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fēi gǒu zǒu
注音ㄐ一 ㄈㄟ ㄍㄡˇ ㄗㄡˇ
解释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例子鲁迅《故事新编·起死》:“因为孩子们的魂灵,要摄去垫鹿台脚了,真吓得大家鸡飞狗走,赶忙做起符袋来,给孩子们带上。”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感情鸡飞狗走是贬义词。
繁体鶏飛狗走
近义鸡飞狗跳
反义鸡犬不惊
英语mass confusion(in a turmoil)
动物生肖牛,虎,蛇
鸡(鷄)的拼音:jī(ㄐ一)
⒈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鸡字UNICODE编码U+9E21,10进制: 40481,UTF-32: 00009E21,UTF-8: E9 B8 A1。
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鷄雞鶏鳮
chicken、chook
会意:从又、鸟声
chicken
详细解释◎ 鸡的拼音:
鶏、雞 jī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 (Gallus gallus ) [chicken]
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说文》
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汉书·五行志》
食菽与雞。——《礼记·月令》
雞曰翰音。——《礼记·曲礼》
巽为雞。——《易·说卦传》
工商执雞。——《周礼·大宗伯》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鸡男(雄鸡);鸡坊(养鸡场);鸡肤(鸡皮。比喻皮肤粗糙而多皱纹);鸡鹜(鸡和鸭)
鸡巴、鸡雏、鸡飞蛋打、鸡飞狗窜、鸡飞狗跳、鸡肥不下蛋、鸡公、鸡黄、鸡尖、鸡奸、鸡叫、鸡笼、鸡毛信、鸡皮疙瘩、鸡婆、鸡犬不留、鸡犬不宁、鸡犬升天、鸡舍、鸡啼、鸡尾酒会、鸡胸、鸡眼、鸡子儿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飛蜚亴
fly、swiftly
象形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
狗的拼音:gǒu(ㄍㄡˇ)
⒈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狗字UNICODE编码U+72D7,10进制: 29399,UTF-32: 000072D7,UTF-8: E7 8B 97。
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㺃豿
dog、doggie、mut、mutt、pooch、purp
形声:从犭、句声
dog, canis familiaris
详细解释◎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句( gōu )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2) 同本义 [dog;canine]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
(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pup;puppy]
(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
(5) 比喻坏人 [a bad person;evildoer]
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
(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
(7) 十二生肖之一 [dog]。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
◎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形〉
(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cursed]。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dejected]
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 狗的拼音: gǒu
〈词性:动〉
谄媚,奉承 [flatter]。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狗吃屎、狗胆包天、狗洞、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狗屁、狗屁不通、狗舍、狗屎堆、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尾续貂、狗窝、狗熊、狗血喷头、狗咬狗、狗咬耗子、狗咬吕洞宾、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彘不食、狗嘴吐不出象牙
走的拼音:zǒu(ㄗㄡˇ)
⒈ 行:走路。走步。
⒉ 往来:走亲戚。
⒊ 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⒋ 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⒌ 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⒍ 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⒎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⒏ 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⒐ 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⒑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走字UNICODE编码U+8D70,10进制: 36208,UTF-32: 00008D70,UTF-8: E8 B5 B0。
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㞫赱
walk、go、pad、track、wend
会意:像人在跑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详细解释◎ 走的拼音: zǒ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run]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flee]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go;tend to]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leak out]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lose]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walk;go]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follow]。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亲友间] 拜访,访问 [visit]。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travel]。如:走遍全国
(16) [口]∶滚开,离开 [blow]。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change]。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 走的拼音: zǒu
〈词性:名〉
(1) 泛指兽类 [beast]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wheel]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servant]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走八字,走八字儿、走板、走板,走板儿、走背运、走笔、走边、走步、走道、走道儿、走电、走掉、走调儿、走动、走读生、走访、走钢丝、走舸、走狗、走关节、走过场、走好运、走黑道,走黑道儿、走红、走后门,走后门儿、走回头路、走火、走江湖、走街串巷、走口、走廊、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溜儿、走漏、走路、走马、走马看花、走马之任、走门路、走南闯北、走娘家、走内线、走票、走俏、走亲戚、走禽、走人、走色、走扇、走神儿、走失、走兽、走水、走私、走索、走题、走投无路、走味,走味儿、走险、走乡随乡、走向、走相、走心、走形,走形儿、走形式、走穴、走眼、走样,走样儿、走圆场、走运、走着瞧、走资派、走子、走卒、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