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加膝坠渊的意思

jiāzhuìyuān

加膝坠渊



拼音jiā xī zhuì yuān

注音ㄐ一ㄚ ㄒ一 ㄓㄨㄟˋ ㄩㄢ

解释喜欢就抱在膝上,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爱憎无常。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例子清·钱谦益《王季木墓表》:“肺肠太热,善善恶恶,或溢而为加膝坠渊,以贻小人口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

感情加膝坠渊是中性词。

繁体加膝墜淵

近义喜怒无常

英语either to add somebody to one's knees or throw him into the abys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ā   注音  ㄐ一ㄚ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LKG  五笔98  EKG  仓颉  KSR  郑码  YMJ  四角  46000  结构  左右电码  0502  区位  2851  统一码  52A0  笔顺  フ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加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增多:增加。追加。加倍。加封。

⒉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注解。加冕。

⒊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加法。

⒋ 施以某种动作:加以。不加考虑。

⒌ 使程度增高:加工。加强。加剧。

⒍ 超过: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⒎ 姓。

统一码

加字UNICODE编码U+52A0,10进制: 21152,UTF-32: 000052A0,UTF-8: E5 8A A0。

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dding、addition、plus、to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力、从口

English

add to, increase, aug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 同本义 [make a false report;slander]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4) 增加[increase;add]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加注解;加符号;加一钱(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加二(二成);加绪含容(增加功绩,包含宽容。绪:功绩);加纳(加官受职);加年(年龄增长);加兵(增加兵力)

(6) 放在上面,加上 [put on]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加以金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加额(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或敬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著冠);加笄(以簪束发。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表示成年)

(8) 施加;强加 [impose;exert]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9) 又如:加功(施工);加惠(施加恩惠)

(10) 参加;加与 [take part in]。如:加盟(参加某一团体或组织)

(11) 凌驾,侵凌 [bully]

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变化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副〉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more]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加二(—   方言。更加;加倍);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益处;好处 [benefit;goo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姓

常用词组

加班、加倍、加车、加车、加尔各答、加法、加封、加盖、加工、加固、加冠、加官、加官进禄、加害、加号、加急、加价、加减乘除、加紧、加劲、加剧、加快、加勒比海、加里曼丹、加料、加料、加仑、加码、加密、加冕、加农炮、加派、加气、加强、加热、加入、加深、加速、加速度、加速器、加添、加温、加薪、加压、加演、加以、加意、加油、加油站、加重、加重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SWI  仓颉  BDOE  郑码  QFOK  四角  74299  结构  左右电码  5230  区位  4705  统一码  819D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膝的拼音:xī(ㄒ一)  

⒈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膝盖骨(亦称“髌骨”)。护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膝。

统一码

膝字UNICODE编码U+819D,10进制: 33181,UTF-32: 0000819D,UTF-8: E8 86 9D。

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厀䣛

汉英互译

kne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kn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膝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桼(   )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knee]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

(2) 又如:膝馒头(膝盖);膝下荒凉(指无子女);膝踝(膝盖与足踝);膝拐(方言。膝盖的别称);膝弯(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

常用词组

膝部、膝盖骨、膝关节、膝腘、膝头、膝外翻、膝下、膝行、膝痒搔背

  拼音  zhuì   注音  ㄓㄨㄟˋ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BWFF  仓颉  NOG  郑码  YOB  四角  78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71  区位  5525  统一码  5760  笔顺  フ丨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坠(墜)的拼音:zhuì(ㄓㄨㄟˋ)  

⒈ 落,掉下:坠马。呱呱坠地。

⒉ 往下沉:下坠。

⒊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坠儿。坠子(a.垂着的东西;b.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坠坠”)。

统一码

坠字UNICODE编码U+5760,10进制: 22368,UTF-32: 00005760,UTF-8: E5 9D A0。

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墜礈䃍

汉英互译

drop、fall、weigh down

造字法

形声:从土、队声

English

fall down, drop, sink, go to ru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坠的拼音:

zh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故从土。本义:落下,掉下)

(2) 同本义 [fall;drop]

隊,从高陨也。——《说文》。俗字作墜。

墜,落也。——《尔雅》

墜,堕也。——《广雅》

死而坠也。——《公羊传·文公三年》

朝饮木籣之坠露兮。——《楚辞·离骚》

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

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剑之所从坠。

抗坠疾徐。(坠,声音低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列子·天瑞》

坠入深渊难以复出。——《汉书·枚乘传》

(4) 又如:坠睫(落泪);坠楼(从楼上掉落下地);坠泪(坠睫;掉泪);坠红(落花)

(5) 丧失;败坏 [lose]

今惟殷坠厥命。——《书·酒诰》

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国语》

(6) 又如:坠亡(丧失);坠失(失去);坠言(失言);坠履(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之典)

(7) 毁坏 [ruin]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文心雕龙·史传》

(8) 又如:坠典(已废亡的典章制度);坠湮(湮没亡失);坠绪(坠遗。行将断绝的皇统)

(9) 垂挂;因分量重而下垂 [weigh down]。如:坠岸(陡岸,险岸);坠脚(置于末尾;吊在下面)

词性变化

坠的拼音:

zhuì  

〈词性:名〉

吊在下面的装饰性的东西 [a hanging object]。如:坠叶(耳坠);扇坠儿;耳坠;香坠

常用词组

坠地、坠毁、坠落、坠腿、坠子

  拼音  yuān   注音  ㄩㄢ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TOH  仓颉  ELFL  郑码  VNUF  四角  3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3220  区位  5208  统一码  6E0A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渊(淵)的拼音:yuān(ㄩㄢ)  

⒈ 深水,潭:渊水。渊谷。渊林。渊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渊。临渊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⒉ 深:渊博。渊源。渊浩。渊玄。渊邈。渊儒。渊识(精深的见识)。

⒊ 姓。

统一码

渊字UNICODE编码U+6E0A,10进制: 28170,UTF-32: 00006E0A,UTF-8: E6 B8 8A。

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淵囦渁渕灁㴊㶜

汉英互译

deep、deep pool

English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名〉

(1)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2) 同本义 [whirling water]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3)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4) 深潭 [deep pool]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 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涂(泥潭);渊潭(深潭);渊跃(龙在渊中跃动欲飞)

(6) 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haunt]

略茺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后汉书》

(7) 又如:渊府(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词性变化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形〉

(1) 深;深远;渊博 [deep;profound]

渊,深也。——《小尔雅》

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渊渊其渊。——《礼记·中庸》

(2) 又如:渊微(渊博细致、见微知著);渊才(渊博的才能);渊匠(学识,渊博的人);渊衷(内心);渊心(渊深的内心);渊玄(深邃;深奥);渊奥(深奥)

常用词组

渊博、渊海、渊默、渊深、渊薮、渊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