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zuǐ hóu sāi
注音ㄐ一ㄢ ㄗㄨㄟˇ ㄏㄡˊ ㄙㄞ
解释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例子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正音“腮”,不能读作“sài”。
辨形“腮”,不能写作“鳃”。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形容相貌丑陋。
感情尖嘴猴腮是中性词。
繁体尖嘴猴顋
近义丑态毕露
反义风流潇洒
英语ugly(pointed mouth and ape's cheek)
动物生肖牛,虎,蛇
尖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尖锐。尖刻(说话尖酸刻薄)。尖酸。打尖。尖端。
⒉ 感觉敏锐:眼尖。
⒊ 声音高而细:尖脆。尖嫩。
⒋ 出类拔萃的人或事物:技术尖子。
尖字UNICODE编码U+5C16,10进制: 23574,UTF-32: 00005C16,UTF-8: E5 B0 96。
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兓
needle、tine
秃、背
会意:从小、从大
sharp, pointed, acute, keen
详细解释◎ 尖的拼音: ji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2) 同本义 [sharp-pointed;pointed]
尖,锐也。——《广韵》
(3) 按,“尖”是后起的会意字。又如:尖山(尖而高的山);尖屁股(借指坐不安稳);尖担担柴两头脱(比喻两头落空,什么也没捞着);尖顶木驴(尖头木驴。古代攻城战车)
(4) 音调细而高,刺耳 [shrill;high-pitched]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贾岛《客思》
(5) 又如:尖声;尖嗓子;尖儿(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尖脆(形容声音尖细清脆);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6) 新颖别致 [novel and unique]。如:尖新(新颖别致);尖巧(尖新奇巧);尖恰恰(形容尖而巧);尖颖(犹新颖;新奇)
(7) 感觉灵敏 [sensitive]。如:尖恰恰(尖巧可爱的样子)
(8) 尖刻;刻薄 [acrimonious]。如:尖快(说话锋利尖刻);尖言冷语(言语尖刻);尖灵(尖刻机灵);尖酸(言辞尖锐刁钻)
(9) 雄性的、与雄性有关的、具有雄性特征的[male]。如:尖脐
(10) 〈词性:方〉∶奸滑的;圆滑的 [crafty]。如:这个人可尖了
◎ 尖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细长的手指 [slender finger]
歌彻阳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杨维桢《学书诗》
(2) 细削的末端 [point;tip]。如:笔尖,刀尖;针尖儿;塔尖儿;牛角尖;尖儿(物体细小锐利的尖端;脚尖;出众的;最好的;戏曲中忽然高亢的唱腔)
(3) 超出同类的人或物 [the best of it's kind]。如:冒尖;拔尖;尖儿货
◎ 尖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钻进,进入 [get into]。如:她把身尖到两个男人之间,坐了下来;有一阵风打窗缝里尖进来
(2) 工间或旅途中小憩并略进饮食 [take a rest]。如:尖站(大路上隔一定里程供休息吃饭的地方);尖后(途中打尖以后)
尖瓣、尖笔、尖兵、尖齿,尖叉、尖刀、尖端、尖峰、尖拱、尖尖、尖叫、尖刻、尖冷、尖利、尖嫩、尖劈、尖锐、尖酸、尖酸刻薄、尖头、尖细、尖削、尖新、尖牙、尖子、尖嘴薄舌、尖嘴猴腮
嘴的拼音:zuǐ(ㄗㄨㄟˇ)
⒈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嘴巴。嘴头。嘴快。嘴严。嘴直。嘴软。嘴笨。嘴馋。张嘴。嘴甜心苦。
⒉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嘴。壶嘴儿。
嘴字UNICODE编码U+5634,10进制: 22068,UTF-32: 00005634,UTF-8: E5 98 B4。
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㭰咀觜
mouth、nib、puss、rostra、spigot、spile、bazoo、neb
形声:左形右声
mouth, lips
详细解释◎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名〉
(1)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 zuǐ )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 同本义 [horn-like hair on the owl-head]
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集韵》
(3) 鸟嘴 [beak]
(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西游记》
(4) 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mouth]
有一鱼,可长丈余,粗细大于臂…嘴尖,状如鲟鱼。——唐· 王度《古镜记》
他嘴头子又来得,左话右转,右话左转,翻蛆搭舌头的侪是他说话分。——《何典》
(5) 又如:嘴片子(嘴皮子。嘴唇);嘴瓜(嘴部附近的部位);嘴皮(嘴唇);嘴壳子(指鸟喙);嘴犄角(嘴角);嘴筒(嘴巴);嘴卢都(撅着嘴,鼓着嘴)
(6) 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sth.shaped or functioning like a mouth]
两盘一山嘴,转出东南。——《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7) 又如:山嘴;瓶嘴;茶壶嘴
(8) 脸 [face]。如:嘴鼻(面貌);嘴吃屎(脸向下跌倒);嘴啃地(指脸向下跌倒);嘴抢地(嘴啃地)
◎ 嘴的拼音: zuǐ
〈词性:动〉
(1) 说话 [speak]
要你们去献殷勤塌嘴?——《西游记》
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红楼梦》
(2) 又如:嘴喳喳(多嘴);嘴花捩撇(能说会道);嘴巴巴的(叽叽喳喳的);嘴舌(口舌争执);嘴打人(话说得生硬,厉害,刺伤人);嘴呐(说话吞吞吐吐);嘴抹儿(指口才,说话的能力);嘴骨弄(多言多语);嘴强(能说会道);嘴钝(话说迟钝;不善言辞);嘴短(形容话说不响);嘴清舌白(话说得明确清楚);嘴甜心苦(出言和善而居心狠毒);嘴痒(一有说话的机会就要说,不说觉得不痛快)
嘴巴、嘴笨、嘴岔,嘴岔儿、嘴馋、嘴长、嘴唇、嘴大喉咙小、嘴多舌长、嘴尖、嘴角、嘴紧、嘴快、嘴懒、嘴里牙多、嘴脸、嘴皮子、嘴贫、嘴勤、嘴软、嘴上春风、嘴是两张皮、嘴松、嘴碎、嘴损、嘴甜、嘴头,嘴头儿、嘴稳、嘴严、嘴硬、嘴直、嘴子
猴的拼音:hóu(ㄏㄡˊ)
⒈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⒉ 喻机灵的人:猴儿精。
⒊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猴字UNICODE编码U+7334,10进制: 29492,UTF-32: 00007334,UTF-8: E7 8C B4。
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㺅
monkey
形声:从犭、侯声
monkey, ape; monkey-like
详细解释◎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名〉
(1) 猴子。即弥猴 [monkey]。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clever or smart chap]。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动〉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squat]。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climb]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形〉
〈词性: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clever]。如:这孩子多猴
猴年马月、猴皮筋儿、猴拳、猴儿精、猴头、猴头猴脑、猴戏、猴子
腮的拼音:sāi(ㄙㄞ)
⒈ 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亦称“腮帮子”):腮颊。腮腺(两耳下部的唾液腺)。
腮字UNICODE编码U+816E,10进制: 33134,UTF-32: 0000816E,UTF-8: E8 85 AE。
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腮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顋
cheek
形声:从月、思声
lower part of face; jaw; gills of a fish
详细解释◎ 腮的拼音:
顋 sāi
〈词性:名〉
(1) 颊 [cheek]。亦称“腮巴”、“腮巴子”、“腮斗”、“腮颊”、“腮帮”、“腮帮子”
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 萧统《十二月启》
(2) 又如:腮庞(面颊,面容);腮斗儿(腮,脸蛋儿)
(3) 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gill]
裴初不信,乃鲙鲤鱼无腮者,令左右食之。——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腮帮子、腮红、腮腺、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