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济人利物的意思

rén

济人利物



拼音jì rén lì wù

注音ㄐ一ˋ ㄖㄣˊ ㄌ一ˋ ㄨˋ

解释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出处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例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8卷:“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然后回来复居于此。”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济人利物是中性词。

繁体濟人利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ì jǐ   注音  ㄐ一ˋ ㄐ一ˇ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IYJH  仓颉  EYKL  郑码  VSND  四角  30124  结构  左右电码  3444  区位  2835  统一码  6D4E  笔顺  丶丶一丶一ノ丶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济(濟)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渡,过河:同舟共济。

⒉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⒊ 补益:无济于事。

其他字义

济(濟)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⒉ (濟)

统一码

济字UNICODE编码U+6D4E,10进制: 27982,UTF-32: 00006D4E,UTF-8: E6 B5 8E。

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濟済㴉

汉英互译

aid、cross a river、help

造字法

形声:从氵、齐声

English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济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 同本义。[Ji River]

济,济水也。出 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 汦——《说文》

济水源出 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 州名 [Ji prefecture]

(5)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词性变化

济的拼音:

  

〈词性:形〉

(1) 众多 [numerous]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3) 整齐美好的样子 [neat and fine]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5) 另见   

常用词组

济楚、济济跄跄、济南

基本词义

济的拼音:

  

〈词性:动〉

(1) 渡过水流 [cross a stream]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3) 帮助;救助 [help;assist;salve]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5) 拯救;救济 [relieve]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7) [对事情]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作用][bring into play]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9) 成就 [achieve]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1) 停;止 [stop]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2) 增加 [increase;add]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3) 弥补 [make up]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4) 及,比得上 [can compare with]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5) 成;可以 [all right;well]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词性变化

济的拼音:

  

〈词性:名〉

渡口,过河的地方 [ferry crossing]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济的拼音:

  

〈词性:形〉

(1) 整齐,漂亮 [in good order; neat;nice]。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2) 能干,中用 [capable;useful;effective]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3) 另见   

常用词组

济度、济急、济困扶危、济美、济贫、济世、济世爱民、济世救人、济世之才、济事、济私、济增、济助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WWWW  仓颉  O  郑码  OD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86  区位  4043  统一码  4EBA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人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统一码

人字UNICODE编码U+4EBA,10进制: 20154,UTF-32: 00004EBA,UTF-8: E4 BA BA。

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亻儿

汉英互译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相关字词

己、我

造字法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talent]。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manpower]。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other people]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common people]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man]。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reason]。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this world]。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body]。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reason]。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se]。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company]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kernel]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charity]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词性变化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代〉

(1) 每人 [everybody]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人为,人造成的 [artificial]。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常用词组

人保、人不知鬼不觉、人才、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才库、人财两空、人潮、人臣、人称、人称代词、人次、人从、人丛、人大、人道、人道主义、人灯、人地生疏、人丁、人定、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犯、人贩子、人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风、人夫、人浮于食、人格、人格化、人各有志、人工、人工岛、人工合成、人工喉、人工呼吸、人工湖、人工降雨、人工流产、人工免疫、人工授精、人公里、人海、人海战术、人豪、人和、人话、人欢马叫、人寰、人祸、人迹、人迹罕至、人迹稀少、人际、人际关系、人家、人家、人间、人间地狱、人尖儿、人杰、人杰地灵、人尽其才、人精、人境、人均、人君、人口、人困马乏、人来疯、人老珠黄、人类、人类学、人类渣滓、人力、人流、人伦、人马、人们、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民、人民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教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战争、人命、人命关天、人模狗样儿、人莫予毒、人偶、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品、人弃我取、人墙、人情、人情世故、人情味儿、人穷志短、人去楼空、人权、人群、人儿、人人、人人自危、人山人海、人身、人身保险、人身事故、人身自由、人参、人生、人生观、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声、人声鼎沸、人士、人氏、人市、人世、人事、人手、人寿、人寿年丰、人寿保险、人数、人死留名、人所共知、人梯、人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头、人亡物在、人望、人微言轻、人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味,人味儿、人文、人文科学、人文主义、人五人六儿、人物、人物画、人物肖像、人像、人小鬼大、人心、人心不古、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涣散、人心叵测、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惟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性、人选、人牙子、人烟、人言、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样,人样儿、人妖、人一己百、人意、人影儿、人欲、人员、人缘儿、人猿、人云亦云、人造、人造地球卫星、人造革、人造毛、人造棉、人造丝、人造纤维、人证、人之常情、人治、人质、人中、人种、人众、人主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TJH  仓颉  HDLN  郑码  MFKD  四角  229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48  区位  3291  统一码  5229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利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⒉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⒊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⒋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⒌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  )。一本万利。

⒍ 姓。

统一码

利字UNICODE编码U+5229,10进制: 21033,UTF-32: 00005229,UTF-8: E5 88 A9。

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nefit、favourable、profit、sharp

相关字词

本、钝、害、弊

造字法

会意:从刂、从禾

English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利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sharp;exert oneself;try hard]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quick;nimble]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lucky;smoothly;without a hitch]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advantageous;beneficial;favorable]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important]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词性变化

利的拼音:   

〈词性:名〉

(1) 利益 [advantages]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interest]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功名]利禄 [official's salary in feudal china]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money]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safety or danger]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vectory]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product]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dysentery]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利的拼音:   

〈词性:动〉

(1) 善于 [be good at]。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do good to]。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forcibly occupy;seize;hold]。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常用词组

利弊、利纯、利钝、利害、利害、利己、利口、利率、利落、利尿、利其然、利器、利钱、利权、利刃、利润、利市、利索、利息、利益、利用、利诱、利于、利足、利嘴、利嘴

  拼音    注音  ㄨˋ   
简体部首  牜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牛部  
五笔86  TRQR  五笔98  CQRT  仓颉  HQPHH  郑码  MBRO  四角  27520  结构  左右电码  3670  区位  4679  统一码  7269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物的拼音:wù(ㄨˋ)  

⒈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⒉ 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⒊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统一码

物字UNICODE编码U+7269,10进制: 29289,UTF-32: 00007269,UTF-8: E7 89 A9。

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tent、matter、substance、thing

造字法

形声:从牛、勿声

English

thing, substance, crea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物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object]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说文》

物以群分。——《礼记·乐记》

四时之散精为物。——《淮南子·天文》

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九曰物贡。——《周礼·太宰》

(3) 又如:物品(各种财货、物件);物母(万物的本源);物曲(物的性能);物如(事物的本源);物序(事物的规律);物祖(万物之祖);物际(事物的界限);物恺(愿各物安乐);物灵(万物之灵);物用(百物器用)

(4) 物件,东西 [article;thing]

庞然大物。——唐· 柳宗元《三戒》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一物无所持。——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夺其物。

(5) 又如:物外(有形事物之外);物变(事物变化);物隐(事物的隐秘);物端(东西,物品);物诱(为外物所引诱);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物惑(外物的诱惑);物则(事物的法则);物像(样子)

(6) 事;事情 [affair]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7) 又如:物务(事务);物事(事情);物格(事理得到穷究)

(8) 社会,外界环境 [the outside worl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9) 又如:物外人(尘世以外的人);物道(世道);物运(世运);物外交(超世脱俗的交谊)

(10) 杂色牛 [varicolored ox]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诗·小雅·无羊》。毛传:“异毛色者三十也。”

(11) 杂色的旗 [motley flag]

[九旗] 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燕尾,将帅所建,象物杂色也。——《释名》

司常掌九旗之物品,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旃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周礼》

(12) 牲畜的种类、 品级 [category]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驽马一物。——《周礼》

(13) 又如:物类(同类,物的同类;种类);物汇(物类)

(14) 颜色 [color]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15) 又如:物采(色彩)

(16) 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substance;content]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17) 又如:唯物论;物气(物质性的妖气);物观(客观)

(18) 物产 [products]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物图(物产分布图);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物阜民康(物产丰富,人民安康);物阜(物产丰盛)

(20) 他人;众人 [the others]

损己以利物。——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1) 又如:物听(众人的言论);物意(众人的心意);物师(众人的师表);物鬼(人鬼);物迹(人迹);物轨(众人的榜样);物宗(众人所景仰的人);物和(人和);物物(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物心(人心);物望(人望;众望)

(22) 景物 [scenery]。如:物华(自然景物);物是人非(景物依然,人事已非);物景(景物)

(23) 财富,财物;特指不动产 [property]。如:物业(家业;家产);公物

(24) 物品。某一有形物品 [article]。如:物帛(物品财帛);物殉(用物品殉葬)

(25) 神灵 [deities]

辑江淮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汉书》

(26) 标记,记号 [mark]

叔孙氏之甲有物,吾未敢以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词性变化

物的拼音:   

〈词性:动〉

(1) 选择 [choose]

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周礼》

(2) 观察 [observe]

物土方,议远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常用词组

物产、物腐虫生、物各有主、物故、物归原主、物候、物化、物换星移、物极必反、物价、物竞天择、物镜、物理、物力、物力维艰、物料、物品、物情、物色、物伤其类、物态、物体、物外、物物、物物交换、物以类聚、物议、物欲、物证、物质、物种、物主、物资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