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口讲指划的意思

kǒujiǎngzhǐhuà

口讲指划



拼音kǒu jiǎng zhǐ huà

注音ㄎㄡˇ ㄐ一ㄤˇ ㄓˇ ㄏㄨㄚˋ

解释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七章:“每条凳子可容几人,哪里是站台,哪里是门……都口讲指划地详细说给他们听。”

例子施蛰存《塔的灵应》:“渐渐地看见有人从墙缺处走进来,围着和尚,口讲指划地不知说些什么。”

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详细地解说。

感情口讲指划是中性词。

繁体口講指划

近义口讲指画、口讲手画、指画口授

英语the mouth speaking and fingers sketch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ǒu   注音  ㄎㄡˇ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KKKK  仓颉  R  郑码  JA  四角  6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656  区位  3158  统一码  53E3  笔顺  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口的拼音:kǒu(ㄎㄡˇ)  

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

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⒌ 破裂的地方:口子。

统一码

口字UNICODE编码U+53E3,10进制: 21475,UTF-32: 000053E3,UTF-8: E5 8F A3。

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口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b、jaws、meatus、mouth、ora、orifice、ostium、scoop、stoma、stomata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passage]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population]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words]。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eloquence]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age]。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pass]。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口]∶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departments]。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port]。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edge]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rim]。如:碗口;杯口

词性变化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形〉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oral]。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口的拼音: kǒu  

〈词性:量〉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常用词组

口岸、口碑、口北、口不应心、口才、口称、口吃、口齿、口臭、口传、口疮、口淡、口袋、口调、口耳相传、口风、口锋、口服、口福、口辅、口腹、口感、口供、口垢、口过、口号、口红、口惠、口技、口角、口角春风、口角生风、口紧、口径、口诀、口角、口渴、口口声声、口口相传、口苦、口快、口里、口粮、口令、口络、口蜜腹剑、口沫、口气、口器、口钳、口浅、口腔、口琴、口轻、口若悬河、口哨儿、口舌、口声、口实、口食、口试、口是心非、口授、口熟、口述、口水、口说无凭、口诵、口诉、口算、口谈、口题、口条、口头、口头,口头儿、口头,口头上、口头禅、口头文学、口头语,口头语儿、口外、口味、口吻、口误、口涎、口香片、口信、口形、口羞、口血未干、口译、口音、口淫、口语、口谕、口罩、口重、口诛笔伐、口子

  拼音  jiǎng   注音  ㄐ一ㄤˇ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YFJH  仓颉  IVTT  郑码  SBND  四角  35700  结构  左右电码  6199  区位  2918  统一码  8BB2  笔顺  丶フ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讲(講)的拼音:jiǎng(ㄐ一ㄤˇ)  

⒈ 说,谈:讲话。讲叙。

⒉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

⒊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讲求。讲团结。

⒋ 和解:“而秦未与魏讲也”。

⒌ 商量,商议:讲价儿。讲条件。

统一码

讲字UNICODE编码U+8BB2,10进制: 35762,UTF-32: 00008BB2,UTF-8: E8 AE B2。

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liver oneself of、relate、say

相关字词

道、说、谈、叙

造字法

形声:从讠、井声

English

explain; discuss; tal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讲的拼音:

ji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冓( gōu  )声。本义:和解)

(2) 同本义 [become reconciled]

讲,和解也。——《说文》

而秦未与 魏讲也。——《战国策·西周策》

与魏讲罢兵。——《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以中情出,小曰閒,大曰讲。——《大载礼记·千乘》

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战国策·秦策》

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战国策·赵策》

(3) 又如:讲息(和解息争);讲贡(讲和纳贡);讲款(讲和,议款);讲盟(订盟媾和)

(4) 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give lecture and study]

道士讲火经。——唐· 李朝威《柳毅传》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讲颂(讲习诵读);讲读(讲习诵读);讲肄(讲习);讲肆(讲舍);讲贯(讲习);讲帷(讲堂);讲筵(讲席;讲坛。筵:古人席地而坐所铺的席)

(6) 练习;操练 [train]

田猎以讲武。——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讲武(讲习武艺)

(8) 用 [use]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9) 评议;论说 [appraise sth. through discussion]。如:讲戏(评戏);讲功(评功);讲树(在树下谈论);讲经(论究经义);讲动(传说开来,议论起来);讲古(谈论古人、古事)

(10) 说,用言语表达 [say;speak;tell]。如:少讲;讲学;讲析(讲话解析);讲英语;讲法语;讲倒(说妥);细讲;讲故事;这节课讲牛顿第一定律;讲课;讲章(高头讲章,八股文读本书眉上面的讲解文字)

(11) 协商、谈判 [negotiate]。如:讲盘子(讲条件,讲价钱);讲究(讲求精美;完善)

(12) 注意 [pay attention]。如:讲卫生;讲质量

(13) 讲求 [strive for]。如:讲图(讲求图谋);讲团结;讲速度

常用词组

讲道、讲法、讲稿、讲故事、讲和、讲话、讲价钱、讲解、讲解员、讲究、讲究、讲课、讲理、讲明、讲评、讲清、讲情、讲师、讲授、讲述、讲台、讲坛、讲堂、讲习、讲学、讲演、讲义、讲桌、讲座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XJG  仓颉  QPA  郑码  DRK  四角  52061  结构  左右电码  2172  区位  5424  统一码  6307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指的拼音:zhǐ(ㄓ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

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统一码

指字UNICODE编码U+6307,10进制: 25351,UTF-32: 00006307,UTF-8: E6 8C 87。

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造字法

形声:从扌、旨声

English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finger]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toe]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intention]

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

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

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

(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

(7) 一个手指的宽度 [finger breadth;digit]。如:肝大三指;二指宽

词性变化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指向;指着 [point at;point to]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

(3) 指定 [appoint]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

(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

(5) 指示 [instruct]

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

(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

(7) 指点 [show how]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

(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

(9) 指责 [censure]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

(11) 诬指 [frame sb.]

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

(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

(13) 阐明,陈述 [state]。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形〉

(1) 竖起 [vertical]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3) 通“旨”。美好 [fine]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常用词组

指北针、指标、指钵、指斥、指出、指错、指导、指导员、指点、指定、指冬瓜骂葫芦、指腹为婚、指供、指画、指环、指挥、指挥若定、指甲、指尖、指教、指节、指靠、指控、指令、指鹿为马、指名、指名道姓、指明、指目、指南、指南录、指南针、指派、指认、指日可待、指桑骂槐、指山卖岭、指山说磨、指使、指示、指手划脚、指数、指天誓日、指通豫南、指头、指望、指纹、指向、指要、指意、指引、指印、指责、指摘、指针、指正

  拼音  huá huà   注音  ㄏㄨㄚˊ ㄏㄨㄚˋ   繁体  劃、畫  
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AJH  仓颉  ILN  郑码  HMKD  四角  52000  结构  左右电码  0439  区位  2714  统一码  5212  笔顺  一フ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划(劃)的拼音:huá(ㄏㄨㄚˊ)  

⒈ 用桨拨水使船行动:划水。划船。划艇。

⒉ 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是否相宜:划算。

⒊ 用刀或其它东西把物件分开或从物件上面擦过:划一道口子。

其他字义

划(劃)的拼音:huà(ㄏㄨㄚˋ)  

⒈ 分开:划界。划分。划时代意义。

⒉ 设计:计划。筹划。策划。出谋划策。

统一码

划字UNICODE编码U+5212,10进制: 21010,UTF-32: 00005212,UTF-8: E5 88 92。

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划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找撶劃

汉英互译

pull、row、scull

造字法

会意:从刂、从戈

English

to row or paddle boat; to scrat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划的拼音: huá  

〈词性:动〉

(1) 以桨拨水使船前进 [paddle;row]。如:划行(拨桨行船);划船运动(水上运动之一)

(2) 合算 [be to one’s profit;pay]。如:划得来(合算,值得);划不来(不合算,不值得)

(3) 指二人伸指猜拳行酒。也作“豁拳” [finger-guessing game;a drinking game]。如:划拳

词性变化

划的拼音: huá  

〈词性:名〉

划子,小船 [small rowboat]。如:划揪(船桨);划子船(小船);划木(小木船)

划的拼音:

huá  

〈词性:动〉

(1) 用尖利物把东西割开 [cut the surface of]。如:划上消息(闩上扣键);划玻璃;手上划了一个口子

(2) 摩擦;抹拭 [scratch;strike]。如:划火柴;用筷子把掉在桌上的菜划去

(3) 另见 huà;huai  

常用词组

划船、划过、划桨、划拉、划拳、划算、划艇

基本词义

划的拼音:

huà  

〈词性:动〉

(1) (会意。从画(划分),从刀。“画”亦兼表读音。本义:割开,分开。按:“划”和“劃”古代是意义不同的两个字。“划”,读作 huá  ,是个从戈、从刀的形声字,意思是“拔水前进”,如“划舟”、“划桨”等。而“割开”、“分开”等意义古代都写作劃,不写作“划”。现在“劃”简化为“划”)

(2) 划分 [divide]

划,锥刀曰划。——《说文》

划,锥刀刻。——《广韵》

(3) 又如:划指(比划);划地为牢(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划成分;划界

(4) 拨给。把款项或账目从一个单位或户头转到另一单位或户头 [assign;transfer]。如:划拨清算(即转账结算。也称非转账结算);划款

(5) 筹谋。同“画” [plan]。如:出谋划策;筹划

(6) [用笔或其他绘图工具] 画或绘 [draw;delineate;mark]。如:划线;划一条线

词性变化

划的拼音:

huà  

〈词性:名〉

同“画” [stroke]。汉字的一笔。尤指一横

划的拼音:

huà  

〈词性:副〉

忽然 [suddenly]。如:划然(忽然;突然)

划的拼音:

huà  

<象>

(1) 形容水声、风声等。如:划然(象声形容词);划划(象声词)

(2) 另见 huá;huai  

常用词组

划拨、划定、划分、划归、划价、划清、划线、划样、划一、划一不二、划圆防守

基本词义

划的拼音:

(1) 劃 huai  

(2) ——见“佰划”( bāihuai  )

(3) 另见 huá;huà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