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ēng bēng guǎi piàn
注音ㄎㄥ ㄅㄥ ㄍㄨㄞˇ ㄆ一ㄢˋ
解释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
出处魏风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
例子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文汇报》1986.7.19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坏手段。
感情坑绷拐骗是贬义词。
繁体坑綳枴騙
近义坑蒙拐骗
英语swindle and bluff
动物生肖牛,虎,蛇
坑的拼音:kēng(ㄎㄥ)
⒈ 洼下去的地方:坑洼。火坑(喻悲惨的生活环境)。
⒉ 把人活埋:坑杀。焚书坑儒。
⒊ 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坑害。坑骗。
⒋ 地洞。
坑字UNICODE编码U+5751,10进制: 22353,UTF-32: 00005751,UTF-8: E5 9D 91。
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坈硎阬炕
delve、hole、pit、tunnel
形声:从土、亢声
pit, hole; bury, trap; harry
详细解释◎ 坑的拼音: k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亢声。本义: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
(2) 同本义 [hollow]
坑,堑也,壑也。——《玉篇》
或被坑水冲淹。——《广东军务记》
(3) 又如:刨个坑;挖坑;坑阱(泛指深坑);坑坎(指地面高低不平;洼地;坑穴)
(4) 矿穴,矿场 [pit]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5) 又如:坑户(唐宋以来采掘金属矿的在籍专业户);坑冶(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坑探(开挖坑道探明矿藏的情况)
(6) 〈词性:方〉∶大小便用的粪坑或缸 [pit]
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捋银坑,并宜禁断。——《旧唐书·食货志上》
(7) 又如:茅坑(厕所里的粪坑)
(8) 沟壑 [gully]。如:坑谷(沟壑山谷);坑堑(地下的陷沟);坑壕(壕沟);坑岸(犹坑堑,沟壑)
◎ 坑的拼音: kēng
〈词性:动〉
(1) 陷害 [frame up]
则被你坑杀人燕侣莺俦。——《窦娥冤》
(2) 又如:坑闪(坑害抛弃);坑陷(坑害;陷害);坑蒙(坑害蒙骗)
(3) 活埋 [bury alive]
于是楚军夜击坑 秦卒二十余人。——《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坑降(活埋已经投降的兵将);坑杀(活埋);坑戮(坑杀;活埋);焚书坑儒
(5) 欺骗 [cheat]。如:奸商净坑人
(6) 损人 [do a bad turn]
我并没得罪人,为甚么这么坑我?——《红楼梦》
坑道、坑害、坑井、坑坑坎坎、坑坑洼洼、坑蒙拐骗、坑骗、坑人、坑洼、坑子
绷(綳)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
⒉ 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
⒊ 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
⒋ 束,包扎:绷带。
⒌ (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
⒍ 勉强支持:绷场面。
⒎ 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
绷(綳)的拼音:běng(ㄅㄥˇ)
⒈ 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
绷(綳)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裂开:绷瓷儿。
⒉ 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绷字UNICODE编码U+7EF7,10进制: 32503,UTF-32: 00007EF7,UTF-8: E7 BB B7。
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綳繃䙀䙖
stretch tight
形声:从纟、朋声
bind, draw firmly, strap
详细解释◎ 绷的拼音:
綳、繃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mì ),朋声。本义:束缚,捆绑)
(2) 缠束;包扎 [tie;wrap]
繃,束也。——《说文》
禹葬 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墨子·节葬篇》
襁,即今儿小儿繃也。今俗犹云繃小儿矣。——《汉书·宣帝纪》注
(3) 又如:绷吊拷讯(捆绑并吊起来拷问);绷爬吊拷,绷巴吊拷,绷扒吊拷(强行脱衣服,捆好吊起来拷打)
(4) 张紧,在两端或边上用力造成平直的坚挺状态 [stretch tight]。如:弦绷得太紧了;鼓皮绷得真紧
(5) 猛地弹起 [jump out]。如:盖子一打开,弹簧就绷出来了
(6) 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stitch up]。如:把被面绷一绷;袖子上绷着臂章
(7) 勉强支持;硬撑 [force oneself]。如:绷拽(支撑);绷场面(勉强应付,东拼西凑)
(8) 骗 [财物] [cheat]。如:坑绷拐骗;讹绷(讹诈骗取财物);绷骗(骗人财物);绷子手(骗人财物的人)
◎ 绷的拼音:
綳 bēng
〈词性:名〉
(1) 婴儿的包被 [swaddling clothes]。如:绷带(小儿褓衣);绷接(襁褓;包婴儿的宽布带)
(2) 另见 běng;bèng
拐的拼音:guǎi(ㄍㄨㄞˇ)
⒈ 转折:拐弯。
⒉ 骗:拐骗。拐卖。
⒊ 走路不稳,跛:他走路一拐一拐的。
⒋ 走路时帮助支持身体的棍:拐棍。双拐。
拐字UNICODE编码U+62D0,10进制: 25296,UTF-32: 000062D0,UTF-8: E6 8B 90。
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柺枴
abduct、crutch、kidnap、limp、swindle、turn
会意:从扌、从另
kidnap, abduct; turn
详细解释◎ 拐的拼音:
枴 guǎi
〈词性:名〉
(1) (形声。从手。本义:拐杖) 同本义。通“枴”。亦称拐棍 [staff]
沉香拐拄一根。——《红楼梦》
(2) 又如:拐子头(小孩。因老人需孩子扶行,其作用如同“拐杖”;又俗称太监身边的小厮);拐儿(拐杖;脚踝);拐柱(拐棍);拐子马(北宋时称左右两翼骑兵为拐子马)
◎ 拐的拼音: guǎi
〈词性:动〉
(1) 诱骗。把妇女或儿童骗带走 [abduct]
那日买了一个丫头,不想是拐子拐来的。——《红楼梦》
又拐了三百多去。——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2) 又如:拐孩子;拐占(拐骗占有);拐米倒做了仓官(喻世上不平事太多,说不清楚);拐良为娼(拐卖良家妇女作妓女);拐儿(拐骗人口、财物的人);拐局(拐骗的圈套)
(3) 转弯,常指行进时改变方向 [turn]
往前走一百米,再向右拐弯,就到了他家
(4) 又如:拐弯儿;拐回来
(5) 用臂肘碰 [elbow]。如:用手肘把他一拐
◎ 拐的拼音: guǎi
〈词性:名〉
〈词性:方〉∶弯曲处,角 [corner]。如:门拐,墙拐;拐角
◎ 拐的拼音: guǎi
〈词性:形〉
(1) 〈词性:方〉∶错的,坏的 [wrong ]。如:别把话说拐了;拐心眼;拐孤乖僻;古怪
(2) 跛行的,瘸的 [lame]。如:拐仙(即铁拐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拐腿(瘸子);他走路一跷一拐地
拐棒、拐脖儿、拐带、拐点、拐棍、拐角、拐卖、拐骗、拐骗、拐弯、拐弯抹角、拐杖、拐肘、拐子
骗(騙)的拼音:piàn(ㄆ一ㄢˋ)
⒈ 欺蒙,诈取,用诺言或诡计使人上当:骗人。骗子。骗术。骗局。骗取。诈骗。拐骗。诱骗。受骗。
⒉ 一条腿抬起跨上去或跳过去:骗腿儿。
骗字UNICODE编码U+9A97,10进制: 39575,UTF-32: 00009A97,UTF-8: E9 AA 97。
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騙
cheat、gull、deceive、fool、hoodwink、rook、swindle
形声:从马、扁声
swindle, cheat out of, defraud
详细解释◎ 骗的拼音:
騙 pi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马,扁声。本义:跃而上马)
(2) 跃上马背而骑乘;骑。同“騗” [leap on;ride]
骗,谓跃上马也。——《纂文》
(3) 又如:骗马(飞身上马;勾引、调戏妇女);骗石(上马或登车用的垫脚石)
(4) 欺骗;哄劝 [deceive;cheat;swindle]。如:骗口张舌(又作“片口张舌”。胡编乱造,胡说八道);骗嘴(夸口);骗油(精于骗术的老油子);骗赖(欺骗诬赖);骗吓(连骗带吓唬);骗词(欺骗的话);骗诈(欺骗讹诈)
(5) 超越;跨越 [leap]。如:骗腿(侧身抬起一条腿)
(6) 引诱,吸引 [seduce]
一步一回头,景象时时变。越走得崎岖,越骗得神健。——清· 徐大椿《游山乐》
骗供、骗局、骗取、骗人、骗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