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ǎo jì chù zhì
注音ㄎㄠˇ ㄐ一ˋ ㄔㄨˋ ㄓˋ
解释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牧,故以考绩黜陟,不统其政,不御其民。”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感情考绩黜陟是中性词。
繁体考績黜陟
动物生肖牛,虎,蛇
考的拼音:kǎo(ㄎㄠˇ)
⒈ 试验,测验:考试。考查。
⒉ 检查,查核:考察。考勤。稽考。考核。
⒊ 推求,研究:考古。考据。考订。考证。
⒋ 老,年纪大:寿考。
⒌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⒍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考字UNICODE编码U+8003,10进制: 32771,UTF-32: 00008003,UTF-8: E8 80 83。
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丂攷
check、give or take an examination、study、verify
形声:上形下声
examine, test; investigate
详细解释◎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形〉
(1) (形声。从老省,丂( kǎo )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aged]
考,老也。——《说文》
富贵寿考。——《新唐书》
(2) 又如:考寿(长寿);考终(考终年);考终年(享尽天年)
◎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名〉
(1) 去世的父亲 [deceased father]
父为考。——《尔雅》
考妣延年。——《苍颉篇》
有子考无咎。——《易·蛊》
奔走事厥考厥长。——《书·酒诰》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礼记·祭法》
五曰考终命。——《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2) 又如:考妣(父称考,母称妣,古为生前通称;今人则称死去的父母为考妣)
◎ 考的拼音: kǎo
〈词性:动〉
(1) 假借为“攷”。敲,击[strike;beat]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诗·唐风·山有枢》
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考击(敲打);考考(敲鼓的声音)
(3) 假借为“拷”。拷打 [torture]
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后汉书·戴就传》
(4) 又如:考竟(鞭笞拷问;受拷问而死在监狱中);考死(拷问致死);考杀(拷问击杀)
(5) 查核,考试 [exaime;check]
略考其行事。——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考较(查核;核实);考语(考核官吏政绩的评语)
(7) 审察,察考 [inspect;check]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争略》序
(8) 又如:考据(根据);考正(根据文献资料核实证明);考慎(审慎考察);考寻(考察探求;研求);考道(研求应尊之道);考求(探索研求)
(9) 完成;建成 [complete;build up]
考仲子之宫。——《左传·隐公五年》
(10) 又如:考落(建成;落成);考成(落成;建成)
考查、考察、考场、考分、考古、考官、考核、考绩、考究、考据、考卷、考量、考虑、考评、考期、考勤、考区、考取、考生、考试、考验、考证
绩(績)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把麻搓捻成线或绳:纺绩。绩麻。绩火(古代夜间纺织时照明的灯火)。
⒉ 继:“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
⒊ 成果,功业:成绩。功绩。战绩。
绩字UNICODE编码U+7EE9,10进制: 32489,UTF-32: 00007EE9,UTF-8: E7 BB A9。
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績勣
accomplishment、achievement、performance
形声:从纟、责声
spin; achievements
详细解释◎ 绩的拼音:
績 jì
〈词性:动〉
(1) 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 [twist hempen thread]
绩,缉也。从糸,责声。——《说文》
不绩其麻。——《诗·陈风·东门之枌》
八月载绩。——《诗·豳风·七月》。传:“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公父文伯退朝,朝母。其母方绩。——《国语·鲁语下》
(2) 又如:绩绪(搓麻线);绩女(纺织的女郎);绩火(夜晚纺织时用来照明的灯火);绩纺(泛指纺纱,绩麻诸事。即纺绩)
(3) 承继 [inherit]。如:绩绍(继承业绩)
◎ 绩的拼音:
績、勣 jì
〈词性:名〉
(1) 成就;功业 [achievement;merit]
绩,功也,又,业也,又,事也,又,成也。字亦作勣。——《尔雅》
勣,功也。——《声类》
庶绩咸熙。——《书·尧典》
远绩禹功。——《左传·昭公元年》。按,迹也。
大奔曰败绩。——《左传·庄公十一年》
伯尊其无绩乎。——《谷梁传·成公五年》
男女效绩。——《国语·鲁语》
维禹之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2) 又如:绩用(绩效,功用);绩迒(功效,工作的成绩);绩阀(功绩。书功状以榜门叫阀);绩谋(功勋与智谋)
(3) 下裳 [trousers]
赐皮弁素绩。——《汉书》。颜师古注:素绩,谓素裳也。朱衣而素裳。
绩效
黜的拼音:chù(ㄔㄨˋ)
⒈ 降职或罢免: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黜字UNICODE编码U+9EDC,10进制: 40668,UTF-32: 00009EDC,UTF-8: E9 BB 9C。
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黜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㔘詘
dismiss
形声:从黑、出声
dismiss; demote, downgrade
详细解释◎ 黜的拼音: chù
〈词性:动〉
(1) (形声。从黑,出声。本义:黑暗)
(2) 降职或罢免 [degrade or dismiss]
黜,贬下也。——《说文》
黜,贬也,下也。——《玉篇》
黜陟幽明。——《虞书》。传:“退其幽者。”
何以黜朱于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咸黜不端。——《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高适《书博鸡者事》
理乱不知,黜涉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 又如:罢黜百家;黜落(罢免,除名);黜升(官吏的罢免与升迁);黜放(革职放逐)
(4) 废除;取消 [abolish;abandon;annul]
汤既黜 夏命。——《书·汤诰序》
爱季佗而黜 仆。——《左传·文公十八年》
王黜翟后。——《国语·周语》
君将黜嗜欲。——《庄子·徐无鬼》
(5) 又如:黜华(摈除文饰,不事虚华)
黜退、黜免、黜逐
陟的拼音:zhì(ㄓˋ)
⒈ 登高:陟山。
⒉ 晋升,进用: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字UNICODE编码U+965F,10进制: 38495,UTF-32: 0000965F,UTF-8: E9 99 9F。
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陟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徏徝
climb, scale, ascend; proceed
详细解释◎ 陟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阜,从步。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本义:由低处向高处走;升;登高)
(2) 同本义,与“降”相对 [climb up;ascend]
陟,登也。——《说文》
陟,陞也。——《尔雅》
陟降庭止。——《诗·周颂·闵予小子》
汝陟帝位。——《虞书》
省幽明以黜陟。——张衡《东京赋》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人陟降大艰。——柳宗元《井铭并序》
(3) 又如:陟屺(登屺山。比喻思念母亲。屺,无草木的山);陟岵(登岵山。比喻思念父亲。岵,草木繁茂的山)
(4) 登程,上路 [set out]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书·太甲下》
(5) 又如:陟遐(远行);陟卓(远行);陟涉(跋涉)
(6) 晋升 [promote to a higher office]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善。否,恶。臧否,奖善惩恶。臧、否,这里都是动词。)——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陟罚(提拔与惩罚);陟黜(进用与贬黜);陟劝(提升与奖励);陟明(进用贤明)
(8) 升遐,升天 [(of emperor) die]
惟新陟王,毕协赏罚。——《书·康王之诰》
(9) 又如:陟配(天子升天后,于祭天时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