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n náng jiā jù
注音ㄐ一ㄣˇ ㄋㄤˊ ㄐ一ㄚ ㄐㄨˋ
解释指优美的文句。
出处唐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例子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感情锦囊佳句是中性词。
繁体錦囊佳句
近义妙语连珠、锦囊佳制
英语beautiful verses in an embroidered purse
动物生肖牛,虎,蛇
锦(錦)的拼音:jǐn(ㄐ一ㄣˇ)
⒈ 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旗。锦屏。锦标。锦绣(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喻美丽或美好,如“锦锦山河”、“锦锦前程)”。锦上添花。
⒉ 鲜明美丽:锦霞。锦缎。锦笺。锦鸡(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长,雌的羽毛暗褐色。饲养供玩赏)。
锦字UNICODE编码U+9526,10进制: 38182,UTF-32: 00009526,UTF-8: E9 94 A6。
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錦
bright and beautiful、brocade
形声:从帛、金声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详细解释◎ 锦的拼音:
錦 jǐn
〈词性:名〉
(1)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brocade]
锦,襄邑织文。——《说文》。 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 汉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絅。——《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3)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4) 古指锦袍 [brocade gown]。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5)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your]。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 锦的拼音:
錦 jǐn
〈词性:形〉
(1) 比喻鲜艳华美的 [bright and beautiful]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3) 在锦上绣花的 [embroidered on brocade]。如:锦字
锦标、锦标赛、锦缎、锦鸡、锦纶、锦囊妙计、锦披、锦旗、锦上添花、锦西、锦绣、锦绣河山、锦衣卫、锦衣玉食、锦州
囊的拼音:náng(ㄋㄤˊ)
⒈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⒉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⒊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囊的拼音:nāng(ㄋㄤ)
⒈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⒉ 〔囊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囊字UNICODE编码U+56CA,10进制: 22218,UTF-32: 000056CA,UTF-8: E5 9B 8A。
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嚢
bursa、purse、theca、vesica、vesicle
形声
bag, purse, sack; put in bag
详细解释◎ 囊的拼音: nāng
另见 náng
囊揣、囊膪
◎ 囊的拼音: náng
〈词性:名〉
(1)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2) 同本义 [bag;pocket]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 李朝威《柳毅传》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盛以锦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囊橐(口袋;代指财物);囊空羞涩(兜内无钱);囊橐充盈(腰包钱足);囊橐萧瑟(口袋中无钱);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囊中术(指智谋);囊辎(行李);囊底(袋子里面);囊空(袋中无钱);囊涩(身无分文);囊书(囊中书札)
(4) 像口袋的东西 [anything bag-shaped]。如:胆囊;肾囊;囊缩(阴囊收缩)
◎ 囊的拼音: náng
〈词性:动〉
(1) 用口袋装 [bag up]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
试再囊之。
(3) 又如:囊米(装入口袋的米);囊琴(装琴入袋);囊载(装入囊中运走);囊扑(把人装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4) 覆盖;蒙住 [cover]
布囊其口。——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囊吞(囊括蚕食);囊首(用袋蒙头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统一全国;包罗天下)
(6) 另见 nāng
囊空如洗、囊括、囊中物、囊肿
佳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美,好的:佳美。佳妙。佳句。佳作。佳音。佳节。佳境。佳期。佳人。佳丽(①美丽;②美女)。佳偶。佳酿。美酒佳肴。
佳字UNICODE编码U+4F73,10进制: 20339,UTF-32: 00004F73,UTF-8: E4 BD B3。
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autiful、fine、good
好、美
会意:从亻、从圭
good, auspicious; beautiful; delightful
详细解释◎ 佳的拼音: jiā
〈词性:形〉
(1) (形声。从人,圭( guī )声。本义:美,美好)
(2) 同本义 [beautiful;fine;nice]
佳,善也。——《说文》
佳,大也,又,好也。——《广雅》
佳兵者不祥。——《老子》
佳丽人之所出也。——《战国策·中山策》
丽以佳只。——《楚辞·大招》
佳侠函光。——《汉书·外戚传》。注:“佳侠,犹佳丽。”
形夸骨佳。——《淮南子·脩务》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淮南子·说林》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秋菊有佳色。
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蒋防《霍小玉传》
作敲字佳。——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佳者笼养。——《聊斋志异·促织》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3) 又如:佳士(品学兼优的人);佳夕(良夜);佳器(美好的器物);佳口(美婢);佳侠(佳丽,美女);佳色(妍丽的颜色;美丽的色彩);佳冶(娇美妖冶);佳观
(4) 吉祥 [lucky]。如:佳谶(吉利的预言);佳忏(吉祥的忏语);佳语(吉祥的话;好话);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佳城、佳话、佳节、佳境、佳句、佳丽、佳美、佳妙、佳木斯、佳酿、佳偶、佳品、佳期、佳器、佳趣、佳人、佳肴、佳音、佳作
句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⒉ 〔句读(dòu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⒊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句的拼音:gōu(ㄍㄡ)
⒈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句字UNICODE编码U+53E5,10进制: 21477,UTF-32: 000053E5,UTF-8: E5 8F A5。
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勾鉤絇鈎
sentence
象形
sentence
详细解释◎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句,曲也。——《说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考工记多言倨句。”
越子为左右句卒。——《左传·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无弹。——《考工记·庐人》
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考工记·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庄子·田子方》。李注:“方也。”
句者毕出。——《礼记·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尚书大传》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
(3) (草木出土时,弯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曲);句倨(弯曲);句圜(屈曲连环)
(4) 勾销 [strike]。如:句抹(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句除(删除;删改)
(5) 查考 [examine]。如:句校(查考校核);句考(查考);句稽(查考;核算)
(6) 搜取;捕捉 [catch]。如:句押(拘捕扣押);句追(拘捕查究);句剥(搜刮)
(7) 逗引;纠结 [seduce]。如:句引(引诱);句结(暗中串通结合)
(8) 勾画 [delineate]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句的拼音: gōu
<连>
如果——表示假设 [if]
吾句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马王堆汉墓帛书》
◎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名〉
(1) 指草木初生拳状的幼芽 [tender bud]。如:句萌(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
(2) 钩子。后作“钩” [hook]。如:句绳(钩绳)
(3) 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4) ——人名用字
(5) 另见 jù
◎ 句的拼音: jù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 jiū ),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 gōu )本义:弯曲。②句子
(2) 语句;诗句 [sentence]
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 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
驴上得句。——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所得诗句。
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蒙蒙之句。——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句式(句子的结构形式);句语(语句,言辞);句投(句逗。即句读);句度(同句读)
(4) 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设九宾,胪、句传。——《汉书》
◎ 句的拼音: jù
〈词性:量〉
(1) 用于言语的计量。如:句把(一两句,指很少的话);两句诗
(2) 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o'clock]
这时已经有六句钟了。——蒋光慈《弟兄夜话》
(3) 另见 gōu
句读,句逗、句法、句号、句子、句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