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òu bù kě wán
注音ㄎㄡˋ ㄅㄨˋ ㄎㄜˇ ㄨㄢˊ
解释寇:盗贼;玩:习惯而不留心。对于盗贼不能放松警惕。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寇不可玩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寇的拼音:kòu(ㄎㄡˋ)
⒈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⒉ 侵略者来侵犯:寇边。
⒊ 姓。
寇字UNICODE编码U+5BC7,10进制: 23495,UTF-32: 00005BC7,UTF-8: E5 AF 87。
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㓂冦宼窛
bandit、enemy、invader
会意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详细解释◎ 寇的拼音: kòu
〈词性:动〉
(1) (会意。从宀( mián ),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 pū ),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 同本义 [invade;plunder]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
(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
(4) 砍伐 [fell;cut;chop]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
◎ 寇的拼音: kòu
〈词性:名〉
(1) 入侵者 [invader]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 敌人 [enemy]
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
(3) 贼兵,敌军 [foe]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
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
(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
(5) 盗匪 [bandit]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
(7) 姓
寇边、寇仇
不的拼音:bù(ㄅㄨˋ)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的拼音: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字UNICODE编码U+4E0D,10进制: 19981,UTF-32: 00004E0D,UTF-8: E4 B8 8D。
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否柎
no、not
没有
象形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详细解释◎ 不的拼音: bù
〈词性: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 )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neither…nor]。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without]。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without]。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no matter(what)]。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no need to]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cannot do as expected]。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no]。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whether]。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词性:古〉
同“否”(fǒu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不的拼音: bù
〈词性:助〉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 不的拼音: bù
〈词性:形〉
(1) 通“丕”(pī )。大 [big;great]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 );“不是”(bú shì )。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不碍、不安、不安分、不白之冤、不搬陪、不卑不亢、不备、不悖、不比、不必、不避、不变、不便、不辨菽麦、不…不…、不才、不才、不测、不曾、不差、不差毫发、不差累黍、不臣、不成、不成、不成话、不成器、不成人、不成体统、不逞、不逞之徒、不吃、不痴不聋、不齿、不耻、不耻下问、不啻、不出所料、不辞、不辞而别、不辞劳苦、不错、不打不相识、不打价儿、不打紧、不打自招、不大、不大、不大对头、不殆、不待、不单、不丹、不但、不当、不当紧、不当事、不倒翁、不到、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不道、不得、不得不、不得而知、不得开交、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人心、不得要领、不得已、不得志、不登大雅之堂、不等、不等号、不等式、不点儿、不丁点儿、不定、不定方程、不动产、不动声色、不冻港、不独、不端、不断、不对、不对茬儿、不对劲、不对头、不二、不二法门、不二价、不乏、不乏其人、不法、不法之徒、不凡、不方便、不防、不妨、不费吹灰之力、不分彼此、不分青红皂白、不服、不服、不服气、不服水土、不该、不干不净、不甘、不甘寂寞、不甘心、不尴不尬、不赶趟、不敢、不敢当、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恭、不攻自破、不公、不共戴天、不苟言笑、不够、不够、不顾而唾、不关痛痒、不管、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光、不规矩、不轨、不过、不过意、不寒而栗、不含糊、不好不坏、不好看、不好惹、不好意思、不合时宜、不和、不哼不哈、不怀好意、不欢而散、不慌不忙、不遑、不惑、不及、不及格、不及时、不即不离、不计、不计、不计其数、不济、不济事、不假思索、不检点、不减、不见、不见得、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经传、不见舆薪、不介入、不介意、不结盟国家、不结盟运动、不价、不禁、不仅、不仅…而且、不尽、不尽然、不近人情、不经意、不经之谈、不景气、不胫而走、不究、不久、不咎既往、不拘、不拘、不拘一格、不具、不觉、不绝如缕、不刊、不刊之论、不堪、不堪、不堪回首、不堪入耳、不堪入目、不堪设想、不堪言状、不堪一击、不堪造就、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亢不卑、不可、不可多得、不可告人、不可估量、不可救药、不可开交、不可理喻、不可名状、不可磨灭、不可企及、不可胜数、不可收拾、不可思议、不可同日而语、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可一世、不可逾越、不可终日、不克、不肯、不快、不愧、不愧不怍、不赖、不郎不秀、不稂不莠、不劳而获、不冷不热、不理、不理睬、不理会、不力、不利、不良、不了了之、不料、不露锋芒、不露声色、不伦不类、不论、不论、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不毛、不毛之地、不免、不妙、不敏、不名一钱、不名一文、不明、不明、不谋而合、不能、不能不、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念旧恶、不怕、不怕、不配、不配、不偏不倚、不平、不平则鸣、不破不立、不期、不期而会、不期而遇、不齐、不起眼、不情之请、不求甚解、不屈不挠、不然、不让、不饶、不仁、不日、不容、不容分说、不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若、不三不四、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上不下、不慎、不甚了了、不胜、不胜桮杓、不胜枚举、不识好歹、不识抬举、不识一丁、不时、不时之需、不实之词、不食烟火、不世、不世之功、不世之业、不是、不是味儿、不顺眼、不死不活、不速之客、不遂、不随和、不疼不痒、不腆、不同凡响、不痛不痒、不瘟不火、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闻不问、不文不武、不问青红皂白、不务正业、不惜、不暇、不下于、不相上下、不详、不祥之兆、不像话、不消说、不肖、不肖子孙、不孝、不谐、不屑、不屑一顾、不屑置辩、不懈、不兴、不行、不省得、不省人事、不幸、不修边幅、不朽、不朽、不许、不恤、不宣而战、不学无术、不逊、不言而喻、不厌其烦、不厌其详、不要、不要紧、不要脸、不夜城、不一、不一定、不一而足、不宜、不遗余力、不已、不以为然、不义、不义之财、不意、不亦、不亦乐乎、不翼而飞、不用、不由、不由自主、不有、不虞、不与、不育、不遇、不远万里、不约而同、不越雷池、不孕、不再、不在、不在乎、不在话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择手段、不怎么样、不折不扣、不争、不争气、不正之风、不知不觉、不知好歹、不知轻重、不知死活、不知所措、不知所以、不知所云、不知所终、不知天高地厚、不值、不止、不只、不至于、不置可否、不自量、不足、不足道、不足挂齿、不足取、不足为凭、不足为奇、不足为训、不足信
可的拼音:kě(ㄎㄜˇ)
⒈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⒉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⒊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⒋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⒌ 尽,满:可劲儿干。
⒍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⒎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⒏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⒐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⒑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⒒ 姓。
可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可汗(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可字UNICODE编码U+53EF,10进制: 21487,UTF-32: 000053EF,UTF-8: E5 8F AF。
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妿歌
approve、but、can、may、need、yet
否
会意
may, can, -able; possibly
详细解释◎ 可的拼音: kě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approve;permit;allow]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can;may]
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堪 [be worth doing;need doing]
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accord with]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make]。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should]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recover (from an illness)]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 可的拼音: kě
〈词性:形〉
(1) 善,好 [good]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correct;right]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
(3) 适当[appropriate;due;fit]
[驴]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
(5) 满的 [full]
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
◎ 可的拼音: kě
〈词性:副〉
(1) 可是;却 [but]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
(3) 大约、近似 [about]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
(5) 就,便 [at once;right away]。如:可便(便,就)
(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used to form an interrogative sentence]。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
(7) 岂,难道 [as,used in written language,usu.before a negative word to form a rhetorical question]。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
(8) 表示程度 [used to express high degree]
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 贾谊《论积贮疏》
(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
(10) 表示久望而获 [used to indicate that sth.has been long awaited]。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
(11) 无义。语助词
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2) 表被动的助动词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另见 kè
可爱、可悲、可鼻、可鄙、可变、可不、可不是、可怖、可乘之机、可耻、可待因、可的松、可丁可卯,可丁可卯儿、可读性、可耕地、可观、可贵、可好、可恨、可嘉、可鉴、可见、可见、可见度、可敬、可卡因、可堪、可靠、可靠性、可可、可可豆、可可儿的、可口、可口可乐、可怜、可怜、可怜巴巴、可怜虫、可目、可恼、可能、可能、可能、可逆、可怕、可欺、可气、可巧、可亲、可取、可人、可是、可烧而走、可叹、可望、可谓、可恶、可恶、可惜、可惜、可喜、可想而知、可笑、可心、可信、可行、可行性、可疑、可以、可意、可有可无、可憎
◎ 可的拼音: kè
另见 kě
可汗
玩的拼音:wán(ㄨㄢˊ)
⒈ 游戏:玩耍。玩笑。玩兴(xìng )。玩具。玩偶。
⒉ 戏弄,搬弄:玩弄。玩狎。玩花招儿。
⒊ 观赏:玩赏。玩味。瞻玩。玩物丧志。
⒋ 可供观赏的东西:古玩。
⒌ 轻视,忽视:玩忽职守。玩世不恭。
玩字UNICODE编码U+73A9,10进制: 29609,UTF-32: 000073A9,UTF-8: E7 8E A9。
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貦翫
enjoy、have fun、play、treat lightly
形声:从王、元声
play with, joke, enjoy
详细解释◎ 玩的拼音: w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玉])
(2) 玩耍;玩弄 [play with;dally with]
玩,弄也。——《说文》
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
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
摩玩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玩服(玩赏佩用之物);玩爱(玩赏珍爱);玩饰(供玩赏的佩饰)
(4) 玩赏;欣赏 [enjoy;appreciate]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玩咏(玩赏吟咏);玩幽(玩赏幽景);玩好(玩赏与爱好);玩月(赏月)
(6) 从事或投入[某种游戏或其他文娱活动] [engage in some kinds of sports 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如:玩戏(非专业演员演戏,玩票;耍闹,开玩笑);玩棒球;玩雪;玩适(娱乐);玩之不足(观赏不尽);玩影(弄影)
(7) 戏弄 [make fun of]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书·旅獒》
(8) 又如:为人所玩;玩巧(玩弄巧诈手段);玩奸(玩弄奸诈的手段);玩谑(戏弄;开玩笑);玩是玩,笑是笑(俗语。开玩笑是开玩笑,该正经时要正经)
(9) 研讨;反复体会 [savor]
顾玩所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玩其辞。——《易·系辞上》
玩其文也久矣。——《列子·黄帝》
(10) 又如:玩索(体味探索);玩习(玩味研习);玩占(占卜;研究卦象、卜辞);玩思(研究,探索);玩耽(潜心玩味);玩咏(玩味讽咏);玩意(玩味,体味)
(11) 轻慢;轻视 [slight;neglect]
究属玩视, 着记大过三次。——《官场现形记》
(12) 又如:玩令(玩命。玩忽命令);玩延(玩忽延误);玩弛(玩忽松懈);玩法(玩忽法令);玩泄(玩忽,轻慢);玩俗(玩忽法令的风气);玩怠(玩忽,懈怠)
(13) 不认真对待;轻率无礼地谈话、写作、行事等 [trifle with;treat lightly]。如:玩事(不严肃认真对待所干的事情);玩兵(按兵不动)
◎ 玩的拼音: wán
〈词性:名〉
(1) 供玩赏之物 [toy;object for appreciation]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国语·楚语下》
(2) 又如:古玩;珍玩;玩好(玩物,供人玩赏的东西)
玩忽、玩忽职守、玩花招、玩话、玩火、玩火自焚、玩具、玩乐、玩弄、玩弄词藻、玩偶、玩器、玩儿不转、玩儿坏、玩儿命、玩儿票、玩儿完、玩人丧德、玩赏、玩世不恭、玩手腕、玩耍、玩索、玩味、玩物丧志、玩狎、玩笑、玩兴、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