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撅坑撅堑的意思

juékēngjuéqiàn

撅坑撅堑



拼音jué kēng jué qiàn

注音ㄐㄩㄝˊ ㄎㄥ ㄐㄩㄝˊ ㄑ一ㄢˋ

解释撅:挖。掘深坑。比喻设计害人。

出处元 曾瑞《斗鹌鹑 风情》:“抡的柄铜揪分外里险,撅坑撅堑。”

用法作谓语;指设计害人。

感情撅坑撅堑是中性词。

繁体撅坑撅塹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uē jué   注音  ㄐㄩㄝ ㄐㄩㄝ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UW  仓颉  QMTO  郑码  DGZR  四角  51082  结构  左右电码  2313  区位  3079  统一码  6485  笔顺  一丨一一ノ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撅的拼音:juē(ㄐㄩㄝ)  

⒈ 翘起:撅嘴。撅尾巴。小辫撅着。

⒉ 折断:把竹竿撅折(shé   )了。

其他字义

撅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撅竖〕眼光浅,才识短,如“撅撅小人,无大经略”。

⒉ 古同“掘”,挖掘。

统一码

撅字UNICODE编码U+6485,10进制: 25733,UTF-32: 00006485,UTF-8: E6 92 85。

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撅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掘噘

造字法

形声:从扌、厥声

English

protrude; snap, break; di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撅的拼音: juē  

〈词性:动〉

(1) 用手把东西拨在一起 [poke together; move with a stick together]

撅,以手有所杷也。——《说文》

(2) 拔起 [pull out]

不涉不撅。——《礼记·内则》

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韩诗外传》

(3) 翘起,向上翘起 [stick up;turn upward]。如:撅丁(旧时妓院中的男帮工);撅着小嘴;撅着尾巴

(4) 断裂,折断 [snap;break sth.long and narrow]。如:撅笔(折毛之笔,秃筆);撅树枝

(5) 击,击败 [strike;defeat]。如:撅皇城,挝怨鼓(到皇城去击鼓鸣冤。犹言告御状);撅撒(败露)

词性变化

撅的拼音: juē  

〈词性:形〉

倔强,彆拗 [stubborn; unbending]。如:撅巴(硬)

常用词组

撅巴、撅嘴

  拼音  kēng   注音  ㄎㄥ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FYMN  五笔98  FYWN  仓颉  GYHN  郑码  BSQD  四角  40117  结构  左右电码  0977  区位  3151  统一码  5751  笔顺  一丨一丶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坑的拼音:kēng(ㄎㄥ)  

⒈ 洼下去的地方:坑洼。火坑(喻悲惨的生活环境)。

⒉ 把人活埋:坑杀。焚书坑儒。

⒊ 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坑害。坑骗。

⒋ 地洞。

统一码

坑字UNICODE编码U+5751,10进制: 22353,UTF-32: 00005751,UTF-8: E5 9D 91。

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坈硎阬

汉英互译

delve、hole、pit、tunnel

造字法

形声:从土、亢声

English

pit, hole; bury, trap; har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坑的拼音: k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亢声。本义: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

(2) 同本义 [hollow]

坑,堑也,壑也。——《玉篇》

或被坑水冲淹。——《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刨个坑;挖坑;坑阱(泛指深坑);坑坎(指地面高低不平;洼地;坑穴)

(4) 矿穴,矿场 [pit]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5) 又如:坑户(唐宋以来采掘金属矿的在籍专业户);坑冶(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坑探(开挖坑道探明矿藏的情况)

(6) 〈词性:方〉∶大小便用的粪坑或缸 [pit]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7) 又如:茅坑(厕所里的粪坑)

(8) 沟壑 [gully]。如:坑谷(沟壑山谷);坑堑(地下的陷沟);坑壕(壕沟);坑岸(犹坑堑,沟壑)

词性变化

坑的拼音: kēng  

〈词性:动〉

(1) 陷害 [frame up]

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窦娥冤》

(2) 又如:坑闪(坑害抛弃);坑陷(坑害;陷害);坑蒙(坑害蒙骗)

(3) 活埋 [bury alive]

于是楚军夜击坑 秦卒二十余人。——《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坑降(活埋已经投降的兵将);坑杀(活埋);坑戮(坑杀;活埋);焚书坑儒

(5) 欺骗 [cheat]。如:奸商净坑人

(6) 损人 [do a bad turn]

我并没得罪人,为甚么这么坑我?——《红楼梦》

常用词组

坑道、坑害、坑井、坑坑坎坎、坑坑洼洼、坑蒙拐骗、坑骗、坑人、坑洼、坑子

  拼音  juē jué   注音  ㄐㄩㄝ ㄐㄩㄝ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UW  仓颉  QMTO  郑码  DGZR  四角  51082  结构  左右电码  2313  区位  3079  统一码  6485  笔顺  一丨一一ノ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撅的拼音:juē(ㄐㄩㄝ)  

⒈ 翘起:撅嘴。撅尾巴。小辫撅着。

⒉ 折断:把竹竿撅折(shé   )了。

其他字义

撅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撅竖〕眼光浅,才识短,如“撅撅小人,无大经略”。

⒉ 古同“掘”,挖掘。

统一码

撅字UNICODE编码U+6485,10进制: 25733,UTF-32: 00006485,UTF-8: E6 92 85。

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撅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掘噘

造字法

形声:从扌、厥声

English

protrude; snap, break; di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撅的拼音: juē  

〈词性:动〉

(1) 用手把东西拨在一起 [poke together; move with a stick together]

撅,以手有所杷也。——《说文》

(2) 拔起 [pull out]

不涉不撅。——《礼记·内则》

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韩诗外传》

(3) 翘起,向上翘起 [stick up;turn upward]。如:撅丁(旧时妓院中的男帮工);撅着小嘴;撅着尾巴

(4) 断裂,折断 [snap;break sth.long and narrow]。如:撅笔(折毛之笔,秃筆);撅树枝

(5) 击,击败 [strike;defeat]。如:撅皇城,挝怨鼓(到皇城去击鼓鸣冤。犹言告御状);撅撒(败露)

词性变化

撅的拼音: juē  

〈词性:形〉

倔强,彆拗 [stubborn; unbending]。如:撅巴(硬)

常用词组

撅巴、撅嘴

  拼音  qiàn   注音  ㄑ一ㄢˋ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LRFF  仓颉  KLG  郑码  HEPB  四角  42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58  区位  3921  统一码  5811  笔顺  一フ丨一ノノ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堑(塹)的拼音:qiàn(ㄑ一ㄢˋ)  

⒈ 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堑壕。天堑。

⒉ 陷坑,亦喻挫折:吃一堑,长一智。

⒊ 挖掘:“环而堑之,及泉”。

统一码

堑字UNICODE编码U+5811,10进制: 22545,UTF-32: 00005811,UTF-8: E5 A0 91。

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塹壍㟻

汉英互译

chasm、moat

造字法

形声:从土、斩声

English

moat, trench, pit, cav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堑的拼音:

q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2) 同本义 [moat]

堑,防也。——《说文》

深堑而守。——《史记·高祖纪》

隤墙填堑。——《史记·司马相如传》

(3) 又如:堑渊(沟壑深潭);堑垒(深壕与堡垒);堑坎(深坑);堑谷(沉陷的坑谷);天堑

(4) 挫折 [setback;reverse]。如:吃一堑,长一智

词性变化

堑的拼音:

qiàn  

〈词性:动〉

挖掘[壕沟、通道] [dig]

堑山堙谷。——《史记·秦本纪》

环而堑之。——《左传》。注:“沟堑也。”

厕足而堑之。——《庄子·外物》。释文:“掘也。”

堑的拼音:

qiàn  

峭堑之势异也。——《史记·李斯列传》

常用词组

堑壕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