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jiān cháo diàn
注音ㄐ一ㄡˇ ㄐ一ㄢ ㄔㄠˊ ㄉ一ㄢˋ
解释亦作“九间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间,指两柱的距离。九间,极言堂殿之宽广。
出处
繁体九間朝殿
动物生肖牛,虎,蛇
九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⒉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九字UNICODE编码U+4E5D,10进制: 20061,UTF-32: 00004E5D,UTF-8: E4 B9 9D。
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九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玖
nine
象形
nine
详细解释◎ 九的拼音: jiǔ
[数]
(1)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 同本义 [nine]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3)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4) 第九 [ninth]
(5)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6)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易·乾》
(7) 泛指多数,数量大 [many]
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公输》
墨子九距之。
九令诸侯。——《史记·货殖列传》
宏兹九德。——唐· 魏征《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8) 又如:九译(言语不通,多次辗转翻译);九华(繁多而色彩缤纷);九盘(形容道路的弯弯曲曲);九采(各诸侯国;各种色彩)。又指极数,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可称之为九,不必泥于实数。如:九幽(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曲肠(喻无限忧思);九幽(极深暗的地方);九幽狱(最深的地狱)
(9) 〈词性:形〉 通“久”。时间长 [(of time) long]
黄軦生乎九猷。——《庄子·至乐》。《释文》:九宜为久;久,老也。猷,虫名也。?
食醯黄軦(kuàng 黄軦,虫名)生乎九猷。——《列子·天瑞》
◎ 九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九月 [September]
七、八、九三个月
(2) 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the nine-day period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3) 古国名 [Jiu state]。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词性:动〉
通“鸠”。纠合,聚集 [gather]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九宾、九重霄、九大行星、九鼎、九宫、九归、九华山、九九归一、九门提督、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一毛、九派、九品、九曲回肠、九泉、九死一生、九天、九头鸟、九土、九霄云外、九一八事变、九原、九月、九州、九族
间(間)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
⒉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间。人间。
⒊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间。衣帽间。间量。
⒋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房。
间(間)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空隙: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
⒉ 隔开,不连接: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
⒊ 挑拨使人不和:离间。间谍。反间计。
⒋ 拔去,除去:间苗。
⒌ 偏僻的小路:间道。间行(从小路走)。
⒍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字UNICODE编码U+95F4,10进制: 38388,UTF-32: 000095F4,UTF-8: E9 97 B4。
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間閒
among、between、separate、sow discord、space
会意:从门、从日
midpoint, space; place, locality
详细解释◎ 间的拼音:
间、閒 jiān
〈词性: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閒,本义见间 jiàn )
(2) 中间;内 [between;among]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閒也。——《礼记·乐记》
而独閒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閒。——《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a moment]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閒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 [recent]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閒)
◎ 间的拼音:
間 jiān
〈词性: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詞
安得广厦千萬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風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門面
(3) 另見 jiàn ;
(4) “间”另见 xián
间不容发、间关、间架、间距、间量,间量儿、间柱、间奏曲
◎ 间的拼音:
間、閒 jiàn
〈词性:名〉
(1)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 jiàn ) 本义:门缝)
(2)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gap;space between]
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说文》
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墨子经》
其閒不能以寸。——《孟子》
从门閒而窥其夫。—《史记·管晏传》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3) 又如:间出(乘隙私出,微行);间缺(空隙);间蹊(小道);间径(小道;僻路)
(4) 隔阂;嫌隙 [estrangement]
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国语·越语下》
(5) 间谍 [spy]。如:间使(密使);间骑(骑兵侦察员);间者(探子);间事(用间谍之事);间人(内奸)
◎ 间的拼音:
間 jiàn
〈词性:动〉
(1) 挑拔,使人不和 [sow discord]
谗人间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离间(挑拔使之不和睦);间构(离间构陷,挑拔中伤);间疏(离间);间貳(离间);间书(用以挑拔是非的信)
(3) 拔去多余的植株、去掉[林中]多余的树(使其他的苗或树能更好地生长) [thin out]。如:间玉米苗
(4) 隔开间隔 [keep apart;at a distance from]
枫松相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病间月。——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间行(拉开距离行进);间阔(久别;远离);间岁(隔一年);间世(隔代)
(6) 夹杂;参杂 [be intermingled;be mixed up with]
中间力拉。——《虞初新志·秋声诗序》
(7) 又如:间色(杂);间错(间杂);间编(编次杂乱);间厕(夹杂);间诂(夹注)
(8) 非難;毁謗 [blame;reproach;slander]。如:间然(非议);间废(不以为然而废弃);间言(非议);间非(责怪);间谤(毁谤)
(9) 参与[participate]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10) 更迭;交替 [do sth.alternately]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11) 又如:间歌(古时吹笙和唱歌相交替的一种礼制);间出(隔世而出);间生(隔世而生)
◎ 间的拼音:
間 jiàn
〈词性:副〉
(1) 间或,断断续续 [sometimes]
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间道经其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间则蹑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 [in secret]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另见 jiān
间谍、间断、间隔、间或、间接、间苗、间日疟、间色、间隙、间歇、间种、间奏、间奏曲、间阻、间作
朝的拼音:zhāo(ㄓㄠ)
⒈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⒉ 日,天:今朝。明朝。
朝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⒉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⒊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⒋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⒌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⒍ 姓。
朝字UNICODE编码U+671D,10进制: 26397,UTF-32: 0000671D,UTF-8: E6 9C 9D。
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晁潮
towards
晨、夕、野、暮
会意
dynasty; morning
详细解释◎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在草中,从月。字象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形。( zhāo )本义:早晨)
(2) 早晨省亲,子、媳向父母、公婆请安 [wish sb.good health]
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说文解字注笺》
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视父母)——《礼记·内则》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视帝王)——《诗·小雅·雨无止》
(3) 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have an audience with (a king,emperor,etc.)]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齐策》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4) 使…朝见
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时戴的帽子);朝参(上朝参谒);朝天(拜见天子、天帝)
(6) 宗教徒参拜 [make a pilgrimage to]。如:朝贺;朝圣;朝山(到名山宝刹进香礼佛)
(7) 泛指拜见 [visit]
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归家。——《史记·张丞相列传》
(8) 会聚;召 [assemble]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朝廷。古时亦称:朝堂,朝宁,朝冶,朝苑,朝省,朝家 [imperial court]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趋:快步走。)——《史记·萧相国世家》
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朝国(朝廷,国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礼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3) 朝代,指同一姓帝王连续继承王位的时代 [dynasty]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杂句》
(4) 又如:唐朝;清朝
(5) 某一个帝王的统治时期 [emperor’s reign]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刘备和刘禅统治时期。)——杜甫《蜀相》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6) 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7) 政府 [government]。如:朝官;朝奉(原为宋代官名,后通称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8) 朝政,国家大事 [the affairs of state]。如:不听朝;朝柄(朝政的权柄)
(9) 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 [courtier class]。又称:朝列,朝次,朝序,朝伦;朝部;朝著
◎ 朝的拼音: cháo
〈词性:介〉
(1) 表示动作针对的方向 [on;towar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唐·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2) 又如:朝前看;大门朝东开;应该朝好的方面想
(3) 另见 zhāo
朝拜、朝臣、朝代、朝房、朝服、朝纲、朝贡、朝见、朝觐、朝门、朝圣、朝廷、朝向、朝向、朝阳、朝野、朝政
◎ 朝的拼音: zhāo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2) 同本义 [morning]
朝,旦也。——《说文》
朝,早也。——《尔雅·释诂》
自朝至于日中。——《书·无逸》
周人祭日以朝及誾。——《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诗·商颂·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朝雨浥轻尘。——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朝歌夜弦。(弦:弹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鸡一样鸣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穷苦,早上挣到钱,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乌(同“朝夕鸟”。朝去暮归的乌鸦);朝夕相处(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朝旦;朝不及夕(极言处境危急);朝升暮合(谓零碎地籴米。形容生活艰难,勉强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早被誉为伯夷,晚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朝欢暮乐(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朝市(早市)
(4) 早餐 [breakfast]。如:朝舗(早晨餐食)
(5) 指短时间 [moment]。如:朝旦;朝昔;朝昼
(6) 日;天 [day]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7) 又如:今朝;明朝
(8) 姓
(9) 另见 cháo
朝不保夕、朝发夕至、朝晖夕阴、朝菌、朝令夕改、朝露、朝暮、朝气、朝气蓬勃、朝秦暮楚、朝三暮四、朝生暮死、朝思暮想、朝闻夕改、朝闻夕死、朝夕、朝霞、朝阳
殿的拼音:diàn(ㄉ一ㄢˋ)
⒈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宫殿。宝殿。金銮殿。殿堂。殿阁。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试。
⒉ 〔殿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
⒊ 在最后:殿后。殿军。
殿字UNICODE编码U+6BBF,10进制: 27583,UTF-32: 00006BBF,UTF-8: E6 AE BF。
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壂
palace、hall、temple、at the rear
形声:右形左声
hall; palace; temple
详细解释◎ 殿的拼音: diàn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击声)
(2)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hall;temple;palace]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3)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乘龙舟,选美女一千人牵彩缆挽龙舟,号为“殿脚女”);殿兵(后军)
(4) 帝王宸居 [palace]。如:殿省(宫廷与台省。亦指朝廷上下。殿指皇帝的居所);殿院(宫内的殿和院);殿舍(皇宫;佛殿)
(5) 殿试 [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如:殿元(状元的别称);殿榜;殿罚(亦称殿举。因科举考试成绩很差而被取消应试资格)
(6) 亦用作帝、后的代称 [emperor, empress]。如:三殿: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
◎ 殿的拼音: diàn
〈词性:形〉
(1) 最后,最下 [at the rear]
殿,后也。——《广雅》
奔而殿。——《论语·雍也》。集解引马注:“殿在军后。前曰启,后曰殿。”
大殿。——《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注:“殿,后军也。”
(2) 又如: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差等,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 殿的拼音: diàn
〈词性:动〉
(1) 镇抚,镇守 [guard]
殿天子之邦。——《诗·小雅·采菽》
(2) 又如:殿邦(安邦定国)
(3) 定,评定 [judge]
莅之者进不能课其能,退不能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唐· 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
(4) 殿后,压阵 [bring up the rear]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论语·雍也》
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5) 停,停止 [stop]
依十二章不枉法例决五十七下,罪经释免,须殿三年,殿期已满。——《元典章新集》
殿春、殿后、殿军、殿下、殿试、殿堂、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