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叩石垦壤的意思

kòushíkěnrǎng

叩石垦壤



拼音kòu shí kěn rǎng

注音ㄎㄡˋ ㄕˊ ㄎㄣˇ ㄖㄤˇ

解释叩:敲打;垦:开垦。敲石挖土。指破土动工。

出处《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千,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破土动工。

感情叩石垦壤是中性词。

繁体敂石墾壤

近义破土动工

英语drill rock and dig eart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òu   注音  ㄎㄡ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KBH  仓颉  RSL  郑码  JYVV  四角  67020  结构  左右电码  0661  区位  6321  统一码  53E9  笔顺  丨フ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叩的拼音:kòu(ㄎㄡˋ)  

⒈ 敲打:叩击。叩门。叩关(a.入国求见;b.攻打关门;c.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叩诊。

⒉ 旧时一种礼节:叩拜。叩见。叩谒。叩首。叩头。

统一码

叩字UNICODE编码U+53E9,10进制: 21481,UTF-32: 000053E9,UTF-8: E5 8F A9。

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叩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扣敂

汉英互译

knock

造字法

形声:左声右形

English

knock, ask; kowtow, b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叩的拼音:

kòu  

〈词性:动〉

(1)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   ),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2) 同本义 [knock]

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周礼·地官·司关》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眾者叩舟。——《淮南子·说林》

以杖叩狼。——马中锡《中山狼传》

娘以指叩门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叩胫(以杖棍击胫骨。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叩门扉(敲打门扉);叩心(捶胸。表示悔恨交加的样子);叩门(敲门)

(4) 叩头、拜 [kowtow]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史记·滑稽列传》

(5) 又如:叩恳(叩头请求);叩奠(叩拜祭奠);叩赏(磕头谢赏);叩请(恭敬而诚恳地请求)

(6) 举发;询问 [expose;inquire]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明· 魏禧《大铁椎传》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叩咨;叩问;叩询

(8) 攻打 [attack]

引兵叩城。——唐· 韩愈《刘公墓志铭》

(9) 通“扣”。拉住 [hold]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史记·伯夷列传》

(10) 又如:叩马(拉住马缰绳,不使前进)

词性变化

叩的拼音: kòu  

〈词性:形〉

诚恳 [sincere]。如:叩诚(诚恳);叩请(诚恳地请求);叩叩(诚恳)

常用词组

叩拜、叩关、叩阍、叩击、叩见、叩石垦壤、叩首、叩头、叩问、叩谢、叩诊

  拼音  shí dàn   注音  ㄕˊ ㄉㄢ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GTG  仓颉  MR  郑码  GA  四角  1060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258  区位  4215  统一码  77F3  笔顺  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石的拼音:shí(ㄕˊ)  

⒈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⒉ 指石刻:金石。

⒊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⒋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⒌ 姓。

其他字义

石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统一码

石字UNICODE编码U+77F3,10进制: 30707,UTF-32: 000077F3,UTF-8: E7 9F B3。

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䂖䄷鉐

汉英互译

rock、stone、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石的拼音: dàn  

〈词性:量〉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dan ,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词性: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基本词义

石的拼音: shí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stone]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stone inscription]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mineral element in medicine]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Chime stone]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stone needle]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calculus]。如:胆石;排石

(11) 姓

词性变化

石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硬;坚固 [solid]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great]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常用词组

石版、石碑、石笔、石壁、石沉大海、石城汤池、石担、石雕、石碓、石墩、石方、石坊、石舫、石膏、石弓、石工、石鼓、石鼓文、石棺、石磙、石灰石、石灰水、石灰岩、石火、石家庄、石匠、石刻、石窟、石块、石蜡、石料、石林、石流、石笼、石锚、石棉、石棉瓦、石墨、石女、石破天惊、石青、石笋、石头、石投大海、石罅、石盐、石印、石英、石英钟、石油、石子儿、石作

  拼音  kěn   注音  ㄎㄣˇ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VEFF  五笔98  VFF  仓颉  AVG  郑码  XOB  四角  77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83  区位  3149  统一码  57A6  笔顺  フ一一フ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垦(墾)的拼音:kěn(ㄎㄣˇ)  

⒈ 用力翻土:耕垦。

⒉ 开辟荒地:农垦。开垦。

统一码

垦字UNICODE编码U+57A6,10进制: 22438,UTF-32: 000057A6,UTF-8: E5 9E A6。

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垠墾

汉英互译

cultivate

造字法

形声:从土、艮声

English

cultivate, reclaim, to farm l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垦的拼音:

kěn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 kěn  )声。本义:翻土,开垦)

(2) 同本义 [reclaim]

垦,耕也。——《说文新附》

垦,耕也。——《广雅·释地》

土不备垦。——《国语·周语上》

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3) 又如:垦化(谓开垦荒地使变为良田);垦田(开垦耕地;已开垦的田地);垦民(开荒种地的人);垦草(垦荒。开垦荒地);垦耕(开垦耕作);垦耨(犹翻耕);垦发(种植);垦除(铲除)

(4) 损伤 [damage]

常用词组

垦复、垦荒、垦区、垦殖、垦种

  拼音  rǎng   注音  ㄖㄤˇ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  FYKE  仓颉  GYRV  郑码  BSER  四角  40132  结构  左右电码  1099  区位  4032  统一码  58E4  笔顺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壤的拼音:rǎng(ㄖㄤˇ)  

⒈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土壤。沃壤。壤土。

⒉ 地,与“天”相对:霄壤。天壤之别。

⒊ 地区,区域: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⒋ 古同“攘”,纷乱。

⒌ 古同“穰”,五谷丰收。

统一码

壤字UNICODE编码U+58E4,10进制: 22756,UTF-32: 000058E4,UTF-8: E5 A3 A4。

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i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襄声

English

soil, loam, earth; ri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壤的拼音: rǎ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襄( xiāng  )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2) 土壤 [soil]

壤,柔土也。——《说文》

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

厥土惟白壤。——《书·禹贡》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论衡·率性》

(3) 又如:壤坟(柔细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壤芥(泥土和小草);沃壤

(4) 泛指泥土 [earth;soil;clay]

夫太山不辞壤石。——《说文·尊贤》

(5) 又如:霄壤;壤力(地力);壤未(地下);壤水(地下水;泉水);壤室(土室;土屋);壤陛(土做的台阶);天壤之别

(6) 也指一般的土地 [land]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李斯《谏逐客书》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7) 又如:壤地(泛称土地或国土);壤策(土地政策)

(8) 地区 [area]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穷乡僻壤

(10) 边界线,疆域 [border]。如:接壤

(11) 数词。十秭为壤。又以万万秭为壤。亦泛指大数 [large number]

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陔,万万陔曰秭,万万秭曰壤。——《孙子算经》

(12) 通“穰”。丰收 [bumper harvest]

畏垒大壤。——《庄子·庚桑楚》

(13) 姓

词性变化

壤的拼音: rǎng  

〈词性:动〉

(1) 毗连;连接 [join]

且夫韩、 魏之所以重畏 秦者,为与 秦接境壤界也。——《史记》

(2) 凿地出土 [dig]

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谷梁传》

常用词组

壤壤、壤土

叩石垦壤: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