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é quǎn fèi yáo
注音ㄐ一ㄝˊ ㄑㄨㄢˇ ㄈㄟˋ 一ㄠˊ
解释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
出处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例子当初奉献公之命,去伐蒲城,又奉惠公所差,去刺重耳,这是桀犬吠尧,各为其主。(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六回)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坏人攻击好人。
感情桀犬吠尧是中性词。
繁体桀犬吠堯
近义各为其主
英语The dog of Jie barked at Yao-utterly unscrupulous in its zeal to serve its mast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桀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凶暴:桀骜不驯。桀黠。
⒉ 古同“杰”,杰出的人。
⒊ 古同“揭”,举起。
⒋ 中国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暴君:桀纣。桀犬吠尧。
桀字UNICODE编码U+6840,10进制: 26688,UTF-32: 00006840,UTF-8: E6 A1 80。
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桀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傑㘶榤
会意
chicken roost; ancient emperor
详细解释◎ 桀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1) 鸡栖的木桩 [wood pile on which chickens perch]
鸡栖于桀。——《诗·王风·君子于役》
(2) 小木桩 [small wood pile]
城希裾门而直桀。——《墨子》
(3) 通“杰”。杰出的人才 [find;outstanding person]
选士厉兵,简练桀俊。——《礼记·月令》
(4) 又如:桀俊(才能出众的人);桀士(杰出的人)
(5) 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Jie, the name of the last ruler of the Xia Dynasty]。如:桀纣(夏桀和商纣,历史上有名的两个暴君)
◎ 桀的拼音: jié
〈词性:形〉
(1) 通“傑”。特出,高出 [tall;high]
邦之桀兮。——《诗·卫风·伯兮》
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与其桀相而谋。——《墨子·耕柱》
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人主贤则豪桀归之。——《吕氏春秋·功名》
杰然特起。——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气杰旺。——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桀异(特出优异);桀立(耸立);桀出(突然出,高出);桀木(高大的树)
(3) 凶悍,横暴 [fierce and brutal]。如:桀虏(凶暴的贱寇);桀逆(凶狠暴逆);桀傲(凶暴骄横);桀黠(凶悍狡猾);桀横(凶暴蛮横)
桀骜、桀犬吠尧、桀纣
犬的拼音:quǎn(ㄑㄨㄢˇ)
⒈ 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犬字UNICODE编码U+72AC,10进制: 29356,UTF-32: 000072AC,UTF-8: E7 8A AC。
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犭犮
canine、dog
象形
dog; radical number 94
详细解释◎ 犬的拼音: quǎn
〈词性:名〉
(1)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2)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dog]
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说文》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食麻与犬。——《礼记·月令》
时则有犬祸。——《洪范五行传》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狗和羊);犬马(狗和马);犬人(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理犬牲的官员);犬服(古代车上用犬皮制成的兵器袋)
(4) 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 [dog]。如:犬妇(对人谦称儿媳妇);犬马之齿(谦称自己的年龄);犬儿(犹言小奴才);犬马(旧时臣子对君上的自卑之称;喻小人)
(5) 称自己的儿子(谦称) [my son]
这是第二小犬,名叫宝玉。——《红楼梦》
犬齿、犬马之劳、犬儒、犬牙、犬牙交错、犬子
吠的拼音:fèi(ㄈㄟˋ)
⒈ 狗叫:吠叫。狂吠。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吠字UNICODE编码U+5420,10进制: 21536,UTF-32: 00005420,UTF-8: E5 90 A0。
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犻
give mouth、gnar、snarl、yaff
会意:从口、从犬
bark
详细解释◎ 吠的拼音: fèi
〈词性:动〉
(1)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2) 同本义 [bark]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王符《潜夫论·贤难》
(3) 又如:吠声(狗叫声);吠日(很少见到太阳的狗,偶尔见到太阳出来就狂叫,喻少见多怪)
(4) 泛指动物鸣叫 [roar]。如:吠哈(哇鸣);吠嗥(野兽嚎叫)
(5) 恶言攻击 [viciously attack]。如:吠尧(喻坏人攻击好人)
吠形吠声
尧(堯)的拼音:yáo(一ㄠˊ)
⒈ 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尧舜(“尧”和“舜”,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尧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
尧字UNICODE编码U+5C27,10进制: 23591,UTF-32: 00005C27,UTF-8: E5 B0 A7。
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尧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堯垚
a legendary ancient emperor-sage
详细解释◎ 尧的拼音:
堯 yáo
〈词性:形〉
(会意。从垚( yáo ),从兀。“垚”是土高,兀( wù )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 同本义 [high]
尧,高也。——《说文》
曰若稽古帝尧。——《书·尧典》。马注:“翼善传圣曰尧。”
尧亦美谥也。——《论衡·须颂》
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白虎通·号》
尧者,高也,饶也。——《风俗通·皇霸》
◎ 尧的拼音:
堯 Yáo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 [Yao]
长此戴尧天。——杜审言《蓬莱三殿传宴》
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 舜、 禹、 汤…皆应运而生者。——《红楼梦》
(2) 又如:堯(草名,相传当初生于尧的厨房,能自己摇动生风,防止食物变质);尧天(比喻太平盛世);尧封(疆域。传说尧舜时划定我国疆土为十二州,故称)
(3) 姓
尧舜、尧天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