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家无斗储的意思

jiādòuchǔ

家无斗储



拼音jiā wú dòu chǔ

注音ㄐ一ㄚ ㄨˊ ㄉㄡˋ ㄔㄨˇ

解释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

出处《晋书·王欢传》:“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家境困难。

感情家无斗储是贬义词。

繁体家無鬥儲

近义家无担石

反义腰缠万贯

英语lead a hand-to-mouth existen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ā jia jie   
注音  ㄐ一ㄚ ˙ㄐ一ㄚ ˙ㄐ一ㄝ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PEU  五笔98  PGEU  仓颉  JMSO  郑码  WDGQ  四角  30232  结构  上下电码  1367  区位  2850  统一码  5BB6  笔顺  丶丶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家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⒉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⒊ 居住:“可以家焉”。

⒋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⒌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⒍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⒎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⒏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⒐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⒑ 姓。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a(˙ㄐ一ㄚ)  

⒈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⒉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其他字义

家的拼音:jie(˙ㄐ一ㄝ)  

⒈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统一码

家字UNICODE编码U+5BB6,10进制: 23478,UTF-32: 00005BB6,UTF-8: E5 AE B6。

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傢宊

汉英互译

a school of though、a specialist in certain field、family、home、ta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豕

English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词性:名〉

(1)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词性变化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家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常用词组

家财、家产、家长里短、家常、家常便饭、家常话、家仇、家丑、家畜、家传、家祠、家慈、家当、家道、家底、家丁、家法、家访、家风、家父、家规、家伙、家给人足、家计、家祭、家家、家家户户、家教、家景、家境、家居、家具、家眷、家君、家累、家里、家门、家庙、家母、家娘、家奴、家贫如洗、家破人亡、家谱、家雀儿、家禽、家人、家舍、家生、家声、家乘、家史、家世、家事、家室、家什、家书、家塾、家属、家数、家私、家天下、家庭、家庭作业、家童、家徒四壁、家务、家务活、家务事、家系、家下、家乡、家小、家信、家兄、家学、家训、家严、家养、家业、家用、家喻户晓、家园、家贼、家贼难防、家宅、家长、家长制、家珍、家政、家种、家主、家传、家姊、家子、家族

基本词义

家的拼音: jie  

〈词性:助〉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dǒu dòu   注音  ㄉㄡˇ ㄉㄡˋ   繁体    
部首  斗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UFK  仓颉  YJ  郑码  TDED  四角  34000  结构  单一电码  2435  区位  2223  统一码  6597  笔顺  丶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斗的拼音:dǒu(ㄉㄡˇ)  

⒈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⒉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⒊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⒋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⒌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⒍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⒎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⒏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⒐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⒑ 古同“陡”,突然。

其他字义

斗(鬥)的拼音:dòu(ㄉㄡˋ)  

⒈ 对打:斗殴。战斗。

⒉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⒊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⒋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⒌ 古同“逗”,逗引。

统一码

斗字UNICODE编码U+6597,10进制: 26007,UTF-32: 00006597,UTF-8: E6 96 97。

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枓陡鬥鬦鬭

汉英互译

contest with、denounce、figh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hinese peck; liquid m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斗的拼音: dǒu  

〈词性:名〉

(1) (象形。有柄。说文叙,俗谓人持十为斗。本义:十升)

(2) 同本义 [measure for measuring decalities of grain]

斗,十升也。——《说文》

角斗甬。——《礼记·月令》

扫除十斗归,一一以叶自彰。——邯郸淳《笑林》

(3) 又如:斗斛(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计容积的量器);斗米升珠(形容粮食短缺、米价奇高)

(4) 盛酒器 [ladler;cup]

木瓢为斗。——《通俗文》

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斗瓶(酒器);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

(6) [a kind of measuring implement] 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

(7) 形如斗状的器物 [sth.like a cup or dipper]。如:烟斗,漏斗;斗文(剑鞘上的星纹图案);斗胸(胸部隆起如斗状)

(8) 旋转成圆形的斗形指纹的简称 [whorl]。如:斗纹(交叉的斗形花纹)

(9) 指北斗七星 [the Big Dipper]

维北有斗。——《诗·小雅·大东》

日中见斗。——《易·丰》

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淮南子·齐俗》

(10) 又如:斗箕(斗星和箕星);斗君(道家语。指北斗之神);斗斋(供奉斗星之处;亦指斗星神);斗魁(魁星。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斗杓(北斗七星形似勺,柄上的三颗星叫杓,斗杓指向东,时令交替)

(11) 容量单位。也作量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

(12) 星宿名 [Dou Xiu] 二十八宿之一,也称南斗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赤壁赋》

词性变化

斗的拼音: dǒu  

〈词性:形〉

(1) 比喻事物的微小 [small]。如:斗筲之器(比喻器量狭小,才识浅薄);斗禄(微薄的俸禄);斗船(小船);斗锣(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或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

(2) 比喻事物之大 [big]。如:斗碗(大碗);斗大(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斗目(睁大眼睛)

(3) 陡峭。后作“陡” [steep]

成山斗入海。——《史记·封禅书》

二壁争高,斗耸相乱。——《水经注·谷水》

(4) 又如:斗健(峭拔刚健);斗辟(孤立而偏僻);斗峻(高且陡);斗峭(突兀);斗绝(陡峭险峻)

斗的拼音: dǒu  

〈词性:副〉

(1) 陡然,突然 [suddenly]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2) 又如:斗顿(忽然);斗然(突然)

斗的拼音: dǒu  

〈词性:动〉

(1) 通“抖”。抖动 [shake]

珠缨炫转星宿摇。——白居易《骠国乐》

斗薮尘埃衣。——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

(2) 又如:斗叟(抖动;颤斗);斗薮(抖动;抖落)

(3) 另见 dòu  

常用词组

斗柄、斗车、斗胆、斗方、斗方名士、斗拱、斗箕,斗记、斗筐、斗笠、斗乱、斗门、斗牛、斗篷、斗渠、斗筲、斗室、斗形纹、斗帐、斗子

基本词义

斗的拼音:

鬥、鬦、鬬 dòu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2) 搏斗;引申为战斗 [fight]

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说文》。按,争也。

二士对戟为鬥。——《古考经说》

鬥,遇也。——《说文》。按,相接之意。

投身大敌,与之扑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

(4) 又如:拳斗;械斗;格斗(紧张激烈地搏斗);斗心(战斗的意志);斗臣(勇健善斗之士);钩心斗角(屋角由屋心伸出来,像与屋心钩在一起。各个屋角相对,像要相互搏斗。用此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5) 较量,竞赛 [contest with]

试与他虫斗。——《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斗口(斗嘴;开玩笑挑逗);斗靡夸多(说长道短。斗:争。靡:无;少);斗锦(争奇斗艳);斗花(以奇花相竞赛);斗香(以名香相竞赛);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的一种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斗茶(比赛茶的优劣);斗棋(奕棋争胜)

(7) 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 [collide with star]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于毕、昂、井、鬼间,至四月乃伏。——《新唐书》

(8) 遇合;拼合 [fit together]。如:斗榫;斗缝(拼接);斗阚(拼合镶嵌)

(9) 使动物斗 [fight]。如:斗鸡;斗蛐蛐儿;斗鸡走马;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10) 斗争,争斗 [struggle]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外连衡而斗诸侯。——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斗地主;斗宠(争夺受宠);斗辩(争斗;争吵)

(12) 玩,游戏 [play]。如:斗棋;斗叶(玩纸牌);斗牌(玩骨牌、纸牌)

(13) 用同“逗”。逗引 [tease]。如:斗引(挑逗,逗引,勾引);斗谝(巧言逗引)

(14) 戏耍;喜乐 [make fun of]。如:斗叠(挑拨离间);斗牙拌嘴(耍嘴调闹)

常用词组

斗法、斗份子、斗狠、斗鸡、斗舰、斗劲、斗口、斗牛、斗牛场、斗殴、斗牌、斗气、斗趣儿、斗拳、斗杀、斗士、斗心眼儿、斗眼、斗艳、斗勇、斗争、斗志、斗志昂扬、斗智、斗嘴

  拼音  chǔ   注音  ㄔㄨˇ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WYFJ  仓颉  OIVA  郑码  NSBM  四角  2426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0328  区位  2002  统一码  50A8  笔顺  ノ丨丶フ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储(儲)的拼音:chǔ(ㄔㄨˇ)  

⒈ 积蓄:储蓄。储备。储金。储放。储运。储户。储量(liàng   )。储君(太子,亦称“储贰”、“储宫”、“皇储”)。

⒉ 姓。

统一码

储字UNICODE编码U+50A8,10进制: 20648,UTF-32: 000050A8,UTF-8: E5 82 A8。

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tore up

造字法

形声:从亻、诸声

English

save money, store, reserve; hei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储的拼音:

chǔ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诸声。本义:积蓄备用)

(2) 同本义 [store up]

储,偫也。——《说文》

储,贮也。储亦备也,谓蓄物以为备曰储也。——《一切经音义》

小人德无储。——曹子建诗?

盈衍储邸。——王元长《曲水诗序》

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韩非子·十过》

储兵马以待之。——《汉书·何并传》

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盐铁论·力耕》

(3) 又如:储粮备荒;冬储白菜;储邸(储存物品的府库);储峙(蓄备);储款(将钱存入银行);储书(藏书);储敛(聚集资财);储才(积聚人才);储养(谓聚集人才并供养之)

(4) 夸大,欺诳 [overstate]。如:储价(亦作“储贾”。豫价,谓抬高物价)

词性变化

储的拼音:

chǔ  

〈词性:名〉

(1) 指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亦指储粮器 [reserve]。如:储须(仓廪的储备)

(2) 储君,太子 [person who succeed to the throne]。如:储子(太子);储圣(储君。皇太子);储位(太子位);储后(储主。储君,太子)

(3) 副,辅佐 [deputy]。如:储吏(佐贰之吏);储佐(指辅佐之臣);储胥(仆人,婢女)

(4) 姓

常用词组

储备、储备、储藏、储藏、储存、储存、储放、储户、储积、储集、储君、储量、储蓄、储蓄、储油、储运

家无斗储: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