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骥伏盐车的意思

yánchē

骥伏盐车



拼音jì fú yán chē

注音ㄐ一ˋ ㄈㄨˊ 一ㄢˊ ㄔㄜ

解释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例子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明·吾邱瑞《运甓记·辞亲赴任》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骥伏盐车是贬义词。

繁体驥伏鹽車

近义怀才不遇

反义将遇良才

英语a talented person of virtue serves in a low positi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ㄈㄨ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DY  仓颉  OIK  郑码  NGS  四角  23284  结构  左右电码  0126  区位  2392  统一码  4F0F  笔顺  ノ丨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伏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⒌ 隐藏:伏兵。埋伏。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统一码

伏字UNICODE编码U+4F0F,10进制: 20239,UTF-32: 00004F0F,UTF-8: E4 BC 8F。

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伏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ambush]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surrender;yield;knuckle under;admit]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 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have respect for sb.;completely accept;be convinced]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 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go down]。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subdue]。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be take up with]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remain;hol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词性变化

伏的拼音:   

〈词性: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dog days;hot season]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4) 居处 [dwelling]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常用词组

伏安、伏案、伏笔、伏兵、伏尔加河、伏虎、伏击、伏流、伏牛山、伏特、伏特计、伏天、伏惟、伏卧、伏羲、伏诛、伏罪

  拼音  yán   注音  一ㄢˊ   繁体    
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FHLF  仓颉  GYBT  郑码  BILK  四角  43102  结构  上下电码  7770  区位  4946  统一码  76D0  笔顺  一丨一丨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盐(鹽)的拼音:yán(一ㄢˊ)  

⒈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盐巴。盐卤。盐分(fèn   )。盐田。

⒉ 〔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

⒊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盐。碱式盐。

统一码

盐字UNICODE编码U+76D0,10进制: 30416,UTF-32: 000076D0,UTF-8: E7 9B 90。

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鹽塩䀋

汉英互译

salt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al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盐的拼音:

y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卤,监声。本义:食盐)

(2) 同本义 [salt]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4)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 +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sali-;lalin-;salini-;salino-]

(5)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 4 HCO 3 );硫酸氢钠(NaHSO 4 );磷酸二氢钾(KH 2 PO 4 )

(6)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 2 [OH] 2 CO 3 )

(7)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 2 CO 3 )。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常用词组

盐巴、盐槽,盐坑、盐场、盐池、盐分、盐肤木、盐湖、盐花、盐碱土,盐碱地、盐井、盐卤、盐霾、盐民、盐汽水、盐泉、盐霜、盐水、盐酸、盐田、盐坨子、盐枭、盐业

  拼音  chē jū   注音  ㄔㄜ ㄐㄨ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LGNH  仓颉  KQ  郑码  HE  四角  4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6508  区位  1921  统一码  8F66  笔顺  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车(車)的拼音:chē(ㄔㄜ)  

⒈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⒉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⒊ 用水车打水:车水。

⒋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⒌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⒍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⒎ 姓。

其他字义

车(車)的拼音:jū(ㄐㄨ)  

⒈ 象棋棋子之一。

统一码

车字UNICODE编码U+8F66,10进制: 36710,UTF-32: 00008F66,UTF-8: E8 BD A6。

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vehicle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vehicle]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chariot]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wheeled instrument]。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gum]。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词性变化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动〉

(1) 乘车 [ride]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lathe]。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use waterwheel to lift water]。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turn oneself]。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量〉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常用词组

车把、车把式、车场、车床、车次、车刀、车到山前必有路、车道、车灯、车队、车夫、车盖、车工、车钩、车轱辘、车轱辘话、车祸、车骑、车间、车口、车库、车辆、车辆厂、车裂、车流、车轮、车轮战、车马费、车门、车皮、车票、车前、车钱、车身、车身、车水马龙、车速、车胎、车条、车厢、车削、车辕、车载斗量、车站、车照、车辙、车轴、车子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词性: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rook]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chariot]。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骥伏盐车: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