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酒虎诗龙的意思

jiǔshīlóng

酒虎诗龙



拼音jiǔ hǔ shī lóng

注音ㄐ一ㄡˇ ㄏㄨˇ ㄕ ㄌㄨㄥˊ

解释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出处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酒虎诗龙是中性词。

繁体酒虎詩龍

近义酒龙诗虎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iǔ   注音  ㄐ一ㄡˇ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SGG  仓颉  EMCW  郑码  VFD  四角  31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794  区位  3038  统一码  9152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酒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统一码

酒字UNICODE编码U+9152,10进制: 37202,UTF-32: 00009152,UTF-8: E9 85 92。

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酉

English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  )。“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词性变化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常用词组

酒吧、酒保、酒菜、酒池肉林、酒刺、酒德、酒店、酒饭、酒缸、酒馆、酒鬼、酒柜、酒酣耳热、酒会、酒家、酒浆、酒窖、酒精、酒精灯、酒具、酒力、酒帘、酒量、酒龄、酒令,酒令儿、酒囊饭袋、酒娘,酒酿、酒器、酒钱、酒曲、酒肉朋友、酒色、酒色之徒、酒窝、酒席、酒醒、酒兴、酒筵、酒宴、酒肴、酒药、酒意、酒糟、酒枣,酒枣儿、酒盅、酒资

  拼音    注音  ㄏㄨˇ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HAMV  五笔98  HWV  仓颉  YPHN  郑码  IH  四角  2121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06  区位  2702  统一码  864E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统一码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俿乕虝

汉英互译

tig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词性变化

虎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虎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常用词组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虎不拉

  拼音  shī   注音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FFY  仓颉  IVGDI  郑码  SBDS  四角  34741  结构  左右电码  6108  区位  4211  统一码  8BD7  笔顺  丶フ一丨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诗(詩)的拼音:shī(ㄕ)  

⒈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⒉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统一码

诗字UNICODE编码U+8BD7,10进制: 35799,UTF-32: 00008BD7,UTF-8: E8 AF 97。

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造字法

形声:从讠、寺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诗的拼音:

shī  

〈词性:名〉

(1)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2) 同本义 [poetry;verse;poem]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4)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The Book of Songs]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6) 诗人 [poet]。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7)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fine thing]。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词性变化

诗的拼音:

shī  

〈词性:动〉

(1)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poetize]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常用词组

诗碑、诗才、诗歌、诗格、诗行、诗话、诗集、诗节、诗经、诗境、诗剧、诗礼、诗律、诗朋酒友、诗篇、诗琴、诗情画意、诗趣、诗人、诗圣、诗史、诗书、诗坛、诗仙、诗兴、诗意、诗余、诗韵、诗章、诗作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繁体    
部首  龙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DXV  五笔98  DXYI  仓颉  IKP  郑码  GM  四角  43014  结构  单一电码  7893  区位  3390  统一码  9F99  笔顺  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龙(龍)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统一码

龙字UNICODE编码U+9F99,10进制: 40857,UTF-32: 00009F99,UTF-8: E9 BE 99。

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龙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龍竜龒㡣䮾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龙的拼音:

ló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 同本义 [dragon]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 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3)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神);龙渊(龙所栖止的深渊);龙章(龙形的图案);龙蛇(龙和蛇);龙文(龙状花纹);龙伯(传说中的水神);龙沼(龙池);龙旌凤翣(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神话传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

(4) 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imperial]

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论衡·纪妖》

(5) 又如:龙升(龙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龙辇(天子的乘车);龙颜(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龙驭(皇帝车驾。代指皇帝);龙兴(帝业兴旺;创立帝业);龙节(皇帝所授与的符节);龙衮(帝王的礼服);龙下蛋(比喻不可能);龙穴(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龙御(皇帝的车驾);龙凤(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outstanding person]

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唐· 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序》

(7) 又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蛇(比喻非常的人);龙逸(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凤(比喻才能优异的人);龙驹(比喻俊才);龙鹏(龙和鹏。比喻贤俊豪杰);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

(8) 喻骏马 [fine horse]

马八尺以上为龙。——《周礼·夏官》

(9) 又如:龙子(良马名);龙文(骏马名);龙姿(骏马的形貌);龙孙(良马名);龙驹(骏马);龙骥(骏马);龙媒(指天马、骏马)

(10) 喻文章,书法的雄健华丽 [vigorous]。如:龙蛇(龙蛇走。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龙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比喻文章富丽华美,如龙的文采);龙藻(比喻华丽的辞藻);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

(11) 比喻性格亢直 [upright]。如:龙亢(个性刚直不屈);龙性(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

(12) 〈词性:方〉∶[瓦圈] 歪扭不圆 [not round]。如:自行车前轱辘龙了

(13) 姓

常用词组

龙船、龙胆、龙胆紫、龙灯、龙洞、龙飞、龙宫、龙骨、龙骨车、龙虎、龙井、龙卷风、龙君、龙口夺食、龙脉、龙门、龙门刨、龙门吊车、龙脑、龙蟠、龙蟠凤逸、龙袍、龙湫、龙沙、龙舌兰、龙蛇、龙潭虎穴、龙套、龙腾虎跃、龙体、龙庭、龙头、龙头蛇尾、龙王、龙虾、龙涎香、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须菜、龙眼、龙跃凤鸣、龙钟、龙舟、龙子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