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将功抵罪的意思

jiānggōngzuì

将功抵罪



拼音jiāng gōng dǐ zuì

注音ㄐ一ㄤ ㄍㄨㄥ ㄉ一ˇ ㄗㄨㄟˋ

解释用功劳来抵罪。

出处

例子他虽是绑匪之一, 但因天性未泯,协助警方救出人质,才得以将功抵罪,减轻刑期。

繁体將功抵罪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āng jiàng   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ㄤˋ   繁体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QFY  仓颉  LMNII  郑码  TIRD  四角  37142  结构  左右电码  1412  区位  2911  统一码  5C06  笔顺  丶一丨ノフ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将(將)的拼音:jiāng(ㄐ一ㄤ)  

⒈ 快要:将要。将至。将来。即将。

⒉ 带领,扶助:将雏。扶将。将军。

⒊ 拿,持:将心比心。

⒋ 把:将门关好。

⒌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⒍ 用言语刺激:你别将他的火儿了。

⒎ 保养:将养。将息。

⒏ 兽类生子:将驹。将小猪。

⒐ 顺从:将就(迁就,凑合)。将计就计。

⒑ 又,且:将信将疑。

⒒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将出来。

⒓ 刚,刚刚:将将。将才。

⒔ 姓。

其他字义

将(將)的拼音:jiàng(ㄐ一ㄤˋ)  

⒈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将领。

⒉ 统率,指挥:将百万之众。

统一码

将字UNICODE编码U+5C06,10进制: 23558,UTF-32: 00005C06,UTF-8: E5 B0 86。

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adorwould、shall、would

造字法

形声:从寸、酱省声

English

will, going to, future; gener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将的拼音:

ji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 jiàng  )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support]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3)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4) 奉行,秉承 [follow]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5)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辨明);将命(奉命)

(6) 送行 [send]

耒者弗迎,去者弗将。——《淮南子·诠言》

(7) 又如:将意(致意);将迎(送往迎来);将送(送行;遣送)

(8) 携带 [bring]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元结《贼退示官吏》

(9) 又如:将雏(携带幼禽);将带(携带);将领(携带)

(10) 带领 [lead;guide]

将胡骏马而旧。——《淮南子·人间训》

(11) 又如:将领(带着;率领);将御(统帅领导);将家(带领家人);将引(引导,带领)

(12) 顺从;随从 [be obedient to;submit to]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将自何所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将顺(顺着趋势推动以加速其成功)

(14) 供养;奉养 [provide for]

不遑将父。——《诗·小雅·四牡》

不遑将母。

(15) 又如:将父(奉养父亲);将帮(奉养)

(16) 调养;保养 [recuperate;rest;maintain]。如:将理(休养,调理);将爱(保养爱护);将护(调养护理)

(17) 传达;表达 [express]。如:将诚(表达诚意);将意(表达心意);将命(传命)

(18) 〈词性:方〉∶兽类生仔 [bear]。如:钱放着也没有用,又不能将羔

(19)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check]。如:当头炮一将

(20) 行,进 [advance;go]

日就月将。——《诗·敬之》

(21) 进用,吃 [eat]。如:将食

(22) 使用 [use]

菩萨将甚兵器?——《西游记》

词性变化

将的拼音:

jiāng  

〈词性:副〉

(1) 就要;将要 [will;be going to]

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六年》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将以实笾豆。——明· 刘基《卖柑者言》

将衒外。

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将益深。

将以有为也。(这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见于韩愈《张中丞传后序》。文天祥引用此语,说明自己想忍辱留生,以图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将自此始。

(2) 又如:将引(将要;即将;带领);将然(指将要发生的事);将欲(将要;打算)

(3) 必,必定 [certainly]

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将有所不可。——宋· 苏轼《教战守》

民将不安。

(4) 又如: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

(5) 才;乃;刚刚;正 [just]。如:将在(刚刚)

(6) 将近 [nearly]

将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

(7) 岂;难道 [Does it mean…?]

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国语·楚语》

将的拼音:

jiāng  

〈词性:介〉

(1) 相当于“拿”、“取” [by;by means of]

将雌剑往。——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来。

(2) 又如:将着(拿着;带着);将天就地(谓以高就低);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3) 相当于“把”、“用”

将身后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将革命进行到底

(5) 在;于 [at;in]。如:誓将死里求生路

将的拼音:

jiāng  

<连>

(1) 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 [also]。例如:将信将疑

(2) 如果;假若 [if]

吾将再病。——清· 袁枚《祭妹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

(3) 或;抑 [or]

将有人主张之乎?将无人主张之乎?——孟郊《上常州卢使君书》

将的拼音:

jiāng  

〈词性:助〉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

宫使驱将惜不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大虫去了一盏茶时,方才扒将起来。——《水浒传》

(2) 又如:走将出来;叫将起来;赶将上去

(3) 另见 jiàng;qiāng  

常用词组

将才、将次、将错就错、将功补过、将功赎罪、将计就计、将将、将近、将就、将军、将军、将来、将来式、将息、将心比心、将信将疑、将养、将要

基本词义

将的拼音:

jià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寸,酱省声。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同本义 [general]

将,帅也。——《说文》

将止不面夷。——《国语·晋语》。注:“帅也。”

是将率之事也。——《荀子·富国》。注:“犹主领也。”

军必有将。——《吕氏春秋·执一》。注:“主也。”

军将皆命卿。——《周礼·大司马》

鲁欲使 慎子为将军。——《孟子》

将谓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中郎将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人臣无将。——《汉书·叔孙通传》

代廉颇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赵将 马服君。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诸将皆失色。

将吏敢复有言迎操者。——《资治通鉴》

(3) 又如:将器(将帅之才);将弁(将官,武官);将仕(将士。对有一定家产而无官位的人的称呼,源于最低一级官阶名称“将仕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领在外面打仗,皇帝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4) 军衔名。军阶在元帅之下,校官之上 [general;high-ranking military officer]。如:大将;中将;少将

(5) 中国象棋中的一子,即“帅”[commander in chief,the chief price in Chinese chess]

(6) 能手;能人 [dab]。如:乒坛老将

词性变化

将的拼音:

jiàng  

〈词性:动〉

(1) 统率;率领 [command;lead]

葛婴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将荆州之军。——《三国志·诸葛亮传》

自将三千人。——《资治通鉴·唐纪》

李进诚将三千。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汉· 贾谊《过秦论》

括不可使将。—— 汉· 刘向《列女传》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将将(驾驭将帅);将御(统率);将率(率领);将略(用兵的谋略)

(3) 另见 jiāng;qiāng  

常用词组

将官、将领、将令、将士、将尉、将校、将佐

基本词义

将的拼音:

qiāng  

〈词性:动〉

(1)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ask;request]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卫风》

(2) 另见 jiāng;jiàng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ALN  五笔98  AET  仓颉  MKS  郑码  BIYM  四角  1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01  区位  2506  统一码  529F  笔顺  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功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⒉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⒊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功率。

⒋ 本领,能耐: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统一码

功字UNICODE编码U+529F,10进制: 21151,UTF-32: 0000529F,UTF-8: E5 8A 9F。

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㓛糼紅㓚

汉英互译

exploit、merit、result、skill、work

相关字词

过、罪

造字法

形声:从力、工声

English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功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meritorious service; exploit; achievement; heroic achievement]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work]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work]。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skill]。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merit]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thing]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works of architecture]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engineering project]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常用词组

功败垂成、功臣、功成不居、功成名就、功到自然成、功德、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功底、功夫、功高不赏、功高望重、功过、功耗、功绩、功课、功亏一篑、功劳、功力、功利、功烈、功令、功率、功名、功能、功效、功勋、功业、功用、功罪

  拼音    注音  ㄉ一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QAY  仓颉  QHPM  郑码  DRS  四角  52040  结构  左右电码  2107  区位  2154  统一码  62B5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抵的拼音:dǐ(ㄉ一ˇ)  

⒈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⒉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⒊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

⒋ 到达:抵京。抵临。

统一码

抵字UNICODE编码U+62B5,10进制: 25269,UTF-32: 000062B5,UTF-8: E6 8A B5。

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拞掋氐牴扺觝

汉英互译

be equal to、mortgage、prop、resist、support、sustain

造字法

形声:从扌、氐声

English

resist, oppose; deny; off-s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抵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squeeze out]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deny]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withstand;resist]。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offend]。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compensate]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slander]。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arrive]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be equal to]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touch]。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support]。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throw]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cheat]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attack]。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censure]。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词性变化

抵的拼音:

牴、觝   

〈词性:动〉

(1) 用角顶,相触 [gore;conflict with]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常用词组

抵补、抵偿、抵充、抵触、抵达、抵挡、抵当、抵换、抵近攻击、抵抗、抵赖、抵命、抵事、抵梧,抵牾、抵消、抵押、抵押品、抵御、抵债、抵账、抵制、抵足而眠、抵足谈心、抵罪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罒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网部  
五笔86  LDJD  五笔98  LHDD  仓颉  WLLMY  郑码  LKKC  四角  60111  结构  上下电码  4997  区位  5579  统一码  7F6A  笔顺  丨フ丨丨一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罪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犯法的行为: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

⒉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

⒊ 刑罚:判罪。畏罪。待罪。请罪。

⒋ 苦难,痛苦:受罪。

统一码

罪字UNICODE编码U+7F6A,10进制: 32618,UTF-32: 00007F6A,UTF-8: E7 BD AA。

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in、blame、crime、fault、guilt、pain、suffering

造字法

会意:从网、从非

English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crime;guilt]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offender;sinner]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fault;blame]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hardship;pain;misfortune;sin;disaster]。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penalty; punishment]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bamboo fishnet]

罪,捕鱼器——《字汇补》

词性变化

罪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归罪于 [lay the blame on]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punish;declare guilty]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常用词组

罪案、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罪恶、罪犯、罪该万死、罪过、罪咎、罪款、罪魁、罪名、罪孽、罪孽深重、罪情、罪人、罪行、罪刑、罪业、罪尤、罪有应得、罪责、罪证、罪状

将功抵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