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攫戾执猛的意思

juézhíměng

攫戾执猛



拼音jué lì zhí měng

注音ㄐㄩㄝˊ ㄌ一ˋ ㄓˊ ㄇㄥˇ

解释攫:捉取。戾:暴戾。执:抓住。猛:凶猛。能够捕获擒拿暴戾、凶猛的敌人。形容勇猛无敌。

出处汉·张衡《南都赋》:“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感情攫戾执猛是中性词。

繁体攫戾執猛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20画  总笔画  23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HHC  仓颉  QBUE  郑码  DLNX  四角  56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384  区位  3080  统一码  652B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攫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抓取:攫取(掠夺)。攫夺。

统一码

攫字UNICODE编码U+652B,10进制: 25899,UTF-32: 0000652B,UTF-8: E6 94 AB。

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攫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㩴㸕爴玃

造字法

形声:从扌、矍声

English

snatch away, seize; catch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攫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矍( jué  )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

(2) 同本义 [snatch]

攫,执也。——《说文》

鸷虫攫搏。——《礼记·儒行》

盗跖弗攫。——《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

鸟攫其肉。——《汉书·黄霸传》

(3) 又如:攫取(抓取;拿取);攫捷(抓取;猎获);攫啄(以爪抓取,以嘴啄食);攫搏(鸟兽以爪翅猎物);攫噬(抓取而吞噬)

(4) 夺取 [grab;seize]

备兽触攫。——《周礼·兽人》注

乳犬攫虎。——《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左手攫之,而右手废。——《庄子·让王》

(5) 又如:攫攘(争夺);攫窃(窃夺);攫昼(白昼抢劫);攫盗(盗取,窃取)

常用词组

攫夺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简体部首  户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戶部  
五笔  YNDI  仓颉  HSIK  郑码  WMGS  四角  3028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2074  区位  7669  统一码  623E  笔顺  丶フ一ノ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戾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暴恶:暴戾。

⒉ 罪过,乖张:罪戾。乖戾。

⒊ 至:鸢飞戾天。

统一码

戾字UNICODE编码U+623E,10进制: 25150,UTF-32: 0000623E,UTF-8: E6 88 BE。

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戾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㑦淚盭

汉英互译

crime、pervers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perverse, recalcitrant, rebell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戾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犬,从户。犬从关着的门中挤出,必曲其身。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戾,曲也。从犬,出户下身曲戾也。——《说文》

饮必小咽,端直无戾。——《吕氏春秋》

(3) 又如:戾契(曲折辗转)

(4) 至,到达 [come to]

翰飞戾天。——《诗·小雅·四月》

鲁侯戾止。——《诗·鲁颂·泮水》

戾于敝邑。——《国语·鲁语上》

古者天灾降戾。——《国语·周语下》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戾止(来临);戾于(至于)

(6) 违背,违反 [violate]

如子之说,文虽相反,义不相戾。——唐· 韩愈《论语笔解》

举事戾苍天。——《淮南子·览冥训》

(7) 破裂 [break;split]

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淮南子·主术训》。注:“戾,破也。”

(8) 通“捩”。扭转 [reverse;turn back;turn round]

戾翳旋把,萦随所历。——潘岳《射雉赋》

词性变化

戾的拼音:   

〈词性:形〉

(1) 乖张;违逆 [perverse]

戾,乖背也。——《字林》

降此大戾。——《诗·小雅·节南山》

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柳宗元《天说》

果敢而很,猛贪而戾。——《荀子·荣辱》

(2) 又如:乖戾(别扭,不合情理);戾沓(乖戾多言);戾悖(乖戾背离);戾谬(乖谬)

(3) 暴戾 [ruthless and tyrannical]

诛严不为戾。(戾残暴。)——《韩非子·五蠹》

(4) 又如:戾气(暴戾之气);戾虫(老虎的别名。以虎性暴戾凶猛,故名);戾夫(凶恶的人;暴戾之心);戾行(砥砺操行)

(5) 劲疾,猛烈 [swift;fierce]

劲风戾而吹帷。——晋· 潘岳《秋兴赋》

(6) 贪婪凶猛 [greedy and ferocious]

悍戾贪肆。——《新唐书·杨于陵传》

(7) 安定,静止 [stable;still]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诗·大雅·桑柔》

戾的拼音:   

〈词性:名〉

(1) 蒙受屈辱或受到的贬抑 [humiliation]

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

(2) 罪恶,罪行 [crime]

余,罪戾之人也。——《国语》

(3) 又如:罪戾(罪过;罪恶)

(4) 祸患 [disaster]

天降灾戾。——《汉书·食货志下》

(5) 通“疠”。疫病 [pestilence]

疾菑戾疫。——《墨子·尚同中》

(6) 姓

常用词组

戾家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VYY  仓颉  QKNI  郑码  DQS  四角  55017  结构  左右电码  1013  区位  5420  统一码  6267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执(執)的拼音:zhí(ㄓˊ)  

⒈ 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⒉ 掌握:执政。执教(jiào   )。

⒊ 捕捉,逮捕:战败被执。

⒋ 坚持:固执。执意。

⒌ 实行:执行。

⒍ 凭单:回执。

⒎ 朋友: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⒏ 姓。

统一码

执字UNICODE编码U+6267,10进制: 25191,UTF-32: 00006267,UTF-8: E6 89 A7。

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執秇

汉英互译

capture、carry out、catch、grasp、hold、persist

造字法

会意:从幸、从丸

English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arrest]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hold]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go in for;carry out]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control]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stick to]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achieve;acquire;gain;get]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ascertain;judge;decide]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block]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incur;forge;become]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treat with]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词性变化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1) 至交,好友 [the best friend;the most intimate friend]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receipt]。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执的拼音:

zhí  

〈词性:介〉

相当于“用”、“凭” [with]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常用词组

执傲、执笔、执鞭、执导、执法、执法不公、执法如山、执绋、执教、执礼、执迷不悟、执泥、执牛耳、执拗、执勤、执事、执手、执心、执行、执刑、执言、执业、执意、执友、执掌、执照、执政、执政党、执中、执著

  拼音  měng   注音  ㄇㄥˇ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BL  仓颉  KHNDT  郑码  QMYL  四角  47212  结构  左右电码  3718  区位  3545  统一码  731B  笔顺  ノフノフ丨一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猛的拼音:měng(ㄇㄥˇ)  

⒈ 气势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

⒉ 忽然,突然:猛然。猛省(xǐng   )(亦作“猛醒”)。猛可(突然,陡然)。猛不防。

⒊ 严厉:宽以济猛。

⒋ 凶暴:苛政猛于虎。猛禽。猛兽。猛戾。猛悍。

⒌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猛犸。

统一码

猛字UNICODE编码U+731B,10进制: 29467,UTF-32: 0000731B,UTF-8: E7 8C 9B。

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uddenly、with a rush

造字法

形声:从犭、孟声

English

violent, savage, cruel; b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strong dog]

猛,健犬也。——《说文》

驱猛兽。——《孟子》

猛虞趪趪。——张衡《西京赋》。注:“怒也。”

(2) 又如:大猛(大狗)

词性变化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形〉

(1) 凶恶可怕 [fierce;ferocious;violent]

公之狗甚猛。——《韩诗外传》

粗厉猛起。——《礼记·乐记》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猛兽奇鬼。——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猛利(犹凶暴);猛戾(凶暴乖张);猛急(犹暴躁);猛暴(凶残暴戾)

(3) 勇猛;威猛 [valiant]

威而不猛。——《论语》

便捷猛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命猛将统兵。——《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陶潜《咏荆轲》

(4) 又如:猛进(勇猛精进);猛决(勇猛果决);猛勇(威猛勇敢);猛气(勇猛的气势和气概)

(5) 严厉 [severe]。如:猛法(严酷的法令);猛峻(严峻);猛厉(严厉刚烈;严酷,严厉)

(6) 猛烈(强烈;刚烈) [fierce;violent;vigorous]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猛火(猛烈燃烧的火);猛迅(猛烈而迅速);凶猛(凶恶强大)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副〉

(1) 忽然,突然 [suddenly]

[荀]彧猛省曰:“吾儿忘却!”——《三国演义》

(2) 又如:猛不乍(突然);猛古丁(突然);猛可(突然);猛生,猛乍(突然)

(3) 非常,甚 [very]

阅史披图,猛欲追谟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明· 陈汝元《金莲记》

常用词组

猛不防、猛打、猛地、猛丁、猛干、猛攻、猛虎、猛击、猛将、猛进、猛劲儿、猛可、猛烈、猛犸、猛扑、猛禽、猛然、猛兽、猛醒、猛乍、猛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