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í pāi fán xián
注音ㄐ一ˊ ㄆㄞ ㄈㄢˊ ㄒ一ㄢˊ
解释犹言急管繁弦。
出处唐·李郢《醉送》诗:“江梅冷艳酒清光,急拍繁弦醉画堂。”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情景。
感情急拍繁弦是中性词。
繁体急拍繁絃
近义急管繁弦、急竹繁丝
动物生肖牛,虎,蛇
急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焦燥:急燥。着急。焦急。
⒉ 气恼,发怒:急眼。
⒊ 使着急:这件事真急人。
⒋ 匆促:急促。急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⒌ 迅速,又快又猛:急流。急进。急先锋。急风暴雨。
⒍ 迫切,要紧:急切。急诊。急事。
⒎ 严重:告急。
⒏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急人之难。
急字UNICODE编码U+6025,10进制: 24613,UTF-32: 00006025,UTF-8: E6 80 A5。
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㤂伋忣㥛
urgent、annoyed、anxious、impatient、irritated、rapid
慢、缓
会意:从心、从刍
quick, quickly; urgent, pressing
详细解释◎ 急的拼音: jí
〈词性:形〉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 紧,紧缩 [tight; compact]
遂生缚 布, 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3)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4) 急躁,着急 [annoyed;irritated;impatient;anxious]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5)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的狗);急杀人(极其着急);急脚鬼(性情特别急躁的人)
(6) 迫切;紧急 [urgent;pressing]
时恐急。——《战国策·燕策》
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事急而不断。——《资治通鉴》
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事急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急口(急忙开口);急脚(亦作“急脚子”、“急足。送紧急文书的仆役);急递铺(元代在军事紧急时,设置急递铺作传递文书的驿站,每天最快要跑四百里);急且(急切,仓猝);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8) 疾速;快捷;匆忙 [fast;rapid;at high speed]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急应河阳役。—— 唐· 杜甫《石壕吏》
急挥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急逐弗失。
(9) 又如:急离披(急急忙忙落荒而逃);急玲(机灵);急率(匆忙之间);急簌簌(亦作“急飕飕”。急速的);急手(急速;快手,动作敏捷)
(10) 猛烈;剧烈 [vigorous]。如:急进(猛力进取);急风(狂风);急世(剧烈变革的时代);急风骤雨(急风暴雨。急剧的风雨)
(11) 重要,要紧 [important]。如:急疾(指紧要之事);急溜(紧要);急变(指事关重大的紧要奏疏)
(12) 指声音急促 [rapid]
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促弦弦转急。
东南风急。——《资治通鉴》
(13) 又如:急三台(唐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急拍繁弦(急管繁弦。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急杵(急促的捣衣声)
◎ 急的拼音: jí
〈词性:动〉
(1) 着急;使焦虑 [worry]
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水许传》
(2) 又如:真把人急死了;干急;心急;发急
(3) 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offer to help at once;be eager to help]
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能急之。——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急人之难;急病让夷(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5) 重视 [pay attention to]
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6) 又如:急公(热心公益);急农(重视农业);急义(重义气);急贤(重贤;急于求贤)
(7) 缩紧 [shrink]。如:急徽(拧紧琴徽);急带(紧束腰带)
◎ 急的拼音: jí
〈词性:名〉
(1) 急难,危急的事 [grave danger]
先国家之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事有急。——《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有急。——《史记·魏公子列传》
边境有急。——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假期;休假 [holiday;vacation]
又不请急。——沈约《宋书》
急案、急暴、急变、急病、急不可待、急不择言、急步、急茬儿、急潮、急扯白脸、急匆匆、急促、急电、急放、急风、急风暴雨、急公好义、急功近利、急功近名、急管繁弦、急急巴巴、急煎煎、急件、急进、急进、急景流年、急救、急救站、急剧、急遽、急口令、急溜溜、急流勇退、急脉缓受、急忙、急难、急难、急拍拍、急派、急迫、急切、急人之困、急如风火、急如星火、急三火四、急刹车、急事、急速、急湍、急弯、急务、急袭、急先锋、急行军、急性、急性病、急性人、急性子、急需、急眼、急要、急用、急于、急躁、急诊、急智、急中生智、急骤、急转、急转弯、急转直下、急嘴急舌
拍的拼音:pāi(ㄆㄞ)
⒈ 用手掌打: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
⒉ 浪涛冲击:拍岸。
⒊ 拍打东西的用具: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
⒋ 乐曲的节奏:拍节。
⒌ 摄影:拍摄。拍照。拍片子。
⒍ 发出:拍发。拍电报。
⒎ 阿谀,巴结:拍马屁。吹吹拍拍。
拍字UNICODE编码U+62CD,10进制: 25293,UTF-32: 000062CD,UTF-8: E6 8B 8D。
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髆
bat、beat、pat、racket、smack
形声:从扌、白声
clap, tap, beat; beat or rhythm
详细解释◎ 拍的拼音: pā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2) 同本义 [clap;pat]
举手拍鞍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拍浮(游泳);拍肩(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拍惜(轻拍爱怜);拍张(伸展肢体拍打);拍球;拍台拍凳(拍桌子打板凳;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
(4) 抚慰 [comfort;console]
妇手拍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5) 又如:拍惜(温柔地抚弄);拍户(兼卖酒肴的零售酒馆)
(6) 送发 [send]。如:拍电报
(7) 吹捧、谄媚 [flatter]。如:吹吹拍拍;溜须拍马(比喻谄媚奉承)
(8) 充满;充斥 [fill with]。如:拍塞(充满,充斥);拍满(充满);拍拍(充满);拍足(实足)
(9) 聊天[chat]。如:拍嘴(方言。扯谈);拍话(方言。聊天)
(10) 照像 [take;shoot]。如:拍快照;拍电影
(11) 拐卖;拐骗 [abduct;swindle]。如:拍花
◎ 拍的拼音: pāi
〈词性:名〉
(1) 拍子 [bat]。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
(2) 乐曲的节拍,给演奏者指示(如以指挥的手或指挥棒的动作或以节拍机的滴答声)的时间单位或音乐节奏速度单位 [beat]。如:这歌是4/4拍的;一小节四拍;胡笳十八拍
(3) 古兵器名。用以投掷石块或火种 [a kind of weapon]。如:拍刀(刀名。两面有刃,长及丈,利于挥杀);拍车(可以投石或抛掷火种的战车)
拍岸、拍案、拍案而起、拍案叫绝、拍板、拍打、拍档、拍发、拍击、拍击声、拍马、拍马屁、拍卖、拍平、拍摄、拍手、拍手称快、拍拖、拍戏、拍胸脯、拍掌、拍照、拍纸簿、拍子
繁的拼音:fán(ㄈㄢˊ)
⒈ 复杂:繁杂。繁乱。删繁就简。繁难。繁嚣。
⒉ 多:繁多。繁重(zhòng )。纷繁。频繁。繁星。繁忙。繁芜。繁博。
⒊ 兴盛:繁茂。繁荣。繁华。
⒋ 生物增生新个体:繁殖。繁育。繁衍。
繁的拼音:pó(ㄆㄛˊ)
⒈ 〔繁台〕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古迹。
⒉ 姓。
繁字UNICODE编码U+7E41,10进制: 32321,UTF-32: 00007E41,UTF-8: E7 B9 81。
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䋣縏緐
䌓
numerous、propagate
简
形声:从系、敏声
详细解释◎ 繁的拼音: fán
字本作“緐”.马头上的饰物.同本义[horse decoration]
〈词性:名〉
緐,马髦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
◎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形〉
(1) 众多 [numerous]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小雅·正月》
奉之弥繁。——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繁剧(事务繁重);繁伙(众多);繁星(众多的星星);繁霜(浓霜,借喻为白色);繁言(多言);繁虑(很多的忧虑)
(3) 盛大;旺盛 [grand; vigorous]。如:繁昌(繁荣昌盛);繁俎(丰盛的肴馔);繁盛(繁荣兴盛;繁多昌盛)
(4) 复杂 [complicated]
见简即用,见繁即变,此乃通术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繁务(杂事);繁句(凡句子中,文法结构比较复杂的,称为繁句);繁思(繁杂的思绪)
(6) 茂盛 [luxuriant]
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繁昌(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国家或家族等繁荣昌盛);繁盛(繁荣而兴盛;繁多而茂盛。意同繁茂);繁庑(形容草木茂盛;泛指兴盛)
◎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动〉
(1) 繁殖,繁衍 [propagate]
保你这一庄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西游记》
(2) 又如:繁息(孳生,生长)
(3) 另见 pó
繁本、繁博、繁多、繁复、繁花、繁华、繁忙、繁茂、繁荣、繁荣、繁缛、繁琐、繁体字、繁文、繁文缛节、繁星、繁衍、繁育、繁征博引、繁殖、繁重
◎ 繁的拼音: pó
〈词性:名〉
(1) 白色 [white]
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春秋》
(2) 另见 fán
弦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⒉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弦。弦子(a.指琴弦;b.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
⒊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⒋ 中医脉象名:弦脉。
弦字UNICODE编码U+5F26,10进制: 24358,UTF-32: 00005F26,UTF-8: E5 BC A6。
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㢺絃
bowstring、string、spring、chord
形声:从弓、玄声
string; hypotenuse, crescent
详细解释◎ 弦的拼音:
絃 xián
〈词性:名〉
(1)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2) 同本义 [bowstring]
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说文》
无待韦弦。——《文选·王文宪集序》
故佩弦以自急。——《韩非子·观行》
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
抚弦登陴。——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弦箭(弦上之箭);弦栝(弓弦和箭末扣弦处)
(4) 弓弩 [bow]。如:弦刃(弓和刀);弦木(指弓);弦矢(弓箭)
(5)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string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弦而鼓之。——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朝歌夜弦。——唐· 杜牧《阿房宫赋》
转轴拨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弦切切
(6) 又如:弦徽(琴弦与琴徽;系琴弦之绳。后也指琴面上的标志);弦乐(丝弦乐器);弦子(胡琴);弦吹(泛称弦管乐);弦柱(乐器上绾丝的柱子);弦桐(琴的别名。以桐木为造琴良材,故名)
(7) 弦乐器 [strings]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吕氏春秋》
(8) 又如:弦子(胡琴);弦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弦柱(乐器绾丝之柱);弦乐(丝弦乐器);弦子(三弦)
(9) 弦乐器弹奏出的声音 [sound of strings]
管清疑警鹤,弦巧似娇莺。——唐·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10) 又如:弦歌(歌泳诵读,也指儒家的礼乐教化);弦节(琴瑟之节拍);弦外之音(同“絃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
(11) [数]∶连结曲线上两点的直线;特指曲线上正割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 [chord]
(1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所对的边) [hypotenuse]
勾三、股四、弦五。——《周髀算经》
(13) 四分之一 [quarter]
(14) 地平圈按四分之一划分的一个部分或相当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方位点
(15) 月球公转的四分之一。即上弦是月球在太阳之东90°时的位相,下弦是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如:上弦;下弦
(16) 半圆形的月亮 [semicircular moon]
月中分谓之弦。——《论衡·四讳》
(17) 又如:弦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弦日)和初一(朔日));弦晦;弦望(月相变化)
(18) [天文]∶形成直角的三体的一种组态,尤指太阳系中太阳位于90°角顶点的组态 [dichotomy]
(19) 周代国名 [Xian state]。春秋时为楚所灭。故城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
楚人灭 弦, 弦子奔 黄。——《春秋》
(20) 〈词性:方〉∶发条 [clockwork spring]。如:上弦;钟弦
(21) 弦脉。中医指脉气紧张,是脉象之一 [tight]
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红楼梦》
(22) 又如:弦怯(指弦脉虚弱);弦芤(切脉时如同指按丝弦、浮大中空)
(23) 姓
◎ 弦的拼音: xián
<动〉
(1) 弹奏琴瑟等弦乐器 [string]
北面而弦。——《礼记·乐记》。注:“谓鼓琴瑟也。”
匡坐而弦。——《庄子·让王》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2) 又如:弦音(拉弓弦的声音);弦琴(弹琴)
(3) 安上弓弦 [set bowstring]
弦大木为弓。——《后汉书》
(4) 又如:弦弧(在曲木上张弦成弓)
弦而鼓之、弦歌、弦切角、弦诵、弦外之意、弦月窗、弦乐、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