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剑戟森森的意思

jiànsēnsēn

剑戟森森



拼音jiàn jǐ sēn sēn

注音ㄐ一ㄢˋ ㄐ一ˇ ㄙㄣ ㄙㄣ

解释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

出处《北史 李义深传》:“时人语曰:‘剑戟森森李义深。’”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

感情剑戟森森是中性词。

繁体劍戟森森

英语Swords and spears are ster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àn   注音  ㄐ一ㄢˋ   繁体    
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WGIJ  仓颉  OMLN  郑码  ODVK  四角  8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94  区位  2903  统一码  5251  笔顺  ノ丶一丶丶ノ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剑(劍)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统一码

剑字UNICODE编码U+5251,10进制: 21073,UTF-32: 00005251,UTF-8: E5 89 91。

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劍剣剱劎劒劔

汉英互译

blade、falchion、glaive、glave、sword

造字法

形声:从刂、佥声

English

sword, dagger, sab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剑的拼音:

劍、劒 j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  )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sword;dagger;sabre]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swordplay]。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词性变化

剑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以剑杀人 [kill with sword]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place in under axilla]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常用词组

剑拔弩张、剑号、剑客、剑麻、剑眉、剑术、剑侠

  拼音    注音  ㄐ一ˇ   
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FJAT  五笔98  FJAY  仓颉  JJI  郑码  EDEH  四角  43450  结构  左右电码  2060  区位  7410  统一码  621F  笔顺  一丨丨フ一一一丨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戟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戟。戟指。铁戟。青铜戟。

统一码

戟字UNICODE编码U+621F,10进制: 25119,UTF-32: 0000621F,UTF-8: E6 88 9F。

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戟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㦸屰撠

汉英互译

halberd、halber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halberd with crescent bl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戟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戈,从榦( gàn  )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2) 同本义 [halberd]。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说文》

戟广寸有半。——《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

修我矛戟。——《诗·秦风·无衣》

交戟之卫士。——《史记·项羽本纪》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3) 如:戟戈(戟和戈,泛指兵器);戟盾(戟和盾);戟牙(戟上横出的刃);戟吏(仪仗中持戟的人)

(4) 仪仗名 [guard of honour's name]。如:戟节(戟级。戟仗和符节);戟槊(门戟和长矛);戟幢(门戟和饰以羽毛的旗帜)

词性变化

戟的拼音:   

〈词性:动〉

(1) 伸出食指和中指来指人[point at another and scold him]

拱此而揖人,人莫不喜;戟此而詈人,人莫不怒。——宋· 苏轼《后怪石供》

(2) 又如:戟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指人,其状似戟,表示愤怒或勇武的情状)

(3) 刺激 [stimulate]

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本草纲目·大戟》

(4) 又如:戟口(刺口,唇受刺激如戟刺);戟喉(喉受刺激)

常用词组

戟指、戟指怒目

  拼音  sēn   注音  ㄙㄣ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SSU  仓颉  DDD  郑码  FFF  四角  40994  结构  品字电码  2773  区位  4113  叠字  三叠字拆字  三个木  统一码  68EE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森的拼音:sēn(ㄙㄣ)  

⒈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森林。森立。森森。森然。森郁。

⒉ 幽深可怕的样子:阴森。森邃。

⒊ 严整的样子:森严。

统一码

森字UNICODE编码U+68EE,10进制: 26862,UTF-32: 000068EE,UTF-8: E6 A3 AE。

森字由三个木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ark、full of trees、gloomy、in multitudes

造字法

会意:从林、从木

English

forest; luxuriant veget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森的拼音: sēn  

〈词性:形〉

(1) (会意。从林从木。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2) 同本义 [tall and dense of trees;be full of trees]

森,木多貌。——《说文》

林多木长貌。——《字林》

森槮柞朴。——马融《长笛赋》

弹言鸟于森木。——左思《蜀都赋》

(3) 又如:森标(树丛的顶端);森木(高耸繁茂的树木);森沉(林木繁茂幽深);森阴(林木幽深繁密);森萃(茂密);森朗(繁密而又清朗)

(4) 满;罗列 [full]

其中戈矛森聚,京露其颖。——《聊斋志异》

(5) 又如:森布(繁密排列);森聚(聚集,密集)

(6) 众多,众盛 [multitudinous;in multitudes]

森奉璋以阶列。——杨雄《甘泉赋》

百神森其备从兮。——张衡《思玄赋》。注:“众貌。”

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森列(形容数量众多,如森林一般排列);森罗(形容数量众多,如森林一般排列);森罗宝殿(迷信传说中阴间阎罗王处理公务的殿堂);森仗(众多的仪卫)

(8) 高耸。峙立 [towering]

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长江三峡》

(9) 又如:森悚(因惊惧而耸立);森立(耸立;森严地排列);森森张(伸张耸竖);森动(耸动);森霄(直立于云端);森幻(高耸而奇幻);森拱(高大);森挺(高耸直立);森峭(高耸峭拔);森梢(高耸挺拔)

(10) 阴沉,幽暗 [gloomy]

眇默诸境森。——顾况《游子吟》

(11) 又如:森敞(幽暗而宽敞);森薄(阴凉逼人);森岑(形容幽暗阴冷);森森森然(昏眩);森邃(幽深);森寂(幽深岑寂)

(12) 森严,严峻 [forbidding]

快剑长戟森相向。——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13) 又如:森逼(森严逼人);森卫(警卫森严);森肃(森严,严肃);森凛(森严可畏)

(14) 因惊愕而毛发耸起 [be blood curdling]。如:森竖(感觉恐怖而毛发直立);森耸(因恐怖而毛发耸立)

常用词组

森冷、森立、森林、森罗殿、森然、森森、森严、森郁

  拼音  sēn   注音  ㄙㄣ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SSU  仓颉  DDD  郑码  FFF  四角  40994  结构  品字电码  2773  区位  4113  叠字  三叠字拆字  三个木  统一码  68EE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森的拼音:sēn(ㄙㄣ)  

⒈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森林。森立。森森。森然。森郁。

⒉ 幽深可怕的样子:阴森。森邃。

⒊ 严整的样子:森严。

统一码

森字UNICODE编码U+68EE,10进制: 26862,UTF-32: 000068EE,UTF-8: E6 A3 AE。

森字由三个木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ark、full of trees、gloomy、in multitudes

造字法

会意:从林、从木

English

forest; luxuriant veget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森的拼音: sēn  

〈词性:形〉

(1) (会意。从林从木。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2) 同本义 [tall and dense of trees;be full of trees]

森,木多貌。——《说文》

林多木长貌。——《字林》

森槮柞朴。——马融《长笛赋》

弹言鸟于森木。——左思《蜀都赋》

(3) 又如:森标(树丛的顶端);森木(高耸繁茂的树木);森沉(林木繁茂幽深);森阴(林木幽深繁密);森萃(茂密);森朗(繁密而又清朗)

(4) 满;罗列 [full]

其中戈矛森聚,京露其颖。——《聊斋志异》

(5) 又如:森布(繁密排列);森聚(聚集,密集)

(6) 众多,众盛 [multitudinous;in multitudes]

森奉璋以阶列。——杨雄《甘泉赋》

百神森其备从兮。——张衡《思玄赋》。注:“众貌。”

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森列(形容数量众多,如森林一般排列);森罗(形容数量众多,如森林一般排列);森罗宝殿(迷信传说中阴间阎罗王处理公务的殿堂);森仗(众多的仪卫)

(8) 高耸。峙立 [towering]

秭归正面有一大片铁青色礁石,森然耸立江面。——《长江三峡》

(9) 又如:森悚(因惊惧而耸立);森立(耸立;森严地排列);森森张(伸张耸竖);森动(耸动);森霄(直立于云端);森幻(高耸而奇幻);森拱(高大);森挺(高耸直立);森峭(高耸峭拔);森梢(高耸挺拔)

(10) 阴沉,幽暗 [gloomy]

眇默诸境森。——顾况《游子吟》

(11) 又如:森敞(幽暗而宽敞);森薄(阴凉逼人);森岑(形容幽暗阴冷);森森森然(昏眩);森邃(幽深);森寂(幽深岑寂)

(12) 森严,严峻 [forbidding]

快剑长戟森相向。——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13) 又如:森逼(森严逼人);森卫(警卫森严);森肃(森严,严肃);森凛(森严可畏)

(14) 因惊愕而毛发耸起 [be blood curdling]。如:森竖(感觉恐怖而毛发直立);森耸(因恐怖而毛发耸立)

常用词组

森冷、森立、森林、森罗殿、森然、森森、森严、森郁

剑戟森森: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