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ē qián wàn lǐ
注音ㄐ一ㄝ ㄑ一ㄢˊ ㄨㄢˋ ㄌ一ˇ
解释远在万里之外,犹如近在眼前。比喻相隔虽远,却象在眼前一样。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卿到彼为政甚善,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万里也。”
用法作宾语;比喻虽远犹近。
感情阶前万里是中性词。
繁体階前萬裏
英语Distance is no barri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阶(階)的拼音:jiē(ㄐ一ㄝ)
⒈ 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阶除(台阶)。阶墀(台阶)。阶级。阶下囚。台阶。
⒉ 等级,层次:阶层。官阶。军阶。音阶。
⒊ 凭借:阶缘(凭借,依附)。
⒋ 由来:阶祸。
⒌ 途径:阶段。
阶字UNICODE编码U+9636,10进制: 38454,UTF-32: 00009636,UTF-8: E9 98 B6。
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阶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階堦
rank、stairs、steps
形声:从阝、介声
stairs, steps; rank, degree
详细解释◎ 阶的拼音:
階、堦 ji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2) 同本义 [steps]
阶,陛也。字亦作堦。——《说文》
御史奏鸡鸣于阶下。——《尚书·大传》
浮堦乘虚。——何晏《景福殿赋》
三揖至于阶。——《荀子·乐论》
苔痕上阶绿。——唐· 刘禹锡《陋室铭》
庭阶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匍匐阶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阶廊(台阶和走廊);阶檐(台阶与屋檐);阶陛(宫殿的台阶);阶除(台阶);阶墀(宫殿台阶)
(4) 梯子 [stairs]
捐阶。——《孟子》。注:“梯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九章·惜诵》
(5) 又如:阶梯
(6) 官阶,官方的衔头 [rank]
但以无阶朝廷。——《汉书·匡衡传》
文阶二十八阶,武阶二十一阶。——《新唐书·百官志》
(7) 又如:阶衔(官位;官衔);阶次(官位的等级);阶品(官吏的等级品位);阶封(官阶与封号)
(8) 缘由,途径 [way]
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国语·周语中》
(9) 又如:阶祸(引致祸患,祸患的缘由)
(10) 凭借 [depend on]
汉亡尺土之阶…五载而成帝业。——《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11) 又如:阶缘(凭藉,攀附)
阶层、阶段、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性、阶梯、阶下囚
前的拼音:qián(ㄑ一ㄢˊ)
⒈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⒉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⒊ 顺序在先的:前五名。
⒋ 向前行进:勇往直前。
前字UNICODE编码U+524D,10进制: 21069,UTF-32: 0000524D,UTF-8: E5 89 8D。
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偂歬剪
former、forward、front、preceding、restrain
后
会意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详细解释◎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动〉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go forward;go ahead]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guide;lead]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call on (sb.holding high office)]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cut;trim]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ahead;forward;front]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ago;before;former]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in advance;beforehand]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present]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China-cane]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形〉
(1) 从前的 [former;previous]。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future]。如:前景;前程;前途
前摆、前半晌、前半天、前半夜、前辈、前臂、前不久、前部、前舱、前车之鉴、前尘、前程、前程万里、前仇、前此、前导、前导、前灯、前敌、前定、前额、前伐、前帆、前方、前锋、前夫、前俯后合、前赴后继、前功尽弃、前汉、前后、前呼后拥、前肩、前脚、前脚、前脚后脚、前襟、前进、前景、前科、前例、前烈、前路、前茅、前门、前面、前年、前排、前仆后继、前妻、前期、前前后后、前清、前情、前驱、前儿,前儿个、前人、前任、前日、前哨、前哨战、前身、前生、前世、前事、前所未闻、前所未有、前所未知、前台、前提、前体、前天、前厅、前庭、前头、前途、前途渺茫、前途未卜、前往、前桅、前卫、前夕、前嫌、前线、前胸、前言、前沿、前仰后合、前夜、前一阵子、前因、前因后果、前院、前月、前站、前兆、前者、前肢、前置、前置词、前缀、前奏
万(萬)的拼音:wàn(ㄨㄢˋ)
⒈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⒉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⒊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⒋ 姓。
万(萬)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万字UNICODE编码U+4E07,10进制: 19975,UTF-32: 00004E07,UTF-8: E4 B8 87。
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萬
a great number、by all means、myriad、ten thousand
形声
详细解释◎ 万的拼音: Mǒ
另见 wàn
万俟
◎ 万的拼音:
萬 wàn
〈词性:名〉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scorpion]
万,虫也。——《说文》
(3) [数词]∶千的十倍;十个一千 [ten thousand]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4)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5) 古代的一种舞名 [the name of an ancient dance]。如: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亦泛指舞蹈)
(6) 古州名 [Wan prefecture]
(7)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8)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9)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0) 县名 [Wan county]。在四川省东部长江北岸。三国吴置羊渠县,蜀汉改南浦县,元入万州,明改万县
(11) 倍 [fold]
悲苦之怀,必万常人。——宋· 苏轼《与滕达道二十三首》
(12) 姓
◎ 万的拼音:
萬 wàn
〈词性:形〉
(1) 极言其多 [myriad;multitudinous]
高万仞。——《列子·汤问》
万里赴戎机。——《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万几(指全国政务);万人敌(能敌万人的兵法或谋略);万生院(动物园);万乘(万辆马车);万机(万几);万仞(形容极高);万年草料(骂人话。饮食寿命);万国(各方诸侯。引申为全国各地;天下);万寿圣节(皇帝的生日);万剐凌迟(剐刑。将人断肢割喉,剔肉离骨);万乘之躯(指天子;帝王)
(3) 极言各不相同 [various]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韩愈《荐士》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 又如:万化(各种变化);万劫(种种灾难);万殊(各不相同。亦指各种不同的现象、事物)
◎ 万的拼音:
萬 w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certainly]。如:万无(绝无)
(2) 另见 mò
万安、万般、万变不离其宗、万不得已、万代千秋、万端、万恶、万方、万分、万夫不当、万夫莫当、万福、万感、万古、万古长青、万古流芳、万贯、万贯家财、万汇、万机、万家灯火、万家之侯、万箭穿心、万箭攒心、万劫不复、万金油、万籁、万籁俱寂、万类、万里长城、万里长征、万里无云、万历、万流景仰、万缕千丝、万马奔腾、万马齐喑、万民、万目睽睽、万难、万能、万年、万年历、万念俱灰、万千、万全、万全之策、万儿八千、万人空巷、万人之敌、万神、万乘、万世、万事、万事不求人、万事大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通、万寿无疆、万水千山、万死、万死不辞、万岁、万万、万无一失、万物、万向节,万向接头、万象、万象更新、万幸、万一、万有引力、万丈、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钟、万众、万众一心、万状、万紫千红
里(裏)的拼音:lǐ(ㄌ一ˇ)
⒈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⒉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lòng )。
⒊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⒋ 衣物的内层:被里。
⒌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里外。心里。这里。那里。
⒍ 姓。
里字UNICODE编码U+91CC,10进制: 37324,UTF-32: 000091CC,UTF-8: E9 87 8C。
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裏裡
inner、liner、lining、neighbourhood
外、表、面
会意
unit of distance; village; lane
详细解释◎ 里的拼音:
裏、裡 lǐ
〈词性:名〉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lining]
裏,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裏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裏。——《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3)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4) 内,中。与外相反 [inside]
裏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5)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里牵绵(指饮酒下肚时,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
(6) 时候 [time]
妾身年少里,父母俱倾弃。——宋·佚名《张协状元》
(7)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used after “这”、“那”、“哪” to indicate direction of place]
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郑德辉《玉粲登楼》
(8) 又如:这里,那里;哪里;省里;县里
◎ 里的拼音: lǐ
〈词性:名〉
(1)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2) 同本义 [alley;lane]
里,居也。——《说文》
里,邑也。——《尔雅》。李注:“居之邑也。”
里尻也。——《广雅》
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
于蹶之里。——《诗·大雅·韩奕》
赋里以人。——《国语·晋语》。注:“廛也。”
以里听者,禄之以里。——《吕氏春秋·怀宠》。注:“闾也。”
河洛为王之里。——左思《蜀都赋》。注:“居也。”
匪仁里其焉宅兮。——张衡《思玄赋》。注:“里宅皆居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诗·郑风·将仲子》
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沈既济《任氏传》
(3) 又如:里门(乡里的门。古代聚族列里以居,里有里门);里闬(即里门,乡里);里闾(里门,乡里)
(4)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community]
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尚书大传》
古者七十二家为里。——《论语·譔考文》
一里八十户。——《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百家为里。——《管子·度地》
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韩诗外传》
择其贤民,使为里君。——《管子·小匡》
(5) 又如:里长(主管一里的人。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尹(里长,里中的长官。即里正);里正图董(乡长、里长一类的人物);里吏(即里尹、里正、里胥)
(6) 乡里;家乡;故乡 [village;hometown]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史记·滑稽列传》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史记·汲郑列传》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江淹《别赋》
(7) 又如:里籍(籍贯);里豪(乡里中豪强的人);里妪(乡村妇女);里门(故里;故乡)
(8) 量词。长度单位 [ li ,a Chinese unit of length]
于三十里。——《诗·小雅·六月》
(9) 又如:华里(市里的旧称);里数;里程;里堠(记里程的土堆)
(10) 通“理”。地理 [geographical condition]
通于沟渠,修堤防,树五谷,通于地里者也。——《说苑·臣术》
◎ 里的拼音: lǐ
〈词性:动〉
(1) 居住 [dwell]
在壄曰庐,在邑曰里。——《汉书·食货志上》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
军社之所里。——《周礼·夏官·量人》
里仁而美。——《论语·里仁》
(2) 又如:里布(古代的土地税。里,居也;布,钱也);里舍(私人住宅;同乡里人);里仁(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3) 谓计算路程 [calculate]。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4) 通“理”。治理 [administer;govern;manage;rule]
乃里西土之数。——《穆天子传》
◎ 里的拼音: lǐ
〈词性:形〉
通“悝”。忧伤 [distressed;worried]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诗·小雅·十月之交》
◎ 里的拼音: lǐ
〈词性:语尾助词〉
同“哩” [a formal word in Chinese]
[正旦云]梅香,你看奶奶做什么里?[ 梅香云]奶奶看经哩。—— 元· 关汉卿《金线池》
里边、里程、里程碑、里程计、里出外进、里带、里勾外连、里海、里脊、里间,里间儿、里脚手、里居、里拉、里里外外、里弄、里面、里圈、里山、里手、里挑外撅、里通外国、里头、里外、里外里、里屋、里巷、里胥、里应外合、里正、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