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n tuì chù fān
注音ㄐ一ㄣˋ ㄊㄨㄟˋ ㄔㄨˋ ㄈㄢ
解释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例子清·魏源《筹漕篇》:“进退触藩,计当安施,幸蚤图之,毋悔噬脐。”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处境困难。
感情进退触藩是中性词。
繁体進退觸藩
近义进退两难、进退跋疐、进退触篱
反义进退自如
英语be in a tight box(be on the horns of a dilemma)
动物生肖牛,虎,蛇
进(進)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
⒉ 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
⒊ 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
⒋ 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
⒌ 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
⒍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进字UNICODE编码U+8FDB,10进制: 36827,UTF-32: 00008FDB,UTF-8: E8 BF 9B。
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進乵
advance、come into、enter、move forward、receive、resent、score a goal
入、出、退
形声:从辶、井声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详细解释◎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advance;move forward]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surpass]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enter]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offer]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be official]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recommend]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ascend]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go to court]。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take]。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admonish]。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满];送上 (客气话) [fill]。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advance]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praise highly]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常为公事而]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dispath]。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endeavor]。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promote]。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into;in]。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end;exhaust]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名〉
(1) 钱财 [money]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of single-storey house)line]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income]。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量〉
层 [layer]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进逼、进兵、进步、进步人士、进餐、进呈、进城、进程、进出、进刀、进抵、进度、进而、进发、进奉、进港、进攻、进贡、进化、进化论、进货、进击、进给、进见、进谏、进剿、进进出出、进京、进境、进酒、进爵、进军、进口、进口、进口段、进口货、进来、进来、进路、进门、进气、进气口、进取、进入、进身、进深、进食、进士、进水口、进退、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进位、进贤、进献、进香、进项、进行、进行曲、进修、进学、进言、进谒、进一步、进益、进用、进展、进占、进站、进账、进针、进止、进驻、进住
退的拼音:tuì(ㄊㄨㄟˋ)
⒈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
⒉ 离开,辞去: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
⒊ 送还,不接受,撤销:退还。
⒋ 脱落:退色。退毛。减退。
⒌ 和柔的样子:退然。
⒍ 迟缓,畏缩:“求也退”。
退字UNICODE编码U+9000,10进制: 36864,UTF-32: 00009000,UTF-8: E9 80 80。
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褪
cancel、fade、move back、quit、recede、withdraw
进
会意
step back, retreat, withdraw
详细解释◎ 退的拼音: tuì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 chì ),小步。攵( suī ),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 同本义 [retreat;move back]
退,卻也。——《说文》
宾三退负序。——《仪礼·聘礼》
主人少退。——《仪礼·乡射礼》
待坐则必先退席。——《礼记·玉藻》
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孙子·谋政》
暑为之退。——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攻一时敌退。——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乃纷退。
(3) 又如: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后退,回缩);退生(后退以求生);退厅(退堂。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退殿(君王视朝完毕而退出殿堂);退出战斗;退罢(退兵罢 战);退散(后退溃散;撤退疏散);退军(撤退军队)
(4) 退却;打退 [flinch;hang back;retreat]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
(5) 又如:退敌(打退敌军);退败(退却失败);退远(斥退疏远);退阵(临阵脱逃);退送(把作祟的鬼神驱退送走);退负(败退);退鬼(驱鬼);退舍(退却;退避)
(6) 引申为减退;下降 [decline;fade;go down]
以图国用,而进退之。——《周礼·小司寇》。注:“犹损益也。”
退食自公。——《诗·召风·羔羊》
(7) 又如:退财白虎(使人家消耗钱财,由富变穷的凶神);退色;退烧;退潮;退率(几个相关数递减的比率);退责(减免债务);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退味(兴致减退)
(8) 退还 [return]。如:退钱;退款;退婚;退斋(退归斋戒);退税(退还多征的税款);退过(收回);退账(还账;抵债);退卒(退伍的兵士)
(9) 辞去官职;退隐 [resign;retire]
夫子践位而退。——《国语·楚语》
退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数记》
(10) 又如:退听谢事(放弃权力,摆脱事务);退休(辞官家居);退老(退休养老);退征(辞退官职);退食(臣子退朝后在家就食休息);退黜(废免;罢退;退落);退隐(辞官隐居;后退隐没);退废(黜退不用);退闲(退职闲居)
(11) 离去,退出 [walk out;leave]
朝廷曰退,燕游曰归。——《礼记·少仪》
(12) 又如:退值(下班);退伍(军人服兵役年期届满退出队伍);退席(离开座位);退朝(古代帝王或诸侯每天早上在朝廷会见大臣商讨大事,退朝就是散会后退出朝廷);退院(僧人脱离寺院);退迹(退归;退居);退相(退居的宰相)
(13) 谦让 [modestly decline]
毅撝退辞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14) 又如:退让(谦逊;礼让);退听(退让顺从);退静(退让静默。不谋进用);退逊(退让;谦逊);退损(退让谦抑);退淡(退素。谦退淡泊);退恕(退让;退避)
(15) 懦弱,畏缩 [fear;shrink]。如:退懦(畏缩懦弱);退挠(退缩;退败);退惰(退缩怠惰);退屈(退缩屈服);退怯(畏缩,不敢向前)
(16) 除下,脱落 [fall;drop]。如:退磨(擦洗);退笔(指掉了毛的秃笔);退犀(自动退脱的犀牛角);退萎(衰退萎靡)
(17) 改悔 [repent]
虽欲有退,众将责焉。——《国语·晋语二》
(18) 脱去 [take off ]
解下腰上的宽皮带,退下鞋子,盘腿坐在炕桌前边。——于敏《头一天》
(19) 返回,归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退而思其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敬亭退而凝神。——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退的拼音: tuì
〈词性:名〉
天文学上称天体自东向西运行为“退” [regression]
交道每月退一度余,凡二百四十九交而一期。——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退避、退避三舍、退兵、退步、退步、退场、退朝、退潮、退出、退磁、退党、退佃、退耕、退后、退化、退还、退换、退回、退婚、退伙、退居、退路、退毛、退赔、退票、退坡、退亲、退却、退让、退热、退色、退烧、退守、退缩、退位、退伍军人、退席、退闲、退省、退休、退休金、退学、退押、退养、退役、退赃、退职
触(觸)的拼音:chù(ㄔㄨˋ)
⒈ 抵、顶: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
⒉ 碰,撞: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
⒊ 遇着:接触。触觉(jué )。触目惊心。触角(jiǎo )。触景生情。触类旁通。
⒋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触。忽有所触。
触字UNICODE编码U+89E6,10进制: 35302,UTF-32: 000089E6,UTF-8: E8 A7 A6。
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觸
feel、touch
形声
butt, ram, gore; touch
详细解释◎ 触的拼音:
觸 c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butt]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3)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4) 撞,碰 [strike;hit]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5)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6) 接触 [touch;contact]。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7) 遇到;遭受 [meet with;suffer]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9) 触动 [move one's heart]。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offend]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11)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
◎ 触的拼音:
觸 chù
〈词性:名〉
(1)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 [touch]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2) 姓
触处、触点、触电、触动、触发、触犯、触感、触击、触及、触礁、触角、触景生情,触景生怀、触觉、触类旁通、触媒、触摸、触目、触目惊心、触怒、触手、触痛、触忤、触眼、触诊
藩的拼音:fān(ㄈㄢ)
⒈ 篱笆:藩篱。
⒉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⒊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藩字UNICODE编码U+85E9,10进制: 34281,UTF-32: 000085E9,UTF-8: E8 97 A9。
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藩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籓樊
形声:从艹、潘声
fence; boundary; outlying border
详细解释◎ 藩的拼音: f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 [fence]
藩,屏也。——《说文》
藩,篱也。——《广雅·释室》
羝羊触藩。——《易·大壮卦》
吴人藩 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后汉书·杨震传》
(3) 又如:藩屏(藩篱屏障);藩柴(篱笆);藩架(篱芭);藩落(篱落,篱芭)
(4) 屏障 [screen wall at gate;outpost;frontier defence]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周礼·夏官》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5) 王侯的封国 [feud;vassal state]。如:藩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藩岳(指诸侯或总领一方的地方长官)
(6) 藩国的君主 [monarch]
东平王苍罢归藩。——《后汉书·明帝纪》
(7) 又如:藩邸(藩王(亲王)的宅第);藩储(储君之位)
(8) 四周有屏围的车叫藩车。简称“藩” [boxcar]
以藩载栾盈及其士。——《左传·襄公十二年》
(9) 境域,涯际 [border]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10) 又如:藩服(旧指离开京城最远的边远地区);藩篱(指边疆、边界)
(11) 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 [fief;feud]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三刻拍案惊奇》
◎ 藩的拼音: fān
〈词性:动〉
(1) 护卫;捍卫 [defend]
舍诸边境,使卫藩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2) 又如:藩辅(捍卫;辅佐);藩翼(捍卫);藩镇(屏藩镇守)
(3) 遮蔽;遮掩 [cover]
以相藩饰。——《荀子·荣辱》
(4) 又如:藩车(有帷遮蔽的车子);藩蔽(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
(5) 用篱芭等围起来 [surround]
吴人藩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6) 又如:藩盾(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
藩国、藩库、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