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津津有味的意思

jīnjīnyǒuwèi

津津有味



拼音jīn jīn yǒu wèi

注音ㄐ一ㄣ ㄐ一ㄣ 一ㄡˇ ㄨㄟˋ

解释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例子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正音“津”,不能读作“jūn”。

辨形“味”,不能写作“昧”。

辨析见“津津乐道”。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谜语渡口开饭店

感情津津有味是褒义词。

近义兴致勃勃

反义枯燥无味、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英语with relish

俄语с увлечением(со смáком)

日语興味(きょうみ)津津たるものがある

德语mit groβem Appetit(mit groβem Interesse)

造句savoureux(agréabl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VFH  五笔98  IVGH  仓颉  ELQ  郑码  VXBD  四角  35107  结构  左右电码  3160  区位  2982  统一码  6D25  笔顺  丶丶一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津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渡水的地方:津渡。关津。津要。问津。

⒉ 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

⒊ 汗:遍体生津。

⒋ 滋润,补:津润。津贴。

⒌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统一码

津字UNICODE编码U+6D25,10进制: 27941,UTF-32: 00006D25,UTF-8: E6 B4 A5。

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rry、moist、saliva、sweat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聿

English

ferry; saliva; fo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2) 同本义 [ferry]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 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3)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津逮(经渡口过河而到达目的地。后常用以比喻为学的门径);津亭驿馆(渡口和驿站的亭馆)

(4) 生物的津液;口水 [saliva]

津,液也,汁也。——《三苍》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胶醴论》

令人望梅生津。——陆佃《埤稚·芥》

(5) 又如:津沫(口中津液;涎沫);津唾(唾液)

(6) 水陆要隘 [communications hub]。如:津通(水路通达。即流通);津隘(关津要隘)

(7) 途径;门径 [way]。如:津路(途径);津涂(亦作“津途”);津径(门径)

(8) 涯,岸 [bank]

日出九津。——《吕氏春秋·求人》。注:“崖也。”

(9) 又如:津岸(涯岸;水边);津涯(岸;水边);津步(码头)

(10) 水 [water]。如:津水(水涨溢,泛滥);津流(水流);津通(水无阻滞的流动);津路(水路);津渚(水边)

(11) 桥梁。喻职位、地位 [bridge]。如:津桥(桥梁)

(12) 天津。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的简称 [Tientsin]。如:京津唐地区

(13) 汗,由汗腺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perspiration]

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西游记》

(14) 工资以外的额外所得或赏金、小费 [fee]。如:津贴

词性变化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动〉

(1) 渡,乘船过河或湖、海 [ferry]

而世士罕有津远者。——《水经注·河水》

(2) 又如:津渡(搭乘渡船的渡口;过渡,渡河);津济(渡河);津人(渡船的船夫);津航(渡船)

(3) 滋润 [moisten]

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西京杂记》

(4) 又如:津润(滋养润泽);津湿(透湿)

(5) 溢;渗 [ooze]。如:津滴(渗出水滴)

(6) 引申为以资财助人 [aid financially]

听其歌声,许以必贵,倒囊津置入京,继遂遭际。——宋· 王明清《挥尘录》

(7) 又如:津送(津发。资助旅费;安葬);津遣(发给费用,遣往朝廷)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润泽 [moist]

其民黑而津。——《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充盈;溢 [full]——多叠用。如:愈想愈觉得津津有味

常用词组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津浪、津梁、津贴、津要、津液、津泽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VFH  五笔98  IVGH  仓颉  ELQ  郑码  VXBD  四角  35107  结构  左右电码  3160  区位  2982  统一码  6D25  笔顺  丶丶一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津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渡水的地方:津渡。关津。津要。问津。

⒉ 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

⒊ 汗:遍体生津。

⒋ 滋润,补:津润。津贴。

⒌ 中国天津市的简称。

统一码

津字UNICODE编码U+6D25,10进制: 27941,UTF-32: 00006D25,UTF-8: E6 B4 A5。

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rry、moist、saliva、sweat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聿

English

ferry; saliva; fo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2) 同本义 [ferry]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 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3)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津逮(经渡口过河而到达目的地。后常用以比喻为学的门径);津亭驿馆(渡口和驿站的亭馆)

(4) 生物的津液;口水 [saliva]

津,液也,汁也。——《三苍》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胶醴论》

令人望梅生津。——陆佃《埤稚·芥》

(5) 又如:津沫(口中津液;涎沫);津唾(唾液)

(6) 水陆要隘 [communications hub]。如:津通(水路通达。即流通);津隘(关津要隘)

(7) 途径;门径 [way]。如:津路(途径);津涂(亦作“津途”);津径(门径)

(8) 涯,岸 [bank]

日出九津。——《吕氏春秋·求人》。注:“崖也。”

(9) 又如:津岸(涯岸;水边);津涯(岸;水边);津步(码头)

(10) 水 [water]。如:津水(水涨溢,泛滥);津流(水流);津通(水无阻滞的流动);津路(水路);津渚(水边)

(11) 桥梁。喻职位、地位 [bridge]。如:津桥(桥梁)

(12) 天津。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的简称 [Tientsin]。如:京津唐地区

(13) 汗,由汗腺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perspiration]

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西游记》

(14) 工资以外的额外所得或赏金、小费 [fee]。如:津贴

词性变化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动〉

(1) 渡,乘船过河或湖、海 [ferry]

而世士罕有津远者。——《水经注·河水》

(2) 又如:津渡(搭乘渡船的渡口;过渡,渡河);津济(渡河);津人(渡船的船夫);津航(渡船)

(3) 滋润 [moisten]

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西京杂记》

(4) 又如:津润(滋养润泽);津湿(透湿)

(5) 溢;渗 [ooze]。如:津滴(渗出水滴)

(6) 引申为以资财助人 [aid financially]

听其歌声,许以必贵,倒囊津置入京,继遂遭际。——宋· 王明清《挥尘录》

(7) 又如:津送(津发。资助旅费;安葬);津遣(发给费用,遣往朝廷)

津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润泽 [moist]

其民黑而津。——《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充盈;溢 [full]——多叠用。如:愈想愈觉得津津有味

常用词组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津浪、津梁、津贴、津要、津液、津泽

  拼音  yǒu yòu   注音  一ㄡˇ 一ㄡˋ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EF  仓颉  KB  郑码  GDQ  四角  4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2589  区位  5148  统一码  6709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有的拼音:yǒu(一ㄡˇ)  

⒈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⒊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学问。

⒍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⒎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⒏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其他字义

有的拼音:yòu(一ㄡˋ)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统一码

有字UNICODE编码U+6709,10进制: 26377,UTF-32: 00006709,UTF-8: E6 9C 89。

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ave、hae、adsum、ens、hadorwould

相关字词

无、没

造字法

会意:从又(手)

English

have, own, possess; exi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无日头(天色已晚);有腿没裤子(形容很穷);有气的死人(比喻人无本事,不起什么作用);有门楹人家(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头脸(有面子);有怀莫逐(有厚望不能实现);有心计儿(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针线(有主意;有心眼);有字号(有名气的店铺);有出息(有才能;会办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辩);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岁月);有缘千里来相会(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

(4) 存在 [there be]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小雅》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5) 又如:有想头(有利可图);有讲究(有问题);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误);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间(有区别;不同);有分(有机会;有希望);有服(亲属死后正在服丧期间);有事(隐指有暧昧关系);有首尾(有不正当关系);有神没气(没有生气);有负众望(辜负众人的期望);有差(有区别,不一)

(6) 取得,获得,占有 [get;seize]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7) 又如:有功(有功劳,有功绩);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据);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灾难共同担当);有娠(怀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8) 等候,等待 [wait]。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额);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时节(有时候);有盼头(有希望;有前途)

(9) 发生,呈现;产生 [happen]。如:有忝祖德(有愧于祖宗的德行,辱没了祖宗的声誉);有事为荣(出头办事,炫耀权势或钱财);有罪(有犯法的行为;有过错;表示失敬陪礼之辞)

词性变化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形〉

(1) 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some]。如: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这个措施有地方适用,有地方不适用

(2) 表示不定指 [one]。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来我家;有人这样说,我可没看见

(3) 表示过去有一段[时间] [means a certain(time) in the past]。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有的拼音: yǒu  

〈词性:副〉

(1) 用于某些动词前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烦(烦劳。敬辞);“有请”;“有劳”

(2) 相当于“或”。或许 [perhaps]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有的拼音: yǒu  

词缀

(1)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舜伐有 苗…汤代有 夏。——《荀子·议兵》

(2) 另见 yòu  

常用词组

有案可查、有板有眼、有备无患、有偿、有成、有翅难飞、有待、有道、有道之士、有德者、有的是、有底、有的放矢、有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根、有骨头、有关、有光纸、有轨电车、有国有家者、有害、有恒、有悔、有奇、有机、有机玻璃、有机合成、有机化学、有机可乘、有机酸、有机体、有机物、有机质、有及、有几分、有奸、有间、有教无类、有劲,有劲儿、有旧、有救、有口皆碑、有口无心、有赖、有劳、有理、有理方程、有理分式、有理函数、有理式、有理数、有力、有利、有利、有两下子、有门,有门儿、有苗、有名、有名无实、有目共睹、有奶便是娘、有年、有盼儿、有气、有气无力、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有势、有情、有请、有顷、有求必应、有趣、有人家儿、有日子、有色金属、有色人种、有身、有神论、有生、有生力量、有声有色、有始无终、有始有终、有恃无恐、有事、有数、有数、有司、有所益、有蹄类、有条不紊、有头无尾、有头有尾、有望、有为、有味,有味儿、有…无…、有喜、有戏、有隙可乘、有限、有效、有些、有心、有心力、有心人、有形、有幸、有序、有血有肉、有言在先、有眼不识泰山、有要于时、有一搭没一搭、有一得一、有一手儿、有益、有意、有意思、有勇无谋、有用、有…有…、有余、有缘、有朝一日、有志者事竟成、有种、有嘴没舌、有嘴无心、有子存焉、有作其芒

基本词义

有的拼音: yòu  

(1) 通“又” [same as “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汉· 贾谊《过秦论》

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言者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清· 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核舟记》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另见 yǒu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KFIY  五笔98  KFY  仓颉  RJD  郑码  JBKO  四角  65090  结构  左右电码  0724  区位  4622  统一码  5473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味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⒉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⒊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⒋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⒌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

统一码

味字UNICODE编码U+5473,10进制: 21619,UTF-32: 00005473,UTF-8: E5 91 B3。

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ut、sapidity、sapor

造字法

形声:从口、未声

English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味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2) 同本义 [taste]

味,滋味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味者,气之父母也。——《鹖冠子·泰录》

五味六和十二食。——《礼记·礼运》

一镬之味。——《吕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蜡(比喻诗文枯燥,读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犹胃口。指食欲);味欲(对美味的嗜好);口味(饮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food]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韩非子》

(5) 体味;体会 [savor]。如:味精(体味精深)

(6) 佛教语。六尘之一 [one of sensual pleasure]。如:味尘(佛教谓六尘之一。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故谓味尘)

(7) 旨趣;意义 [tone]。如:情味(情调意味);韵味(含蓄的意味);味况(情味和情状);味外味(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气味 [smell;odor]。如:茉莉花的香味

词性变化

味的拼音: wèi  

〈词性:动〉

(1) 辨别滋味;品尝 [distinguish the flavour of]。如:品味(品尝);味赏(玩味欣赏)

(2) 用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观察和实验求得知识 [study]。如:味览(用心细览)

味的拼音: wèi  

〈词性:量〉

——用于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为一味

加入几味祛风的药。——《儒林外史》

常用词组

味道、味感、味精,味素,味之素、味觉、味蕾、味美思、味同嚼蜡

津津有味: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