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ù sòng fēn yún
注音ㄐㄨˋ ㄙㄨㄥˋ ㄈㄣ ㄩㄣˊ
解释讼:争辩;纷纭:言论多而杂乱。许多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看法不一致。形容众多的意见争辩不清;没有定论。
出处清 张元济《<水经注>跋》:“聚讼纷纭,几为士林一大疑案。”
例子这个问题,已经辩论了两天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正音“讼”,不能读作“sōng”。
辨形“纭”,不能写作“耘”。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聚讼纷纭是褒义词。
繁体聚訟紛紜
近义聚讼纷然
反义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如出一口
英语argue back and forth and cannot agree(at sixes and sevens)
动物生肖牛,虎,蛇
聚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会合,集合:聚合。聚会。聚积。聚集。聚谈。聚拢。聚齐。聚餐。欢聚一堂。物以类聚。凝聚。聚沙成塔。
聚字UNICODE编码U+805A,10进制: 32858,UTF-32: 0000805A,UTF-8: E8 81 9A。
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鄹焣
assemble、gather
散
形声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详细解释◎ 聚的拼音: jù
〈词性: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village]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group]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Ju city]。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 聚的拼音: jù
〈词性:动〉
(1) 会合;聚集 [assemble;flock together;gather;get together]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accumulate]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collect]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assemble;dwell in groups]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聚宝盆、聚变、聚餐、聚餐、聚赌、聚光、聚光灯、聚合、聚会、聚伙、聚积、聚集、聚歼、聚焦、聚居、聚敛、聚拢、聚齐、聚散、聚谈、聚头、聚晤、聚议、聚义、聚饮、聚众
讼(訟)的拼音:sòng(ㄙㄨㄥˋ)
⒈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讼事。讼案。讼词。
⒉ 争辨是非:争讼。聚讼纷纭。
⒊ 自责:自讼。
⒋ 古同“颂”,颂扬。
讼字UNICODE编码U+8BBC,10进制: 35772,UTF-32: 00008BBC,UTF-8: E8 AE BC。
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讼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訟吅㕬䛦
bring a case to court、dispute
形声:从讠、公声
accuse; argue, dispute; litigate
详细解释◎ 讼的拼音:
訟 s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
(2) 同本义 [argue;dispute]
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说文》
讼不亲也。——《易·杂卦》
饮食必有讼。——《易·序卦》
会礼之家,名为聚讼。——《后汉书·曹褒传》
(3) 又如:聚颂纷纭;讼辩(争辩);讼斗(争斗);讼怨(争吵怨恨);讼直(申辩是非曲直);讼争(争辩,争吵);讼罪(争辩无罪);讼曲(争论是非曲直)
(4) 打官司 [go to court;bring a case to court]
讼,《六书故》:争曲直于官有司也。——《正字通》
争罪曰狱,争财曰讼。——《周礼·地官》注
有狱讼者。——《周礼·大司徒》。注:“争财曰讼。”
争宝之讼解。——张协《七命》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
(5) 又如:讼牒(讼状);讼事(诉讼之事);讼理(讼事处理恰当);讼狱(诉讼之事);讼庭(公堂法庭);讼学(专门讲究诉讼案件之学堂);讼地(为争地而打官司)
(6) 喧哗 [noise]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汉· 东方朔《七谏·怨世》
(7) 谴责 [blame]。如:讼言(责备的话);讼过(自责其过失)
(8) 为人辩冤 [plead;defend]
汉武帝杀戾太子, 田千秋讼太子冤。—— 宋· 洪迈《容斋随笔》
(莽)在国三岁,吏上书讼冤 莽者以百数。——《汉书·王莽传》
(9) 又如:讼冤(申辩冤屈);讼屈(申冤,辩冤)
(10) 通“颂”。歌颂 [eulogize;extol]
一国为之讼。——《韩非子·孤愤》
深讼莽功德。——《汉书·王莽传上》
家给人足,讼声并作。——《易林·否之大有》
◎ 讼的拼音:
訟 sòng
〈词性:名〉
诉讼者 [plarntiff and defendant]
政以慈爱为主,劝两讼勿争,词致殷重。——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 讼的拼音:
訟 sòng
〈词性:形〉
(1) 通“公”。公开地,明白地 [openly]
夫有形埒者,天下讼见之;有篇籍者,世人传学之。——《淮南子·兵略》
太尉尚恐不胜诸吕,未敢讼言诛之。——《史记·吕太后纪》
(2) 又如:讼言(公开地说);讼刑(审慎用刑)
讼案、讼词、讼棍、讼师
纷(紛)的拼音:fēn(ㄈㄣ)
⒈ 众多,杂乱:纷纷。纷繁。纷杂。纷飞。纷纭。五彩缤纷。纷乱。纷扰。纷争。
⒉ 古代旗子上的飘带。
纷字UNICODE编码U+7EB7,10进制: 32439,UTF-32: 00007EB7,UTF-8: E7 BA B7。
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紛
confused、numerous
形声:从纟、分声
in disorder, scattered, tangled
详细解释◎ 纷的拼音:
紛 f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2) 同本义 [horsetail bag]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3) 旗上的飘带 [ribbon on a flag]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 扬雄《羽猎赋》
(4) 又如:佩纷(佩饰丝带)
(5) 花边 [lace]
次席纷纯,左右玉几。——张衡《东京赋》
(6) 祸乱;灾难 [disaster]
唯天轨之不辟兮,何纯絜而离纷!——《汉书》
(7) 争执;纠纷 [dispute]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史记·滑稽列传》
(8) 又如:纷纠(纠纷;纷扰;祸乱);纷哓(争辩不休)
(9) 抹布;拭物的佩巾 [rag]。如:纷帨(用来拭物的佩巾)
◎ 纷的拼音:
紛 fēn
〈词性:形〉
(1) 盛多,各种各样 [many and various]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艚又如:纷委(盛多);纷若(盛多的样子);纷营(众多,杂乱);纷郁(盛多的样子)
(3) 杂乱 [confused;disorderly]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班其相纷些。——《楚辞·招魂》
涫涫纷纷。——《荀子·解蔽》
狱之放纷。——《左传·昭公十六年》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4) 又如:纷腾(杂乱喧腾);纷嚣(纷乱喧嚣);纷错(杂乱的样子);纷纶(乱而多。忙乱);纷罗(排列混乱无序的样子。或指众多并列)
纷繁、纷飞、纷纷、纷纷扬扬、纷乱、纷披、纷奢、纷纭、纷杂、纷争、纷至沓来
纭(紜)的拼音:yún(ㄩㄣˊ)
⒈ 多而杂乱:纭纭。纷纭。
纭字UNICODE编码U+7EAD,10进制: 32429,UTF-32: 00007EAD,UTF-8: E7 BA AD。
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纭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紜
形声:从纟、云声
confused, in disorder; numerous
详细解释◎ 纭的拼音:
紜 yún
〈词性:形〉
(形声。从糸( mì ),云声。双音词“纷纭”。本义:多盛的样子) 同本义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纭,数乱也。——《玉篇》
纭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