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ng shén mǎn fù
注音ㄐ一ㄥ ㄕㄣˊ ㄇㄢˇ ㄈㄨˋ
解释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出处《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例子博通书传,尤精《左氏》及地理学。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称其精神满腹。(《金史 李献甫传》)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富有才智。
感情精神满腹是中性词。
繁体精神滿腹
近义满腹经纶
英语be full of ideas for state policy(One's mind is full of knowledge.)
动物生肖牛,虎,蛇
精的拼音:jīng(ㄐ一ㄥ)
⒈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⒉ 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⒊ 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精明。
⒋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⒌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⒍ 专一,深入: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⒎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精子。
⒏ 很、极:精湿。精瘦。精光。
⒐ 完美,最好: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⒑ 明朗,清明:“天精而见景星”。
⒒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⒓ 古同“菁”,花。
精字UNICODE编码U+7CBE,10进制: 31934,UTF-32: 00007CBE,UTF-8: E7 B2 BE。
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晴䊒
extract、extractive
粗、傻
形声:从米、青声
essence; semen; spirit
详细解释◎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 同本义 [polished rice]
精,择也。——《说文》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食不厌精。——《论语》
(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
(4) 精气 [essence and energy]
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
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
(6) 精神;精力 [spirit;energy;vigor]
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
(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
(8) 精液 [seminal fluid;semen]
男女构精。——《易·系辞》
(9) 又如:精子;精虫
(10) 精灵;灵魂 [spirit;soul]
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
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
(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
(12) 妖怪 [demon;goblin]。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
(13) 指瘦肉 [lean meat]。如:精浇(精肉浇头)
(14) 通“菁”。花 [flower]
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
(15) 通“晶”
(16) 星 [star]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
(17) 日月之光 [sunshine;moon light]
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
(18) 水晶 [crystal]
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
(19) 通“情”
(20) 实情 [thetrue state of affairs]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
(21) 性情 [disposition]
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
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形〉
(1) 细致,精密 [fine;precise]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
(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
(3) 纯洁;纯净 [pure]
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
(5) 精诚,专一 [sincere]
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
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
(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
(7) 清朗;光明 [clear;bright]
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
(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
(9) 锐利 [sharp]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兵精足用。
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
(11) 精妙,隐微奥妙 [profound]
其知弥精。——《吕氏春秋》
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副〉
(1) 甚,很 [extremely;very]
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
(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
(3) 全,皆 [all]。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动〉
(1) 深到;精通 [proficient]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无不精。
(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
(3) 光,袒露着 [be bare]。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
(4) 舂捣使精 [husk rice with pestle or mortar]。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精白、精薄、精兵、精兵简政、精彩、精巢、精诚、精诚团结、精赤、精赤条条、精虫、精纯、精粹、精打光、精打细算、精当、精雕细刻、精读、精干、精耕细作、精工、精怪、精管、精光、精悍、精核、精华、精魂、精甲、精简、精进、精警、精矿、精力、精力充沛、精炼、精良、精料、精灵、精馏、精美、精米、精密、精密度、精妙、精明、精明强干、精辟、精品、精奇、精奇古怪、精气、精气神儿、精强力壮、精巧、精窍、精切、精确、精确度、精肉、精锐、精舍、精深、精神、精神病、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精神文明、精审、精湿、精瘦、精熟、精髓、精通、精微、精卫填海、精细、精细入微、精娴、精详、精心、精修、精选、精雅、精严、精研、精盐、精要、精液、精液蛋白、精一、精义、精益求精、精英、精于、精湛、精制、精致、精忠、精装、精壮、精子
神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⒉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⒊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⒋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⒌ 表情: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⒍ 精神:神清气爽。
⒎ 姓。
神字UNICODE编码U+795E,10进制: 31070,UTF-32: 0000795E,UTF-8: E7 A5 9E。
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䰠
clever、deity、divinity、infinite、numen、omniscience、spirit
形声:从礻、申声
spirit, god, supernatural being
详细解释◎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god;deity]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以祀天神。——《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阳之精气曰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3) 又如:神司(负责某种职责的天神);神会(迎神赛会);神祗(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神浒(神仙游玩的水边);神馆(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神歌(颂神之歌)
(4) 泛指神灵 [gods]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易·说卦》
百神受职焉。——《礼记·礼运》
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礼记·祭法》
谷神不死。——《老子》。注:“五藏之神也。”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上》
百神尔主矣。——《诗·大雅·卷阿》
神,灵也。——《广韵》
田祖有神。——《诗·小雅·大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无神论;女神;门神;神惠(祭神食品);神道(神像);神厨(供奉神灵的石室或龛子);神祸(祭神所用的纸人纸马等东西);神煞(神威,威势);神语(神敕;神的言语);神路(指亡灵所经的路径);神魂(灵魂);神理(灵魂);神躬(犹言神魂)
(6) 精神 [spirit]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7) 又如:凝神;劳神;聚精会神;神王(谓精神旺盛。王,通“旺”);神用(精神的功能);神光(精神;神采);神合(精神会合);神越(精神超逸;精神散失);神魂飘荡(形容精神飘忽)
(8) 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talent]。如:神工(指能工巧匠)
(9) 神韵;韵味 [romantic charm]。如:神味(神韵趣味);神骨(神韵风骨);神致(神韵神致);神趣(神韵趣旨)
(10) 表情;神色 [expression]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11) 又如:神和(情意相投);神色自若(神情面色镇定如常);神守(犹神情);神候(神情;气宇);神崖(神情傲岸);神仪(神情仪表)
(12) 肖像 [portrait]。如:神争(布帛或纸上描画的神像);神子(神仙的遗像);神座(神像座位);神帐(祖先神主或神佛像前的帐幕)
(13) 姓
◎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形〉
(1) 神奇;神异 [magic]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神井(神奇灵异的井);神枪(火枪);神獒(一种非常机敏而凶恶的大狗);神水眼(眼睛。神水,指眼内津液);神狗(骂人的话。古怪的狗东西);神方(神奇的方术);神巧(神奇巧妙);神秀(神奇秀美);神区(神奇深幽处);神逸(神奇超逸);神诞(神奇怪诞);神贤(神奇美善);神剑(神奇的宝剑);神骏(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神机(神异的禀赋)
(3) 灵验 [divine]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神验
(5) 〈词性:方〉∶聪明 [clever;smart]。如:他真神,一下子就会了
神不守舍、神不知鬼不觉、神采、神采飞扬、神采焕发、神采奕奕、神差鬼使、神出鬼没、神吹、神道、神道碑、神殿、神父、神甫、神工鬼斧、神怪、神鬼、神汉、神乎、神乎其神、神化、神话、神话故事、神昏、神魂、神魂颠倒、神机妙算、神机莫测、神交、神京、神经、神经病、神经病患者,神经质者、神经错乱、神经官能症、神经末梢、神经失常、神经衰弱、神经痛、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战、神经质、神龛、神力、神聊、神灵、神领、神秘、神秘莫测、神妙、神明、神农、神女、神品、神婆、神奇、神气、神气十足、神器、神枪手、神情、神权、神人、神色、神色不动、神色怡然、神色自若、神伤、神社、神圣、神示、神思、神似、神速、神算、神态、神通、神通广大、神童、神往、神往心醉、神威、神位、神武、神悟、神仙、神仙会、神仙中人、神像、神效、神学,宗教学、神乐、神医、神异、神意、神勇、神游、神佑、神宇、神谕、神韵、神祗、神职,圣职、神志、神志不清、神智、神州、神主、神姿
满(滿)的拼音:mǎn(ㄇㄢˇ)
⒈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满足。满意。充满。饱满。美满。满腔热血。琳琅满目。满载而归。
⒉ 到了一定的限度:满员。满月。不满周岁。
⒊ 骄傲,不虚心:自满。志得意满。
⒋ 十分,全:满世界(到处)。满堂灌。满天飞。满园春色。
⒌ 使满,斟酒:满上一杯酒。
⒍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族。满文。满汉全席。
⒎ 姓。
满字UNICODE编码U+6EE1,10进制: 28385,UTF-32: 00006EE1,UTF-8: E6 BB A1。
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滿満
full、completely、expire、fill
谦
形声
fill; full, satisfied
详细解释◎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filled;full of;packed]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expire;reach the limit]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be depressed and discontended]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形〉
(1) 饱满;丰满 [full;plump;be plump and fat]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gloomy]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whole]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conceited and self-satisfied]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full]。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the Man nationality]
(2) 姓
◎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副〉
很——表示程度 [very]。如:满对;满高兴
满不在乎、满城风雨、满打满算、满登登、满舵、满额、满帆、满腹经纶、满腹牢骚、满贯、满怀、满怀、满口、满口之乎者也、满脸生花、满满当当、满满登登、满门、满门抄斩、满面、满面春风、满目、满盘、满盘、满期、满腔、满腔热忱、满清末造、满人、满山遍野、满身、满师、满堂彩、满堂灌、满堂红、满天、满天飞、满意、满盈、满园春色、满员、满月、满载、满载而归、满洲、满足、满足、满族、满嘴、满座、满坐寂然
腹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⒉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
⒊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⒋ 怀抱:“出入腹我。”
腹字UNICODE编码U+8179,10进制: 33145,UTF-32: 00008179,UTF-8: E8 85 B9。
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bdomen、antinode、paunch、ventro-
背
形声:从月、复声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详细解释◎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fú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abdomen;stomach;belly]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centre]。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heart]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形〉
厚 [thick]。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 腹的拼音: fù
〈词性:动〉
(1) 怀抱 [embrace]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contain]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腹背受敌、腹部、腹地、腹稿、腹肌、腹膜、腹腔、腹水、腹泻、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