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āi xiá chū hǔ
注音ㄎㄞ ㄒ一ㄚˊ ㄔㄨ ㄏㄨˇ
解释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例子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比喻放纵坏人。
感情开柙出虎是中性词。
繁体開柙出虎
近义放虎归山
动物生肖牛,虎,蛇
开(開)的拼音:kāi(ㄎㄞ)
⒈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⒉ 分割:对开。三十二开本。
⒊ 通,使通:开导。开窍。
⒋ 使显露出来:开采(挖掘矿物)。开发。
⒌ 扩大、发展:开扩。开拓。
⒍ 发动或操纵:开动。开车。
⒎ 起始:开始。开宗明义。
⒏ 设置、建立:开创。开国。开设。
⒐ 列举,写出:开单子。开发票。
⒑ 支付:开销。开支。
⒒ 沸腾,滚:开水。
⒓ 举行:开运动会。
⒔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开。
开字UNICODE编码U+5F00,10进制: 24320,UTF-32: 00005F00,UTF-8: E5 BC 80。
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開
discharge、karat、opening
启、关、闭、谢、落
会意
open; initiate, begin, start
详细解释◎ 开的拼音:
開 kāi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open the door]
開,张也。——《说文》
天门开阖。——《老子》十章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老子》
开物成务。——《易·系辞上》
开我东阁门。——《乐府诗集·木兰诗》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记》
开轩面场圃。——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开城(打开城门);开门钱(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
(4) 打开,开启 [open]
微子开封于 宋。——《荀子·议兵》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开卷有益;旗开得胜;顿开茅塞;开封(拆开书函);开窗放入大江来(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开箱(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开着眼(睁着眼)
(6) 引申为开放;舒放 [come into bloom; unfold]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山寺桃花始盛开。——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7) 又如:春暖花开;盛开(花开得茂盛);开眉(舒展双眉。解愁、欣喜的意思);开眉展眼(形容高兴的样子。应作开眼展眉)
(8)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set up;found]
欲开置县。——《海瑞传》
旁开小窗——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开工厂;开店;开茶馆;开屏(张设屏风)
(10) 摆开 [put;set up; place]
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11) 又如:开宴(摆开酒席)
(12) 开掘;开通 [dredge]
天门中断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13) 又如:开天辟地;开源节流;继往开来;开达(开通明达);开敏(开明通达)
(14) 教导,启发 [instruct;inspire]
移风易俗之本,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王符《潜夫论》
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15) 又如:开诱(启发诱导);开晓(开导启发,让人明白);开譬(开导警惕)
(16) 开拓,扩展 [open up;initiate]
开地数千里。——《韩非子·初见秦》
开荒南野际。——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17) 又如:开封(开拓疆土);开境(开拓疆域);开济(开创大业,匡济时艰);开边(开拓疆域);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18) 开始,开端 [begin;start]。如:开演;开业;开沽(卖酒);开笔(学童开始学做文章);开江(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开八(十年一秩,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称为开八。同此,五十一岁称开六,六十一岁称开七)
(19)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soliloquy speak]
外扮老夫人上开。——元· 王实甫《西厢记》
(20) 释放;赦免 [release]。如:开释(赦免,释放);开放(开脱;释放)
(21) 解除,免去 [remove;get rid of]。如:开除(开脱,免除;杀戮,消灭);开复(官员被降职、免官,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
(22) 分离,分开 [separate]
连月不开。——《后汉书·列女传》
(23) 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24) 起刺激作用,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stimulate]。如:开胃;开口(初生婴儿喂奶之前,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称为:“开口”)
(25) 书写,开列,填写 [make out]。如:开票;开账;开报(开列呈报)
(26) 放晴 [(of sky)clear up (after rain)]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 开的拼音:
開 kāi
〈词性:量〉
(1) 黄金成色单位,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24 [karat,carat]。如:16开金含16/24纯金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附在数词之后 [mo]。如:十六开
(3) 〈词性:方〉∶冲茶一次,叫做一开 [times]
吃过五六开茶,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海上花列传》
〈词性:名〉
姓
开拔、开办、开本、开笔、开步、开采、开场、开场白、开敞、开畅、开车、开诚布公、开诚相见、开初、开除、开船、开创、开春、开打、开裆裤、开刀、开导、开倒车、开道、开地、开店、开吊、开动、开端、开恩、开发、开饭、开方、开房间、开放、开封、开工、开关、开锅、开国、开国元勋、开河、开黑店、开后门、开壶、开户、开花、开花衣、开化、开怀、开荒、开会、开荤、开火、开伙、开霁、开价、开间、开疆、开讲、开交、开戒、开金、开襟、开禁、开卷、开掘、开课、开垦、开口、开口子、开快车、开旷、开矿、开阔、开阔、开朗、开犁、开例、开镰、开脸、开列、开裂、开溜、开路、开路、开绿灯、开罗、开锣、开门、开门、开门见山、开门揖盗、开蒙、开明、开幕、开幕式、开拍、开盘、开炮、开辟、开篇、开票、开屏、开启、开枪、开腔、开窍、开窍、开晴、开球、开赛、开山、开山、开山祖师、开设、开始、开始、开市、开释、开水、开台、开堂、开天窗、开天辟地、开庭、开通、开通、开头、开头、开脱、开拓、开挖、开外、开玩笑、开胃、开戏、开先、开线、开销、开小差、开小会、开小灶、开心、开心颜、开学、开颜、开眼、开演、开业、开夜车、开印、开映、开元、开源节流、开凿、开斋、开斋节、开展、开展、开战、开张、开张、开仗、开账、开支、开足马力、开罪
柙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关闭猛兽的笼槛,亦指押解犯人的囚笼或囚车。
⒉ 古同“匣”,收藏东西的器具。
柙字UNICODE编码U+67D9,10进制: 26585,UTF-32: 000067D9,UTF-8: E6 9F 99。
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㘡
形声:从木、甲声
cage, pen for wild animals
详细解释◎ 柙的拼音: xiá
〈词性:名〉
(1) (古文象形。从木,甲声。本义:关兽的木笼)
(2) 同本义 [wooden cage]
柙,槛也,以藏虎兕。——《说文》
虎兕出于柙。——《论语·季氏》
实则禽槛豕匣也。——《菩提寺疏》
杨幺虽有忠义之心,其余虎性岂能易驯?幸得入柙,留之必遗后患。——《后水浒传》
(3) 又如:柙板(一种刑具);柙床(扣住重犯手脚的睡床)
(4) 通“匣”。箱匣 [box]
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庄子·刻意》
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柙。——《法言·序》
(5) 又如:柙匮(箱柜)
◎ 柙的拼音: xiá
〈词性:动〉
[用囚笼、囚车] 关押,押解 [lock up or escort]
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管子·小匡》
拱柙天人矣。——《后汉书》
出(齣)的拼音:chū(ㄔㄨ)
⒈ 从里面到外面: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⒉ 往外拿,支付: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⒊ 离开:出发。出轨。出嫁。
⒋ 产生,生长:出产。出品。出人才。
⒌ 发生:出事。
⒍ 显露:出现。出名。
⒎ 超过: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⒏ 来到:出席。出勤。
⒐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出处(chù )。语出《孟子》。
⒑ 显得量多:这米出饭。
⒒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出问题。
⒓ 传(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出字UNICODE编码U+51FA,10进制: 20986,UTF-32: 000051FA,UTF-8: E5 87 BA。
出字由两个山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㞮岀齣
come out、exceed、go
入、没、进、纳、落
会意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详细解释◎ 出的拼音: chū
〈词性:动〉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grow up]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go out]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appear;show]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produce]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exceed;go beyond;surpass]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bring out;take out]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issue]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publish;put up]。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become an official]。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escape]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marry]。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give vent to;diffuse]。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bear]。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drive out]。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divorce]。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clear away]。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throw away;abandon]。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separate oneself from;release]。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sell]。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set out;turn out]。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kill]。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absolve sb.from guilt or blame]。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pass]。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happen]。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 出的拼音:
齣 chū
〈词性:量〉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a dramatic piece]。如:一出《白蛇传》
出版、出版社、出版物、出版者、出榜、出奔、出殡、出兵、出操、出岔子、出差、出差、出产、出厂、出场、出超、出车、出丑、出处、出处、出错、出点子、出动、出尔反尔、出发、出发点、出饭、出访、出份子、出风头、出伏、出官、出港、出阁、出格、出工、出恭、出轨、出国、出海、出汗、出航、出乎意料、出活、出击、出继、出家、出家人、出价、出嫁、出尖,出尖儿、出借、出界、出境、出境、出局、出圈、出口、出口、出口成章、出来、出来、出类拔萃、出力、出列、出猎、出溜、出笼、出漏子、出路、出乱子、出落、出马、出卖、出毛病、出门、出面、出苗、出名、出没、出谋划策、出纳、出纳、出品、出品、出奇、出奇制胜、出其不意、出气、出气筒、出勤、出去、出去、出圈儿、出缺、出让、出人命、出人头地、出人意外、出任、出入、出入、出丧、出赛、出塞、出色、出山、出身、出神、出神入化、出声、出生、出生率、出生入死、出师、出使、出示、出世、出仕、出事、出手、出手、出售、出水、出水芙蓉、出台、出逃、出题、出庭、出头、出头、出头露面、出头鸟、出土、出土文物、出脱、出外、出亡、出席、出息、出险、出现、出线、出新、出行、出血、出巡、出牙、出芽、出言、出言不逊、出演、出洋、出洋相、出迎、出游、出狱、出院、出战、出账、出账、出诊、出阵、出征、出证、出众、出资、出走、出租、出租汽车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唬俿乕虝
tiger
象形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hù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 虎的拼音: hù
另见 hǔ
虎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