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è fá yuàn yù
注音ㄎㄜˋ ㄈㄚˊ ㄩㄢˋ ㄩˋ
解释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例子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谦狱论》:“万历甲辰九日,东林会讲克伐怨欲。”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克伐怨欲是贬义词。
繁体剋伐怨慾
动物生肖牛,虎,蛇
克(剋)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克字UNICODE编码U+514B,10进制: 20811,UTF-32: 0000514B,UTF-8: E5 85 8B。
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剋尅
gram、gramme
象形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详细解释◎ 克的拼音:
剋、尅 kè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 同本义 [be competent]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3)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的子弟);克明(能察是非)
(4) 能够 [can;be able to]
克,能也。——《尔雅》
匪斧不克。——《诗·齐风·南山》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郑注:“能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5) 又如:克化(能够消化);克尽(能够尽力);克协(能够符合;等同);克长(能教诲不倦);克果(能成功,能实现);克承(能够继承);克荷(能够承担);克臬(能奉法行事);克能(能够)
(6) 攻下;战胜;打败 [defeat;overcome;capture]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郑伯克 段于 鄢。——《左传·隐公元年》
克,胜也。——《玉篇》
然操遂能克 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陈寿《隆中对》
饮酒温克。——《诗·小雅·小宛》
如云不克。——《诗·大雅·桑柔》
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
(7) 又如:克伏(降伏,制伏);克伐(侵害);迭克名城;克平(制伏,平定);克胜(克敌制胜)
(8) 克制 [restrain;forbear]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书·洪范》
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9) 又如:克心(约束内心);克治(克制私欲邪念)
(10) 迷信说法。认为人生下来有属相相克,有五行相克,命硬的又克父母;害,损伤 [damage]。如:克皮(伤残体肤);克贼(损伤)
(11) 杀 [kill]。如:克奔(斩杀败降的敌人);克殄(歼灭);克翦(歼灭)
(12) 克扣 [embezzle part of what should be issued]。如:克落(克扣);克除(非法扣除)
(13) 通“剋”。严格限定期限 [set a time limit]
公乃与克日会战。——《三国志·武帝操》
克期置酒。——《三国志·张嶷传》
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后汉书·钟离意传》
(14) 又如:克期完工;克日(约定或限定时日)
◎ 克的拼音: kè
〈词性:名〉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gram]。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
克敌制胜、克丁克卯、克分子、克服、克复、克格勃、克己、克己、克己奉公、克减、克扣、克拉、克里姆林宫、克-厘米、克期、克山病、克什米尔、克丝钳,克丝钳子、克谐、克星、克制
伐的拼音:fá(ㄈㄚˊ)
⒈ 砍:伐树。砍伐。
⒉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⒊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伐字UNICODE编码U+4F10,10进制: 20240,UTF-32: 00004F10,UTF-8: E4 BC 90。
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傠瞂
cut down、strike
会意:从亻、从戈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详细解释◎ 伐的拼音: fá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kill]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brag about]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damage]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knock]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 伐的拼音: fá
〈词性:名〉
(1) 通“阀”。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伐柯、伐木、伐檀、伐罪
怨的拼音:yuàn(ㄩㄢˋ)
⒈ 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⒉ 不满意,责备: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怨字UNICODE编码U+6028,10进制: 24616,UTF-32: 00006028,UTF-8: E6 80 A8。
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㤪惌愠慍㥐
complain、enmity、resentment
恩、德
形声:下形上声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详细解释◎ 怨的拼音: yu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夗( yuàn )声。本义:怨恨;仇恨)
(2) 同本义 [rankle;grudge]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 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怨愤所积。——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3) 又如:怨怅(怨畅。怨恨);怨谤(怨恨诽谤);怨恶(怨恨憎恶);怨艾(悔恨自己的错误);怨詈(怨恨并咒骂);恩怨(恩惠和仇恨);宿怨(旧有的怨恨);怨痛(怨恨哀痛)
(4) 责怪;埋怨 [blame;reproach;complain]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天下怨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
胥怨者民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
(6) 又如:抱怨(埋怨);怨咎(埋怨责备);怨思(抱怨迂居,怀念故土);怨责(埋怨责怪)
(7) 讥讽 [satirize]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8) 又如:怨刺(讽刺);怨讥(讥讽)
(9) 别离 [take leave]。如:怨旷(长期别离;女无夫,男无妻);怨妇(丧夫或丈夫别离很久的妇人)
(10) 哀怨 [plaintif;sad]
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必伤。——《吕氏春秋》。高诱注:“怨,悲。”
痛灵根之夙陨,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叹逝赋》
(11) 又如:怨切(悲切);怨咽(哀伤呜咽);怨秋(悲秋);怨切(悲切);怨笛(哀怨幽咽的笛声);怨情(悲怨的情怀);怨调(哀怨的曲调);怨惜(悲怨惋惜)
◎ 怨的拼音: yuàn
〈词性:名〉
(1) 仇恨,怨仇[animosity;enmity]
此百世之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是积怨畜祸也。——《史记·商君列书》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
(2) 怨家[enemy;foe]
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怨不得、怨毒、怨怼、怨愤、怨府、怨恨、怨悔、怨怒、怨女、怨偶、怨气、怨入骨髓、怨声、怨声载道、怨天尤人、怨天怨地、怨望、怨言、怨尤
欲的拼音:yù(ㄩˋ)
⒈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念。欲望。欲火。食欲。情欲。禁欲。纵欲。
⒉ 想要,希望:欲盖弥彰。欲罢不能。欲速不达。
⒊ 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
⒋ 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⒌ 婉顺的样子。
欲字UNICODE编码U+6B32,10进制: 27442,UTF-32: 00006B32,UTF-8: E6 AC B2。
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慾
choose、desire、be just going to、wish
形声:从欠、谷声
desire, want, long for; intend
详细解释◎ 欲的拼音:
慾 yù
〈词性:名〉
(1) (形声。从欠,谷( yù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desire;pleasure-seeking desire]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 欲的拼音: yù
〈词性:动〉
(1) 想要;希望 [want;wish]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like]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欲罢不能、欲盖弥彰、欲壑难填、欲厚遗之、欲火、欲绝、欲念、欲擒故纵、欲求、欲望、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