,UTF-32: 00006237,UTF-8: E6 88 B7。
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戶戸
door
象形
door; family
详细解释◎ 户的拼音: hù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2) 同本义 [door]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 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户钥(门上开关的锁钥)
(4) 住户,人家。一家称一户 [family]
其邑人三百户。——《易·讼》
户说以眇论。——《史记·货殖列传》
户裁及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户出一男。
为一户者。——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又如:全户人口;几百户人家;户帖(登记每户人口籍贯、名义的册子);户版(登记居民户籍的簿册)
(6) 户籍(登记户口的册籍) [census register]。如:户版(户籍;户口);户贯(户籍)
(7) 屋室 [house]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易·节卦·象辞》
不出户知天下。——《老子·四七》
(8) 出入口 [hole]。如:洞户(洞穴,洞口)
(9) 酒量 [capacity for liquor;one's drinking capacity]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元稹·春游诗》
(10)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家庭 [a person or family of some occupations]。如:猎户,农业户
(11) 门第 [family status]。如:她看来倒是门当户对
(12) 户头 [account]。如:开户
(13) 洞穴 [cave]
蛰虫坏户。——《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礼记》。孔颖达疏:“户,谓穴也。”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唐· 李白诗
◎ 户的拼音: hù
〈词性:动〉
阻止 [hinder;stop]
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户,止也。”
◎ 户的拼音: hù
〈词性:量〉
(1) 用以计户数 [family]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
(2) 又如:几户人家;穷人五户
户部、户告人晓、户籍、户均、户口、户口簿、户枢不蠹、户头、户外、户限、户牖、户主
限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指定的范围:期限。界限。权限。局限。限额。
⒉ 指定范围:限制。限于。限期。限价(官方指定最高或最低价格,不得超越)。无限。
⒊ 门槛:门限。
⒋ 险阻:关限。
限字UNICODE编码U+9650,10进制: 38480,UTF-32: 00009650,UTF-8: E9 99 90。
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䦘㡾䧋
bounds、limit、restrict、set a limit
形声:从阝、艮声
boundary, limit, line
详细解释◎ 限的拼音: x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阜,艮( gèn )声。阜,土山,与山势有关。本义:阻隔)
(2) 同本义 [separate;cut off;sunder]
限,阻也。——《说文》
限之以大故。——《楚辞·怀沙》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三国魏· 曹丕《燕歌行》
(3) 又如:限绝(隔绝);限隔(阻隔;隔绝);限带(阻隔围绕);限难(阻难)
(4) 限制;限定 [limit]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杜甫《别赞上人》
(5) 又如:限状(限期完成公务的文书)
◎ 限的拼音: xiàn
〈词性:名〉
(1) 险阻 [danger and barrier]
南有巫山, 黔中之限。——《战国策》
(2) 限期 [deadline]
限六日内交。——《广东军务记》
不可限以时月。——宋· 沈括《梦溪笔谈》
留待限期。——《聊斋志异·促织》
严限追比。
(3) 又如:限次(期限);限尽(寿命到了期限);限外(逾期)
(4) 界限、边界、分界线(如领土、运动场所、田地等) [boundary]
限,界也。——《小尔雅》
长城之限。——清·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
(5) 又如:东限琅琊台
(6) 限度,止境 [limits]
心中无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地有限。——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权限(职权范围);宽限(放宽限期);极限;上限;下限;限级(限度等级)
(8) 门槛 [threshold]
限,一日门榍。——《说文》
限阈也。——《玉篇》
(9) 又如:锯断城门限
限定、限度、限额、限价、限量、限令、限期、限于、限制
为(爲)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⒉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⒊ 变成:成为。
⒋ 是:十两为一斤。
⒌ 治理,处理:为政。
⒍ 被:为天下笑。
⒎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⒏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⒐ 姓。
为(爲)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⒉ 表目的:为了。为何。
⒊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⒋ 帮助,卫护。
为字UNICODE编码U+4E3A,10进制: 20026,UTF-32: 00004E3A,UTF-8: E4 B8 BA。
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為爲
act、become、do、for、for the sake of、in order to、mean、serve as
会意
do, handle, govern, act; be
详细解释◎ 为的拼音:
為、爲 wéi
〈词性:动〉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do;act;make]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
(4) 制作;创作 [make;compose]
造作,为也。——《尔雅》
以为乐器。——《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
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槨。——《庄子·人间世》
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
(5) 治理 [administer]
为,治也。——《小尔雅》
诸葛瑾为 豫州。——《世说新语·排调》
(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
(7) 变成,成为 [become]
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不能为祸。
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
(8) 又如:由徒为师
(9) 是 [be]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谓为三横。——蔡元培《图画》
(10) 又如:十尺为一丈
(11) 学习,研究 [study]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韩非子》
(12) 种植;营作 [plant]
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战国策》
(13) 设置;建立 [establish]。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
(14) 使 [let]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15) 以为;认为 [think;bilieve;consider]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6) 演奏 [play]。如:为乐(奏乐;作乐)
〈词性:名〉
姓
◎ 为的拼音:
爲 wéi
〈词性:介〉
(1) 被 [by]——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3) 于,在 [in]——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淮南子》
◎ 为的拼音:
爲 wéi
<连>
(1) 和 [and]——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
(2) 则,就 [then]——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3) 如,若 [if]——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
(4) 或,抑 [or]——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
◎ 为的拼音:
爲 wéi
〈词性:助〉
(1) 的,之 [of]——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后汉书》
(2)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 为的拼音:
爲 wéi
<语气>
(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如:何乐而不为
(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
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 为的拼音:
(1) 爲 wéi
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另见 wèi
为德不卒、为恶不悛、为法自弊、为非作歹、为富不仁、为鬼为蜮、为好成歉、为害、为患、为难、为期、为裘为箕、为人、为人师表、为仁不富、为生、为时、为时过早、为市、为首、为寿、为数、为所欲为、为文、为伍、为限、为止、为主
◎ 为的拼音:
為、爲 wèi
〈词性:动〉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help]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
(3) 又如:为虎添(傅)翼
(4) 通“谓”。言说;告诉 [tell;speak]
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墨子·公输》
管仲, 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
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
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为的拼音:
爲 wèi
〈词性:介〉
(1) 因为,由于 [because;for;on account of]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
(3) 替,给 [for;for the benefit of]
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为长安君计短。——《战国策·赵策》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为王作剑。
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又如:为容(替人美言推荐);为我去商店买东西;他的律师为他处理这个事件;为人谋而不忠乎?
(5) 为了 [for;for the sake of]
为市鞍马。——《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生为之饱。——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7) 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acing to;toward]
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另见 wéi
为此、为何、为虎添傅翼、为虎作伥、为了、为民请命、为人作嫁、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穿的拼音:chuān(ㄔㄨㄢ)
⒈ 破,透:穿透。揭穿。穿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穿凿。
⒉ 通过,连通:穿过。穿行(xíng )。
⒊ 着(zhuó )衣服鞋袜:穿衣。穿鞋。
穿字UNICODE编码U+7A7F,10进制: 31359,UTF-32: 00007A7F,UTF-8: E7 A9 BF。
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串䆤䆥
pull on
脱
会意
penetrate, pierce, drill; wear
详细解释◎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 同本义 [pierce through]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何以穿我屋。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穿墉(在墙上打洞);穿着鼻(受人摆布);穿穴(犹穿凿);穿空(犹穿孔);穿胸(胸前穿孔透背)
(4) 挖掘;开凿 [dig;excavate]。如:穿井(掘井);穿掘(挖掘;开凿);穿筑(挖池塘筑假山);穿壁(凿通墙壁);穿墙(墙上凿洞)
(5)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go through]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穿针(阴历七月初七日穿针乞巧);穿心(从中间通过);穿城(穿越城镇)
(7) 贯通;贯串 [thread;pass through;bore]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线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穿鼻(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穿夜(方言。通宵);穿望(切盼。望穿眼睛的意思)
(9) 把衣、鞋、袜等套在身体相应部位上 [put on;wear]。如:穿插(打扮,穿戴);穿执(穿靴执笏的省称);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10) 败露;揭穿 [reveal;expose]。如:穿破(戳穿;败露);穿崩(方言。露馅)
◎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名〉
(1) 孔;洞 [hole]。如:穿弊(即“穿敝”。洞穿;破烂);穿结(谓衣服洞穿和补缀);穿穴(犹钻研)
(2) 墓穴 [grave]。如:穿中记(古代墓穴中的题志)
◎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形〉
(1) 透彻;彻底 [through]。如:看穿;说穿
(2) 破敝 [worn-out]。如:穿角履(破头的鞋子);穿诀(缺损;破裂)
穿扮、穿插、穿刺、穿戴、穿耳、穿房入户、穿过、穿红着绿、穿孔、穿入、穿山甲、穿梭、穿堂、穿堂风、穿小鞋、穿孝、穿心、穿行、穿靴戴帽、穿一条裤子、穿衣镜、穿窬、穿越、穿云裂石、穿针、穿针引线、穿针走线、穿着、穿着打扮、穿着讲究、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