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浆酒霍肉的意思

jiāngjiǔhuòròu

浆酒霍肉



拼音jiāng jiǔ huò ròu

注音ㄐ一ㄤ ㄐ一ㄡˇ ㄏㄨㄛˋ ㄖㄡˋ

解释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例子张灯悬彩,浆酒霍肉,竟有昏昏达旦者。(《歧路灯》第九十五回)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浆酒霍肉是贬义词。

繁体漿酒靃肉

近义浆酒藿肉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āng jiàng   注音  ㄐ一ㄤ ㄐ一ㄤˋ   繁体  漿  
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QIU  仓颉  LNE  郑码  TIRK  四角  37902  结构  上下电码  3364  区位  2912  统一码  6D46  笔顺  丶一丨ノフ丶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浆(漿)的拼音:jiāng(ㄐ一ㄤ)  

⒈ 比较浓的液体: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⒉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浆洗。

其他字义

浆(漿)的拼音:jiàng(ㄐ一ㄤˋ)  

⒈ 同“糨”。

统一码

浆字UNICODE编码U+6D46,10进制: 27974,UTF-32: 00006D46,UTF-8: E6 B5 86。

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漿䊢

汉英互译

plasm、slurry

造字法

形声:从水、酱省声

English

any thick fluid; starch; bro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浆的拼音:

漿 jiāng  

〈词性:名〉

(1) (从水,将声。本义:饮料)

(2) 古代一种微酸的饮料 [acidish drink]

浆,酢浆也。——《说文》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浆水(一种饮料);浆糗(饮料与干粮)

(4) 浓厚的液体 [thick liquid]。如:浆汁(酱果的汁液);浆人(卖浆的人);浆荇(泛指粗茶淡饭);浆家(卖酒食的店铺)

词性变化

浆的拼音:

漿 jiāng  

〈词性:动〉

(1) 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衣服,使干后变硬变挺 [starch]。如:把衬衣浆了再烫;浆洗

(2) 另见 jiàng  

常用词组

浆果、浆洗、浆液

  拼音  jiǔ   注音  ㄐ一ㄡˇ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SGG  仓颉  EMCW  郑码  VFD  四角  31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794  区位  3038  统一码  9152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酒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统一码

酒字UNICODE编码U+9152,10进制: 37202,UTF-32: 00009152,UTF-8: E9 85 92。

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酉

English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  )。“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词性变化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常用词组

酒吧、酒保、酒菜、酒池肉林、酒刺、酒德、酒店、酒饭、酒缸、酒馆、酒鬼、酒柜、酒酣耳热、酒会、酒家、酒浆、酒窖、酒精、酒精灯、酒具、酒力、酒帘、酒量、酒龄、酒令,酒令儿、酒囊饭袋、酒娘,酒酿、酒器、酒钱、酒曲、酒肉朋友、酒色、酒色之徒、酒窝、酒席、酒醒、酒兴、酒筵、酒宴、酒肴、酒药、酒意、酒糟、酒枣,酒枣儿、酒盅、酒资

  拼音  huò   注音  ㄏㄨㄛˋ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FWYF  仓颉  MBOG  郑码  FVNI  四角  10215  结构  上下电码  7202  区位  2784  统一码  970D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霍的拼音:huò(ㄏㄨㄛˋ)  

⒈ 快,迅速:霍闪(闪电)。霍地。霍然。

⒉ 〔霍霍〕a.形容摩擦声、鸟翅振动声、笑声等;b.形容快速闪动。

⒊ 姓。

统一码

霍字UNICODE编码U+970D,10进制: 38669,UTF-32: 0000970D,UTF-8: E9 9C 8D。

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霍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quickly、suddenly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quickly, suddenly;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霍的拼音:

huò  

<象>

(1) (会意。从雨。俗省作“霍”。本义:鸟疾飞时发出的声音。后描述门、水等响声)同本义 [huo]

靃,飞声也。雨而双飞者,其声靃然。——《说文》

磨刀霍霍向猪羊。——《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霍落(象声词);霍濩(水流声);霍嚓(象声词)

词性变化

霍的拼音: huò  

〈词性:形〉

(1) 引申为疾速 [quickly]

霍然病已。——枚乘《七发》

翕赫脗霍。——扬雄《甘泉赋》

(2) 又如:霍奕(奔驰的样子);霍绎(形容急速分散飞走);霍霍眨眨(闪闪烁烁);霍脗(疾速的样子)

(3) 大山围绕着小山之称 [a hill surrounding in a mountain]

大山宫小山,霍。——《尔雅》。郭璞注:“宫,谓围绕之。”

霍的拼音: huò  

〈词性:名〉

(1) 霍乱,即中医上泛指具有剧烈吐泻、腹痛等症的急性胃肠病 [acute gastroenteritis]

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梅尧臣诗

(2) 山名 [Huo mountain]

(3) 在河南省临汝县西南30公里

(4) 在安徽省霍山县

(5) 即衡山,在湖南省衡山县西

(6) 古国名 [Huo state]。周武王弟叔处的封地,故城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7) 通“藿”。豆叶,嫩时可食 [bean leaf]

使奴从宾客,将酒霍肉。——《汉书·鲍宣传》

(8) 姓

霍的拼音: huò  

〈词性:动〉

消除;消散 [eliminate;dispel;dissipate]。如:霍索(排遣)

常用词组

霍地、霍乱、霍然、霍闪

  拼音  ròu   注音  ㄖㄡˋ   
部首  肉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MWWI  仓颉  OBO  郑码  LDOO  四角  4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5131  区位  4066  统一码  8089  笔顺  丨フ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肉的拼音:ròu(ㄖㄡˋ)  

⒈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⒉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⒊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⒋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⒌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⒍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统一码

肉字UNICODE编码U+8089,10进制: 32905,UTF-32: 00008089,UTF-8: E8 82 89。

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宍月

汉英互译

flesh、me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词性: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pulp;flesh (of fruit)]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voice]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exterior]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词性变化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形〉

(1) 凡俗 [vulgar]。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superficial;meagre]。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词性:方〉∶形容柔软 [soft]。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slow moving]。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my dear]。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肉的拼音: ròu  

〈词性:动〉

(1) 吃肉 [eat meat]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flesh up]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swallow;bully]。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常用词组

肉案、肉饼、肉搏、肉搏战、肉叉、肉畜、肉店、肉丁、肉冻、肉豆蔻、肉嘟嘟、肉墩墩、肉脯、肉干、肉感、肉鸽、肉冠、肉桂、肉红、肉乎乎、肉酱、肉卷、肉类、肉瘤、肉麻、肉麻当有趣、肉糜、肉末、肉牛、肉排、肉皮、肉皮儿、肉片、肉票,肉票儿、肉铺、肉色、肉身、肉食、肉食、肉食动物、肉丝、肉松、肉袒、肉袒负荆、肉体、肉丸、肉丸子、肉馅、肉馅饼、肉刑、肉眼、肉眼、肉眼凡胎、肉用鸡、肉用牛、肉欲、肉质、肉质果、肉汁、肉猪、肉中刺、肉孜节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