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竭忠尽智的意思

jiézhōngjìnzhì

竭忠尽智



拼音jié zhōng jìn zhì

注音ㄐ一ㄝˊ ㄓㄨㄥ ㄐ一ㄣˋ ㄓˋ

解释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出处《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繁体竭忠盡智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é   注音  ㄐ一ㄝˊ   
部首  立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UJQN  仓颉  YTAPV  郑码  SUKR  四角  06127  结构  左右电码  4550  区位  2963  统一码  7AED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竭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尽,用尽: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枯竭。衰竭。声嘶力竭。用之不竭。

统一码

竭字UNICODE编码U+7AED,10进制: 31469,UTF-32: 00007AED,UTF-8: E7 AB AD。

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haust、use up

造字法

形声:从立、曷声

English

put forth great effort; exhau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竭的拼音: jié  

〈词性:动〉

(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2) 同本义 [shoulder]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3) 干涸;枯竭 [dry up;drain]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穷尽[use up;exhaust]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7) 亡;失去[die]

唇竭则齿寒。——《庄子》

(8) 败坏;毁灭[decay;ruin]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词性变化

竭的拼音: jié  

〈词性:副〉

(1) 悉;全 [completely;entirely]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常用词组

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

  拼音  zhōng   注音  ㄓㄨㄥ   
简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HNU  仓颉  LP  郑码  JIWZ  四角  50336  结构  上下电码  1813  区位  5450  统一码  5FE0  笔顺  丨フ一丨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忠的拼音:zhōng(ㄓㄨㄥ)  

⒈ 诚心尽力: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统一码

忠字UNICODE编码U+5FE0,10进制: 24544,UTF-32: 00005FE0,UTF-8: E5 BF A0。

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ithful、loyal、staunch

造字法

形声:从心、中声

English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忠的拼音: zhōng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devoted;honest;loyal]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honest and tolerant]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词性变化

忠的拼音: zhōng  

〈词性:动〉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give allegiance to]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忠的拼音: zhōng  

〈词性:名〉

(1) 忠臣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center]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常用词组

忠臣、忠诚、忠告、忠厚、忠魂、忠谏、忠君爱国、忠良、忠烈、忠实、忠顺、忠心、忠心耿耿、忠言、忠言逆耳、忠义、忠勇、忠贞、忠贞不渝

  拼音  jìn jǐn   注音  ㄐ一ㄣˋ ㄐ一ㄣˇ   繁体  儘、盡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YUU  仓颉  SOY  郑码  XMST  四角  77303  结构  上下电码  4147  区位  3001  统一码  5C3D  笔顺  フ一ノ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尽(盡)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

⒉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

⒊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⒋ 都,全:尽然。尽是白的。尽收眼底。尽释前嫌。

其他字义

尽(儘)的拼音:jǐn(ㄐ一ㄣˇ)  

⒈ 极,最:尽底下。

⒉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量(liàng   )。尽管。

统一码

尽字UNICODE编码U+5C3D,10进制: 23613,UTF-32: 00005C3D,UTF-8: E5 B0 BD。

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儘盡侭

汉英互译

all、exhauste、to the greatest extent、try one's best、within the limits of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xhaust, use up; deple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尽的拼音:

jǐn  

〈词性:副〉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尽量,尽可能 [to the greatest extent]。如:尽早;尽分(尽量);尽语(尽量告诉)

(3)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always]。如:尽南边;尽前边

(4) 老是;总 [always]。如:尽子(总是;老是)

(5) 〈词性:方〉∶保持某种事情的连续性 [keep on doing sth.]。如:他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还尽着干呢?这些日子尽下雨

词性变化

尽的拼音:

jǐn  

〈词性:动〉

(1)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within]。如:尽着一天把事情处理完

(2) 让先 [first;give priority to]。如:尽让(谦让);尽着好位子坐;尽好的吃

(3) 任凭,纵使 [no matter]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

(4) 又如:尽下(听凭臣下;对臣下放心。帝王宽以待下)

(5) 另见 jìn  

常用词组

尽管、尽可能、尽快、尽量、尽先、尽自

基本词义

尽的拼音:

jìn  

〈词性:形〉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empty]

盡,器中空也。——《说文》

(2) 又如:尽觞(饮尽杯中之酒);尽光(精光。全无剩余)

词性变化

尽的拼音:

jìn  

〈词性:动〉

(1) 竭;完;没有了 [exhaust;finish]

尽,竭也,终也。——《广韵》

尽,止也。——《小尔雅》

尽莫不然也。——《墨子经》

固民自尽。——《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尽信书。——《孟子》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礼记·曲礼》

攻械尽。——《墨子·公输》

民力尽于无用。——《墨子·七患》

马力尽矣。——《荀子·哀公》

林尽水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雪尽马蹄轻。——唐· 王维《观猎》诗

以尽吾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尽其肉。——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烧尽北船。——《资治通鉴》

必尽吾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尽言(竭尽其言);尽志(竭尽心志);尽哀(竭尽哀思);尽盘将军(指贪吃的人);尽敬(竭尽敬意)

(3) 达到极限 [within the limits of;no more than]

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吕氏春秋·明理》。注:“极也。”

(4) 又如:尽美(极美;完美);尽善(十分完善);尽齿(尽其年寿;指衰老)

(5) 全部用上;全部使出 [to the greatest extent]。如:尽辞(毫无保留地把话说出来);尽醉(尽情醉酒)

(6) 死 [die]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

(7) 又如:尽命(终天年;效死;丧命);尽年(极其天年);尽死(效死);尽绝(绝灭)

(8) 努力完成 [use up;do one’s most]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荀子·荣辱》。谓:“精于事。”

(9) 又如:尽义务(尽本分,完成自己所应做的事);尽规(竭力谋划)

(10) 追问 [question closely;make a detailed inquiry]

当下心中大喜,却故意的尽了那风水几句。——《儿女英雄传》

(11) 消灭;消失 [annihilate;eliminate;perish]

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尽的拼音:

jìn  

〈词性:介〉

(1) 到…底;到…尽头 [all;whole;to the end]。如:尽岁(全年;整年);尽世(一辈子);尽日(一整天,一天到晚);尽人(所有的人);尽物(所有之物);尽止(尽头;止境);尽头路(末路;绝路);尽情话(绝情话;无情话);尽古(终古);尽场儿(到头来;自始至终)。又指农历月终。古以农历月终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2) 姓

尽的拼音:

jìn  

〈词性:副〉

(1) 全部,都 [all;completely;exhaustive]

虚实尽知。——《资治通鉴·唐纪》

尽杀其戍卒。

尽杀之。

尽戮之。

(2) 又如:应有尽有;尽净(全部不剩);尽皆(全都;完全);尽实(完全按照实情);尽多(全部,尽皆)

(3) 另见 jǐn  

常用词组

尽瘁、尽欢、尽节、尽力、尽力而为、尽量、尽其所能、尽情、尽全力、尽然、尽人皆知、尽如人意、尽善尽美、尽是、尽收眼底、尽数、尽态极妍、尽头、尽夕、尽孝、尽心、尽兴、尽性、尽言、尽意、尽责、尽职、尽致、尽忠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DKJ  仓颉  ORA  郑码  MAJK  四角  86600  结构  上下电码  2535  区位  5439  统一码  667A  笔顺  ノ一一ノ丶丨フ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智的拼音:zhì(ㄓˋ)  

⒈ 聪明,见识:智力。智慧。智商。智育。智能。智谋。才智。机智。理智。明智(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智多谋。利令智昏。

统一码

智字UNICODE编码U+667A,10进制: 26234,UTF-32: 0000667A,UTF-8: E6 99 BA。

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wisdom、wi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

English

wisdom, knowledge, intellig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智的拼音: zhì  

〈词性:形〉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resourceful;wise]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词性变化

智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智慧,智谋 [intelligence wisdom;resourcefulness]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stratagem]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knowledge]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sage]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 [Zhi town],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

(9) 姓

智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通“知”( zhī  )。知道,认识[know]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常用词组

智齿、智慧、智力、智谋、智囊、智囊团、智能、智取、智商、智士、智勇双全、智育、智障、智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