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敬老慈少的意思

jìnglǎoshǎo

敬老慈少



拼音jìng lǎo cí shǎo

注音ㄐ一ㄥˋ ㄌㄠˇ ㄘˊ ㄕㄠˇ

解释见“敬老慈幼”。

出处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尊老爱小。

感情敬老慈少是中性词。

近义敬老慈幼、敬老慈稚

英语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ìng   注音  ㄐ一ㄥˋ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AQKT  仓颉  TROK  郑码  ERJM  四角  486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7  区位  3020  统一码  656C  笔顺  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敬的拼音:jìng(ㄐ一ㄥˋ)  

⒈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敬。致敬。敬重(zhòng   )。敬爱。敬仰。恭敬。敬辞。敬慕。敬献。

⒉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敬。寿敬。

⒊ 有礼貌地送上去:敬酒。敬香。

⒋ 谨慎,不怠慢:慎始敬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⒌ 姓。

统一码

敬字UNICODE编码U+656C,10进制: 25964,UTF-32: 0000656C,UTF-8: E6 95 AC。

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spect、respectfull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spect, honor; respectfu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敬的拼音: jìng  

〈词性:动〉

(1) (会意。从攴(   ),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 同本义 [respectfully]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treat carefully]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respect]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serve]。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词性变化

敬的拼音: jìng  

〈词性:名〉

(1) 敬意或谢意 [present]。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gift]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

(3) 又如:节敬;茶敬

(4) 姓

常用词组

敬爱、敬辞、敬而远之、敬奉、敬服、敬告、敬鬼神而远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敬老尊贤、敬贺、敬酒、敬老院、敬礼、敬慕、敬佩、敬若神明、敬颂、敬挽、敬畏、敬献、敬香、敬谢不敏、敬信、敬仰、敬养、敬意、敬语、敬赠、敬重、敬祝

  拼音  lǎo   注音  ㄌㄠˇ   
简体部首  耂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老部  
五笔  FTXB  仓颉  JKP  郑码  BMRR  四角  44712  结构  上下电码  5071  区位  3247  统一码  8001  笔顺  一丨一ノ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老的拼音:lǎo(ㄌㄠˇ)  

⒈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⒉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⒊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⒋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

⒌ 晚年:老年。老境。

⒍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⒎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⒏ 原来的:老地方。

⒐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⒑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⒒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⒓ 死的讳称:老了。

⒔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⒕ 姓。

统一码

老字UNICODE编码U+8001,10进制: 32769,UTF-32: 00008001,UTF-8: E8 80 81。

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ged、always、old、outdated、tough、very

相关字词

小、少、幼、新、嫩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old, aged; experienc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old;aged]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3)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

(4) 历时长久 [long-standing]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

(6)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 [experienced]。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

(7) 厚 [thick]。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8) 大 [great]。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

(9) 排行在最后的 [youngest]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

(10)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

词性变化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名〉

(1) 老年;晚年 [old age]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

独与老翁别。

欲言国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

(4) 老年人 [old people;the aged]。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

(5)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your]

(6) 对老人的尊称。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7)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8) 自称 [I]。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

(9)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term of honor and respect for some feudal officials]

(10) 指上公

(11) 指上卿

(12) 指大夫

(13) 指大夫的家臣

(14) 指群吏之尊者

(15) 指父母或兄长 [parents or brothe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16)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

(17)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 [Lao zi  ]。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

(18) 姓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动〉

(1) 死的讳称 [die]

老于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

(2)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

(3) 敬爱,敬重 [respect and love;hono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

(4) 告老 [retire from age]

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

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

(5) 变老;衰老 [be old and feeble]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

(6) 衰老;衰颓 [old and feeble;senil;decrepit]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

(7)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副〉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 [always]。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

(2)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 [very]。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

(3) 很久 [for a long time]。如:老没见你啊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前缀〉

(1)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

(2)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

(3)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如:老虎;老鼠;老玉米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后缀〉

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如:庄稼老;外国老

常用词组

老八辈子、老白干儿、老百姓、老板、老板娘、老伴、老保守、老鸨、老本、老鼻子、老表、老兵、老伯、老伯伯、老财、老残游记、老巢、老臣、老成、老成持重、老处女、老粗、老搭档、老大、老大难、老大娘、老大爷、老旦、老当益壮、老到、老道、老底、老弟、老雕虫、老调、老掉牙、老爹、老豆腐、老儿子、老佛爷、老夫、老父、老妇、老疙瘩、老庚、老公、老公公、老姑娘、老古板、老古董、老闺女、老汉、老好人、老糊涂、老虎、老花眼、老化、老皇历、老黄牛、老火、老伙伴、老几、老骥伏枥、老家、老监、老奸巨猾、老茧、老将、老交情、老景、老境、老酒、老君、老客、老来俏、老辣、老来少、老老、老脸、老练、老路、老妈子、老马识途、老迈、老毛病、老面子、老谋深算、老姥、老奶奶、老年、老年人、老娘、老牛破车、老牛舐犊、老农、老牌、老派、老婆、老婆婆、老婆子、老气、老气横秋、老前辈、老腔、老亲、老秋、老拳、老人、老人斑、老人家、老人山、老弱残兵、老少、老身、老生、老生常谈、老师、老师傅、老实、老实巴脚、老实疙瘩、老式、老视、老手、老鼠、老鼠尾巴、老叟、老太公、老太婆、老太太、老太爷、老态龙钟、老饕、老套、老套子、老天、老天爷、老头儿、老头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外、老顽固、老问题、老翁、老乡、老相好、老相识、老小、老兄、老朽、老秀才、老学究、老鸦、老眼光、老幺、老爷、老爷爷、老爷子、老一套、老鹰、老油条、老油子、老于世故、老妪、老玉米、老早、老账、老丈、老者、老着脸皮、老拙、老资格、老子、老子、老总、老祖宗

  拼音    注音  ㄘˊ   
简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UXXN  仓颉  TVIP  郑码  UAZW  四角  80333  结构  上下电码  1964  区位  2040  统一码  6148  笔顺  丶ノ一フフ丶フフ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慈的拼音:cí(ㄘˊ)  

⒈ 仁爱,和善:慈爱。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⒉ 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慈闱。慈颜。慈命。

⒊ 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慈孙。

统一码

慈字UNICODE编码U+6148,10进制: 24904,UTF-32: 00006148,UTF-8: E6 85 88。

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kind、loving

造字法

形声:从心,兹声

English

kind, charitable, benevo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慈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 同本义 [love;show affection or kindness to;kindly love]

慈,爱也。——《说文》

尧不慈 舜不孝。——《庄子·盗跖》

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韩非子·内储说上》

一曰慈幼。——《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

慈和遍服曰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

其次为慈母。——《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管子·形势解》

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

(3) 又如:慈幼(慈爱幼儿);慈亲(慈爱双亲);慈泪(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泪)

(4) 对父母孝敬奉养 [give presents to one’s parents]

慈以旨甘。——《礼记·内则》。注:“爱敬进之也。”

虽孝子慈孙。——《孟子》

不慈孝于父母。——《国语·齐语》

事亲则慈孝。——《庄子·渔父》

(5) 又如:慈良(孝顺);慈孝(孝敬);慈命(对尊上命令的敬称)

(6) 佛教用语。佛、菩萨爱护众生,给予欢乐称为慈 [give happiness]。如:慈光(菩萨大慈大悲的光辉);慈悲;慈航(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词性变化

慈的拼音:   

〈词性:形〉

和气,善良 [kind;loving]。如:慈父(慈祥的父亲);慈容(慈祥和蔼的容颜);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慈明(犹慈光);慈景(犹慈颜)

慈的拼音:   

〈词性:名〉

慈母的省称 [mother]。如:慈旨(慈母的教诲);慈教(慈母的教诲)

常用词组

慈爱、慈悲、慈悲为本、慈和、慈眉善目、慈母、慈善、慈祥、慈颜

  拼音  shǎo shào   注音  ㄕㄠˇ ㄕㄠˋ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ITR  五笔98  ITE  仓颉  FH  郑码  KOM  四角  90200  结构  上下电码  1421  区位  4157  统一码  5C11  笔顺  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少的拼音:shǎo(ㄕㄠˇ)  

⒈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⒉ 缺,不够:缺少。减少。

⒊ 不经常:少有。少见。

⒋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⒌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⒍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其他字义

少的拼音:shào(ㄕㄠˋ)  

⒈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⒉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⒊ 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   )。

⒋ 姓。

统一码

少字UNICODE编码U+5C11,10进制: 23569,UTF-32: 00005C11,UTF-8: E5 B0 91。

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 little while、few、fewness、lack、little

相关字词

长、老、多

造字法

形声:从小、丿(piě)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少的拼音: shǎo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从小,丿( piě  )声。本义:不多)

(2) 同本义 [few;little;less]

少,不多也。——《说文》

少,微也。——《太玄·玄衡》

夫少者,多之所贵也。——《易·略例》

宾少进。——《仪礼·乡射礼》

险以远,则至者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少而财有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少一时(少时,过一会儿);少可(少,至少;稍好,稍愈);少冗(较忙);少甚么(少甚末,少是末,少甚。有的是,不少,不希罕);少才(小聪明);少年(不几年);少好(少而精);少言寡语(谓平时说话不多);少说(说少一点);少气(气不足)

(4) 薄弱 [weak]

力少而不畏强。——《韩非子》

(5) 通“小” [small]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礼记·月令》

武王崩, 成王幼少。——《淮南子·汜论》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后汉书·王允传》

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诸病源候论·石淋候》

词性变化

少的拼音: shǎo  

〈词性:动〉

(1) 短缺,距原来的要求还差 [lack;be deficient;be short of]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清· 刘开《问说》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少不的(免不了,少不了);少裆无系(缺衣少穿);少欠(欠下);少熟(欠收,减产);少下(欠下;少欠);少如(少于;比…少);少条失教(没规矩,无教养)

(3) 使少,减少;削弱 [reduce;weaken]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

(4) 又如:少其力(削弱它的力量);看看少不少人;这里肯定少了几个字;羊群里少了几只羊;少废话;少给我装蒜

(5) 轻视,看不起 [look down;belittle;dispise]

儒生之徒亦自相少。——王充《论衡》

(6) 又如:相少(相互轻视)

少的拼音: shǎo  

〈词性:副〉

(1) 稍稍,稍微 [a bit;a little;slightly]

少益嗜食。——《战国策·赵策》

(2) 又

太后之色少解。

今予病少痊。——《庄子·徐无鬼》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战国策·燕策》

(3) 又如:少款(稍稍款洽,指交谈渐投机);少憩(略事休息);少罄(稍尽);少杀(稍差些);少停(多一会儿);少可(略微好些);少沮(略有收敛);少苏(稍有缓解);少怠不究(稍加放松没有追究);少需(稍待);少恶(稍感不适);少杀(稍衰;稍差);少息(稍事休息);少差(稍为好转)

(4) 一会儿 [in a moment;a little while]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前赤壁赋》

(5) 又如:请少候;少歇(休息片刻);少一时(待一会儿);少安(稍安);少停(一会儿);少息(不久)

常用词组

少艾、少不更事、少府、少妇、少将、少牢、少奶奶、少年、少年宫、少年老成、少女、少时、少尉、少先队、少相、少小、少校、少爷、少壮、少壮派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