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n xián chù jiān
注音ㄐ一ㄣˋ ㄒ一ㄢˊ ㄔㄨˋ ㄐ一ㄢ
解释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明·郑晓《今言》第四卷:“优厘大开离照,独运乾刚,进贤黜奸,明令赏罚。”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感情进贤黜奸是中性词。
繁体進賢黜姦
近义进贤黜恶、进贤黜佞、进贤屏恶
动物生肖牛,虎,蛇
进(進)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
⒉ 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
⒊ 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
⒋ 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
⒌ 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
⒍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进字UNICODE编码U+8FDB,10进制: 36827,UTF-32: 00008FDB,UTF-8: E8 BF 9B。
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進乵
advance、come into、enter、move forward、receive、resent、score a goal
入、出、退
形声:从辶、井声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详细解释◎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advance;move forward]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surpass]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enter]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offer]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be official]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recommend]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ascend]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go to court]。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take]。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admonish]。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满];送上 (客气话) [fill]。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advance]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praise highly]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常为公事而]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dispath]。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endeavor]。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promote]。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into;in]。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end;exhaust]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名〉
(1) 钱财 [money]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of single-storey house)line]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income]。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 进的拼音:
進 jìn
〈词性:量〉
层 [layer]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进逼、进兵、进步、进步人士、进餐、进呈、进城、进程、进出、进刀、进抵、进度、进而、进发、进奉、进港、进攻、进贡、进化、进化论、进货、进击、进给、进见、进谏、进剿、进进出出、进京、进境、进酒、进爵、进军、进口、进口、进口段、进口货、进来、进来、进路、进门、进气、进气口、进取、进入、进身、进深、进食、进士、进水口、进退、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进位、进贤、进献、进香、进项、进行、进行曲、进修、进学、进言、进谒、进一步、进益、进用、进展、进占、进站、进账、进针、进止、进驻、进住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賢贒䝨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形声:上形下声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
黜的拼音:chù(ㄔㄨˋ)
⒈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黜字UNICODE编码U+9EDC,10进制: 40668,UTF-32: 00009EDC,UTF-8: E9 BB 9C。
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黜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㔘詘
dismiss
形声:从黑、出声
dismiss; demote, downgrade
详细解释◎ 黜的拼音: c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2) 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 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4) 废除;取消 [abolish;abandon;annul]
汤既黜 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 仆。——《左传·文公十八年》
王黜翟后。——《国语·周语》
君将黜嗜欲。——《庄子·徐无鬼》
(5) 又如:黜华(摈除文饰,不事虚华)
黜退、黜免、黜逐
奸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奸。
⒉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⒊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
奸字UNICODE编码U+5978,10进制: 22904,UTF-32: 00005978,UTF-8: E5 A5 B8。
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姦姧
evil、illicit sexual relations、traitor、wicked
忠
会意
crafty, villainous, false
详细解释◎ 奸的拼音: gān
〈词性:动〉
(1) 干犯,抵触 [offend;conflict]
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左传·成公十六年》
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杜预注:奸,犯也。
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奸。——《淮南子·主术》
以渔钓奸周西伯。——《史记·齐太公世家》
察其驰骋步骤,芒炎或长或短,所历奸犯。——《汉书·五行志下》
(2) 另见 jiān
◎ 奸的拼音:
姦 ji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evil;wicked;treacherous]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 同邪)。——《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false]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 奸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commit adultery]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stage an armed rebellion or steal]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deceive; make a fool of; dupe]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 奸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evildoers]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traitor]。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4) 另见 gān
奸臣、奸党、奸恶、奸官、奸宄、奸猾,奸滑儿、奸民、奸佞、奸情、奸商、奸徒、奸污、奸细、奸险、奸笑、奸邪、奸雄、奸淫、奸贼、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