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积劳致疾的意思

láozhì

积劳致疾



拼音jī láo zhì jí

注音ㄐ一 ㄌㄠˊ ㄓˋ ㄐ一ˊ

解释积:积之而成的。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

出处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感情积劳致疾是中性词。

近义积劳成疾、积劳成病、积劳成瘁

英语fall ill owing to excessive exerti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KWY  仓颉  HDRC  郑码  MFJO  四角  26980  结构  左右电码  4480  区位  2793  统一码  79EF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积(積)的拼音:jī(ㄐ一)  

⒈ 聚集: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⒉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⒊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积。捏积。

统一码

积字UNICODE编码U+79EF,10进制: 31215,UTF-32: 000079EF,UTF-8: E7 A7 AF。

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umulate、amass、long-standing、product、store up

造字法

形声:从禾、只声

English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积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amass;store up]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accumulate]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hold in store;be latent]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stagnate]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add up]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积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accumulated]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indigestion]。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product]。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wrinkles of the clothing]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积的拼音:

  

〈词性:形〉

(1) 长久 [long-standing]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habitual]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常用词组

积案、积冰、积不相能、积草屯粮、积存、积德、积德累功、积淀、积叠、积恶、积恶余殃、积非成是、积肥、积分、积愤、积垢、积厚流广、积极、积极分子、积极性、积渐、积金累玉、积久、积聚、积劳、积劳成病、积累、积满、积木、积年、积年累月、积怒、积欠、积弱、积善、积少成多、积食、积水、积土成山、积威、积微成著、积习、积习成俗、积习难改、积薪厝火、积蓄、积压、积忧成疾、积余、积雨、积怨、积愿、积贼、积重难返、积贮、积祖

  拼音  láo   注音  ㄌㄠˊ   繁体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APLB  五笔98  APER  仓颉  TBKS  郑码  EWYM  四角  444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25  区位  3245  统一码  52B3  笔顺  一丨丨丶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劳(勞)的拼音:láo(ㄌㄠˊ)  

⒈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

⒉ 辛苦,辛勤: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

⒊ 劳动者的简称:劳工(旧时指工人)。劳资。

⒋ 用力:劳苦功高。勤劳。徒劳无功。

⒌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劳。劳军(慰劳军队)。

⒍ 姓。

统一码

劳字UNICODE编码U+52B3,10进制: 21171,UTF-32: 000052B3,UTF-8: E5 8A B3。

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勞労

汉英互译

fatigue、put sb. to the trouble of、service、work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abor, toil, do manual wo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劳的拼音:

láo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 yàn  ),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2) 同本义 [work hard]

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庄子》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劳心焦思(苦思苦想);劳民(劳役人民);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劳师(使军队劳累;劳军)

(4) 烦劳;麻烦 [put sb. into the trouble of]

劳各位等了许久,兄弟非常抱歉。——巴金《家》

(5) 又如:劳尊(表示客气的敬词。劳驾);劳扰(烦劳打扰)

(6) 慰劳[辛苦的人] [express one's appreciation]

公劳之日。——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莫我肯劳。——《诗经·魏风·硕鼠》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孟子·滕文公上》

(7) 又如:劳农(慰勉农耕);劳赐(慰劳赏赐);劳兵(慰劳军队)

(8) 耗损 [exhaust]。如:劳费(耗费人力、精力或财力);劳毁(耗费,损坏);劳怯(虚弱之症)

(9) 忧愁;愁苦 [worried]

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10) 又如:劳人(劳苦忧伤之人);劳结(郁结。指积在心中的忧思)

(11) 通“捞”。夺取 [capture;seize;wrest;take by force]

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管子·小匡》《方言》注:“捞,取也。古无捞字,借劳为之。”

词性变化

劳的拼音:

láo  

〈词性:形〉

(1) 劳累,疲劳 [fatigue]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劳碌(劳苦忙碌);劳佚(劳苦与安佚);劳倦(劳累疲倦);劳烦(劳累麻烦);劳竭(疲劳枯竭)

(3) 辛苦;费力 [industrious]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劳谦(勤劳谦虚);劳谦日昃(恭谨勤劳,直到太阳偏西);劳劳扰扰(忙忙碌碌)

劳的拼音:

láo  

〈词性:名〉

(1) 劳绩,小功 [meritorious deed]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又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劳伐(功劳,功绩);劳效(功效;功绩);劳烈(劳绩;功业)

(3) 泛称一般的操作,工作 [work]。如:劳作(劳动;工作);劳事(劳动操作之事);劳烈(劳绩;功业)

(4) 劳动者 [labor]。如:劳资关系;劳歌(劳动者之歌)

(5) 疾病 [ill;deases]。如:劳复(大病初愈,气血尚虚,若劳累过度,容易复发)

(6) 通“耢”。摩田农具 [farm implement used to level the ground]

劳亦再遍。——《齐民要术·耕田》

常用词组

劳保、劳瘁、劳动、劳动力、劳动模范、劳动强化、劳动者、劳顿、劳而无功、劳乏、劳改、劳改农场、劳工、劳绩、劳驾、劳教、劳军、劳苦、劳苦功高、劳劳、劳累、劳力、劳力、劳民伤财、劳模、劳神、劳师、劳务、劳心、劳役、劳逸、劳之、劳资、劳作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GCFT  仓颉  MGOK  郑码  HBMO  四角  18140  结构  左右电码  5268  区位  5434  统一码  81F4  笔顺  一フ丶一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致(緻)的拼音:zhì(ㄓˋ)  

⒈ 送给,给予: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

⒉ 招引,使达到: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

⒊ 样子,情趣:大致。别致。景致。兴(xìng   )致。

⒋ 细密,精细:致密。精致。

统一码

致字UNICODE编码U+81F4,10进制: 33268,UTF-32: 000081F4,UTF-8: E8 87 B4。

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use、deliver、devote、extend、delicate、fine、incur、send

造字法

形声:从攵、至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致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同本义 [deliver;extend;send]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gain;get]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express]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sacrifice]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carry out]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return]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place;put]。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devote oneself efforts to]。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arrive;reach]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词性变化

致的拼音: zhì  

〈词性:副〉

(1) 通“至”。极,尽 [very]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致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情趣;兴致 [manner or style that engages attention or arouses interest]

[蒋]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books]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致的拼音:

zhì  

〈词性:形〉

(1) 结构上细密 [fine and close]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careful]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常用词组

致哀、致残、致辞、致富、致贺、致敬、致冷、致力、致密、致命、致命伤、致热、致伤、致使、致仕、致死、致谢、致意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TDI  仓颉  KOK  郑码  TMA  四角  0018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14  区位  2818  统一码  75BE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疾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病,身体不舒适: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⒉ 一般的痛苦:疾苦。

⒊ 疼痛:疾首蹙额。

⒋ 恨:疾恶如仇。

⒌ 古同“嫉”,妒忌。

⒍ 弊病,缺点:“寡人有疾”。

⒎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统一码

疾字UNICODE编码U+75BE,10进制: 30142,UTF-32: 000075BE,UTF-8: E7 96 BE。

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sease、fast、hate、illness、pain、suffering

相关字词

徐、缓

造字法

会意:从疒、从矢

English

illness, disease, sickness; to h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疾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ill]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disease]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disability;patient]。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epidemic disease]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ache]。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suffering]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fault]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词性变化

疾的拼音:   

〈词性:形〉

(1) 快速;急速 [quick]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quick;nimble;sharp]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rapid;sharp;violent]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evil;bad]。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angry;fierce]。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powerful]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疾的拼音:   

〈词性:动〉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fall ill]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disgust;hate]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do one's utmost;spare no effort]。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detest]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envy;be jealous of]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hesitate]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slander]。如:疾毁(毁谤)

常用词组

疾病、疾步、疾驰、疾恶好善、疾恶如仇、疾风暴雨、疾风知劲草、疾呼、疾苦、疾忙、疾趋、疾如雷电、疾如旋踵、疾驶、疾视、疾首蹙额、疾书、疾速、疾痛惨怛、疾恶、疾行、疾言遽色、疾言厉色、疾疫、疾足先得

积劳致疾: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