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é zhǐ shì lǚ
注音ㄐ一ㄝˊ ㄓˇ ㄕˋ ㄌㄩˇ
解释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例子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感情截趾适履是贬义词。
繁体巀趾適履
近义削足适履
英语stretch on the Procrustean bed
动物生肖牛,虎,蛇
截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割断,弄断:截断。截开。截取。截面。
⒉ 量词,段:一截儿木头。
⒊ 阻拦:截住他。截留。截击。截获。
⒋ 到一定期限停止:截止。
截字UNICODE编码U+622A,10进制: 25130,UTF-32: 0000622A,UTF-8: E6 88 AA。
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擮
cut
形声:从戈、雀声
cut off, stop, obstruct, intersect
详细解释◎ 截的拼音:
巀 ji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2) 同本义 [cut;sever]
巀,断也。——《说文》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
海外有截。——《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
不如截而行。——《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
截胫剖心。——《晋书·石季龙截记》
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世说新语·方正》
截趾适屦。——《后汉书·荀爽传》
(3) 又如:截头(尽头);截替(取代);截齐(齐截);截发留宾(截发剉荐。指竭尽全力招待客人)
(4) 拦阻;阻挡 [bar;block;stop]
截春山以北。——《穆天子传》。注:“犹阻也。”
径截辎重。——李华《吊古战场文》
(5) 又如:截没(截留吞没);截阻(拦阻);截途(当道,拦路);截杀(拦住攻杀);截拿(截拦捉拿);截拔(截留调拔);截战(拦住厮杀)
(6) 直渡;跨越 [ferry]
(7) 购买 [buy]
怕无布绢,将现钱去长街上铺内截。——元· 宫天挺《范张鸣黍》
(8) 了结 [close;end]
钱给了不要紧,该多少我明儿还你就截了。——清· 刘鹗《老残游记》
(9) 又如:截了(结了);截日(即日)
(10) 斩齐;整齐 [neat]。如:截齐(形容非常整齐);截头(齐头);截截(整齐的样子)
◎ 截的拼音: jié
〈词性:量〉
指物体截断后的片断、部分 [piece; part; slice]。如:半截砖;一截木头;上半截
截道、截断、截夺、截获、截击、截流、截留、截面、截取、截然、截瘫、截尾、截肢、截止、截止时间、截爪、截至、截住
趾的拼音:zhǐ(ㄓˇ)
⒈ 脚:趾高气扬。
⒉ 脚指头:趾骨。趾甲。
⒊ 踪迹:“庶追芳趾”。
⒋ 古同“址”。
趾字UNICODE编码U+8DBE,10进制: 36286,UTF-32: 00008DBE,UTF-8: E8 B6 BE。
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止阯䟖
toe
形声:从足、止声
toe; tracks, footprints
详细解释◎ 趾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 同本义 [foot]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4) 脚指头 [toe]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6) 支撑器物的脚 [leg]
鼎颠趾。——《易·鼎》
(7) 通“址”。基址[foundation]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趾高气扬、趾骨、趾甲
适(適)的拼音:shì(ㄕˋ)
⒈ 切合,相合:适当。适龄。适销。适度(dù )(程度适当)。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⒉ 舒服:适意。舒适。
⒊ 刚巧:适中。适值(恰好遇到)。适可而止。
⒋ 刚才,方才:适才(刚才)。适间。
⒌ 往,归向:无所适从。
⒍ 旧称女子出嫁:适人。
适的拼音:kuò(ㄎㄨㄛˋ)
⒈ 古同“”。
适字UNICODE编码U+9002,10进制: 36866,UTF-32: 00009002,UTF-8: E9 80 82。
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適冟
fit、follow、go、proper、right、suitable、well
原为形声
go, reach; appropriate, suitable
详细解释◎ 适的拼音:
適 s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啻( chì )声。本义:往,到)
(2) 同本义 [go]
適,之也。——《说文》。段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 薛。——《汉书·高帝纪》
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
适,往也。——《尔雅》
民不适攸居。——《书·盘庚》
爰其适归。——《诗·小雅·四月》
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使适四方。——《周礼·小行人》
以适父母舅姑之所。——《礼记·内则》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无所适从;何适;适秦;适远(到远处去);适野(前往野外)
(4) 归向 [turn towards]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与不济。——《左传·昭公十五年》
(5) 又如:适归(往归;归向);适道(可以一起学习,而不可以一起完成某种事业或达到某种道德境界)
(6) 女子出嫁 [marry]
适,女子出嫁。——《玉篇》
女年十五许,有适人之道。——《孔子家语·本命》
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 欧阳修《江邻几墓志铭》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已适(已嫁出);重适(改嫁)
(8) 符合,适合 [fit;suit]
适我愿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其风雨则不适。——《吕氏春秋·明理》
寒暑适。——《吕氏春秋·大乐》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9) 又如:适意(顺心;满意);适志(做事合乎心意);适变(适应变化);适职(适合职分);适愿(符合心愿);适价(合适的价格);适足(充足适度而不过分);适例(恰当的例子)
(10) 节制 [control]。如:适欲(节制欲望);适逸(节制淫乐)
(11) 遇 [meet]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 班彪《王命论》
◎ 适的拼音:
適 shì
〈词性:形〉
(1) 舒适,满足 [comfortable]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扫叶席草,酌相劳,意适往反,往往留于山上。——宋·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2) 又如:舒适;适身(身体感到舒适);适己(自得)
◎ 适的拼音:
適 shì
〈词性:副〉
(1) 正好,恰好 [just]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适晤(恰好遇见);适逢其会;适然(恰好如此)
(3) 偶而,偶然 [occasionally]
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书·康诰》
(4) 刚刚;方才 [just now]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适聆雅奏(刚才听得所奏之高雅音乐)
◎ 适的拼音:
適 shì
<;连>;
如果,假如,假定 [if]
王适有言,必亟听从。——《韩非子·内储说下》
◎ 适的拼音:
適 shì
〈词性:名〉
辟领,古丧服之领。系开丧服而成。一说通“积” [collar of funeral's gown]
负广出于适寸。适博四寸,出于衰。——《仪礼》
履的拼音:lǚ(ㄌㄩˇ)
⒈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⒉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⒊ 步伐:步履维艰。
⒋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⒌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⒍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履字UNICODE编码U+5C65,10进制: 23653,UTF-32: 00005C65,UTF-8: E5 B1 A5。
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carry out、footstep、shoe、walk on
会意
footwear, shoes; walk on, tread
详细解释◎ 履的拼音: lǚ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 chì ),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 同本义 [tread 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4) 穿鞋 [put 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 李贺《南园》
(5) 登位 [ascend the 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7) 经历某种景况 [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8) 实行 [fulfill]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9)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10) 躬行 [keep personally]。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11) 开始担任职务 [assume]
将履新任。——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
◎ 履的拼音: lǚ
〈词性:名〉
(1) 鞋 [shoes]
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3) 足 [foot]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4) 领土,疆土 [territory]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履带、履践、履历、履历片、履舄交错、履险如夷、履行、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