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扣壶长吟的意思

kòuchángyín

扣壶长吟



拼音kòu hú cháng yín

注音ㄎㄡˋ ㄏㄨˊ ㄔㄤˊ 一ㄣˊ

解释借指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气。

出处清 唐孙华《题薪禅弟<击壶图>》诗:“扣壶长吟心未厌,惜哉狂竖徒骄盈。”

用法作主语、定语;指怀才不遇。

感情扣壶长吟是中性词。

繁体扣壺長唫

近义怀才不遇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òu   注音  ㄎㄡ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KG  仓颉  QR  郑码  DJVV  四角  56000  结构  左右电码  2099  区位  3159  统一码  6263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扣(釦)的拼音:kòu(ㄎㄡˋ)  

⒈ 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扣上。

⒉ 衣纽:衣扣。

⒊ 绳结:绳扣儿。

⒋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把碗扣在桌上。

⒌ 相符,符合:扣题(符合题义)。

⒍ 强留:扣押。

⒎ 从中减除:扣除。扣发(  )。

⒏ 敲击:扣人心弦。

统一码

扣字UNICODE编码U+6263,10进制: 25187,UTF-32: 00006263,UTF-8: E6 89 A3。

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叩敂釦

汉英互译

buckle、button、deduct、detain、smash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口声

English

knock, strike, rap, tap; butt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扣的拼音: kòu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2) 同本义 [rein]

扣,牵马也。——《说文》

扣马而谏。——《史记·伯夷叔齐传》

梁由靡扣缪公之骖。——《淮南子·泛论》

太子与郭荣扣马。——《左传·襄公十八年》

(3) 又如:扣马(牵住马,不使前进。也作“叩马”);环环相扣;扣身(紧身,衣服紧贴身子)

(4) 捆绑;拘押 [bind;arrest;take in]。如:扣搭(扣住,捆住);把杀人犯扣起来

(5) 假借为“敂”(击)。敲击 [knock]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扣石垦壤。——《列子·汤问》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6) 又如:扣扉(敲门);扣户(敲门);扣门(敲门);扣扃(叩门,敲门);扣阍(叩击宫门)

(7) 求教;探问 [ask for advice]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8) 又如:扣问(向人请教;询问);扣发(启发;提出意见);扣请(扣问)

(9) 叩头,俯首向下之称 [kowtow]。如:扣头(叩头);扣额(犹扣头)

(10) 截留 [intercept]。如:扣刻,扣克(截留财物,不按应发的全数发给);扣发(截留全部或部分不发);扣压(截留搁置)

(11) 扣除 [deduct]

逐日将本钱扣去。——《卖油郎独占花魁》

(12) 又如:扣工资;扣分数;扣钱;扣抵(扣除抵偿);扣算(过分地算计)

(13) 用钮扣固定或合拢 [button up;buckle]。如:把衣服扣上;把皮带扣上

词性变化

扣的拼音:

kòu  

〈词性:名〉

(1) 结 [knot]

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系一个扣

(3) 带扣 [buckle]。如:鞋扣

(4) 钮扣 [button]。如:衣扣

(5) 通“筘”。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 [reed]。如: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腻)

扣的拼音: kòu  

〈词性:量〉

(1) 用于捆扎成束的文件或帐折等物 [loop]

劳佛便取出一扣三千银子往来的庄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螺纹的一圈叫一扣。如:拧了三扣

常用词组

扣除、扣发、扣分、扣关、扣环、扣击、扣留、扣帽子、扣襻、扣球、扣人心弦、扣屎盔子、扣杀、扣押、扣眼,扣眼儿、扣子

  拼音    注音  ㄏㄨˊ   繁体    
部首  士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FPOG  五笔98  FPOF  仓颉  GBTC  郑码  BWKU  四角  40102  结构  上下电码  1106  区位  2688  统一码  58F6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丨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壶(壺)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壶。酒壶。喷壶。油壶。

⒉ 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壶铃(举重辅助器械之一,形状像水壶)。

⒊ 姓。

统一码

壶字UNICODE编码U+58F6,10进制: 22774,UTF-32: 000058F6,UTF-8: E5 A3 B6。

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壺壷

汉英互译

kettle、pot、bottle、flask

造字法

象形:像壶形

English

jar, pot, jug, vas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壶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2) 同本义 [pot;kettle;bottle]。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壶,昆吾圆器也。——《说文》

国子执壶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

八壶设于西序。——《仪礼·聘礼》

引壶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箪食壶浆。——《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炉上有壶。——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壶瓶(盛酒器);壶滥(又名壶鉴。器皿的名称);壶尊(古代盛酒器);壶芦(指茶壶或酒壶)

(4) 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 [water clock;hourglass]

狄人出壶。——《礼记·丧大记》。注:“漏水之器也。

(5) 又如:壶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壶郎(掌管刻漏计时的官员);壶人(管理刻漏掌报时的人)

(6) 古代宴饮时投壶的用具 [vase]

投壶。壶脰脩七寸,口径二寸半,壶高尺二寸,受豆斗五升,壶腹脩五寸。——《大戴礼记》

(7) 又如:壶矢(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壶飧(用壶盛水泡饭)

(8) 通“瓠”。瓠瓜,也叫葫芦 [bottle gourd]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豳风·七月》

尝抱壶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说林》

中流失船,一壶千金。——《鹖冠子·学问》

(9) 又如:壶庐(瓠、匏、蒲芦等瓜类的总称)

  拼音  cháng zhǎng   注音  ㄔㄤˊ ㄓㄤˇ   繁体    
部首  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AYI  仓颉  PO  郑码  CH  四角  42730  结构  单一电码  7022  区位  1904  统一码  957F  笔顺  ノ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其他字义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统一码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長仧兏仩

汉英互译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相关字词

少、幼、消、短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常用词组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常用词组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

  拼音  yín   注音  一ㄣˊ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WYN  仓颉  ROIN  郑码  JOSX  四角  68027  结构  左右电码  0692  区位  5087  统一码  541F  笔顺  丨フ一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吟的拼音:yín(一ㄣˊ)  

⒈ 唱,声调抑扬地念:吟咏。吟诵。吟味(吟咏玩味,体味)。吟讽(吟咏讽诵)。

⒉ 叹息,痛苦的声音:吟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吟。

⒊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吟。

⒋ 鸣,叫:风吟。猿吟。

统一码

吟字UNICODE编码U+541F,10进制: 21535,UTF-32: 0000541F,UTF-8: E5 90 9F。

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吟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㕂䪩唫噖訡

汉英互译

chant、recite、the cry of animals

造字法

形声:从口、今声

English

sing, hum; recite; type of poet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 同本义 [sigh;groan]

吟,呻也。——《说文》

吟,叹也。——《苍颉篇》

呿吟至微。——《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

昼吟宵哭。——《战国策·楚策》

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明·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

(3) 又如:吟呻(呻吟。因痛苦而发出哼哼声);吟啸(悲叹;哀号)

(4) 吟咏;诵读 [chant;recite]

倚树而吟。——《庄子·德充符》

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注:“歌吟也。”

盗跖吟口。——《荀子·不苟》

吟青黄。——《汉书·礼乐志》。注:“谓歌诵也。”

(5) 又如:吟盐咏絮(对盐吟咏女子的赞词);吟月(对月吟诗);吟弄(吟唱;吟咏);吟呻(吟咏;推敲诗句);吟玩(吟咏玩赏);吟颂(讴吟歌诵);吟诗(吟诵诗歌);吟歌(吟咏歌唱);吟写(吟咏抒写)

(6) 鸣,叫 [sing]

熊咆龙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又如:吟叫(鸣叫);吟吼(吼叫);吟鸟(善鸣的鸟);吟蛩(鸣叫着的蟋蟀);吟鸣(鸣叫);吟啸(呼啸;呼叫);吟虫(善鸣的虫)

(8) 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compose]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9) 又如:吟怀(作诗的情怀);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词性变化

吟的拼音: yín  

〈词性:名〉

(1) 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 [song (as a type of classical poetry)]。如:吟卷(诗册;诗稿);吟草(诗稿);吟轴(诗卷;诗册);吟笺(诗稿);吟集(诗集);《秦中吟》

(2) 诗人 [poet]。如:吟肩(诗人的肩膀);吟骨(诗人的精神);吟客(诗人);吟堂(诗人的堂室,书斋);吟眸(诗人的视野);吟笔(诗人的笔);吟窗(诗人的居住的窗户);吟魂(诗人的灵魂)

常用词组

吟哦、吟风弄月、吟诵、吟游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