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áng fēng è làng
注音ㄎㄨㄤˊ ㄈㄥ ㄜˋ ㄌㄤˋ
解释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也比喻敌人险恶的破坏活动。
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对敌斗争,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你怕它,不行。”
例子我们要经得起狂风恶浪的冲击。
正音“恶”,不能读作“wù”。
辨形“浪”,不能写作“狠”。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
谜语最大的风浪
感情狂风恶浪是贬义词。
繁体狂風惡浪
近义狂风暴雨
反义风平浪静
英语howling wind and surging wav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狂的拼音:kuáng(ㄎㄨㄤˊ)
⒈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⒉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⒊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狂字UNICODE编码U+72C2,10进制: 29378,UTF-32: 000072C2,UTF-8: E7 8B 82。
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呈忹狅
aficionado、arrogant、crazy、mad、violent、wild
形声:从犭、王声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详细解释◎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dog was mad]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mad;crazy;insane]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too arrogant;stiff-necked]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unruly or unrestrained]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violent;ferocious]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roaring]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动〉
(1) 通“诳”。欺骗 [cheat]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 )。去 [go to]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狂傲、狂暴、狂奔、狂飙、狂草、狂潮、狂放、狂风、狂风暴雨、狂欢、狂欢节、狂澜、狂烈、狂乱、狂怒、狂犬病、狂热、狂人、狂生、狂涛、狂妄、狂喜、狂想、狂笑、狂言、狂野、狂饮暴食、狂躁、狂恣
风(風)的拼音:fēng(ㄈㄥ)
⒈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⒉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⒋ 消息,传闻: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⒌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⒍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⒏ 姓。
风(風)的拼音:fěng(ㄈㄥˇ)
⒈ 古同“讽”,讽刺。
风字UNICODE编码U+98CE,10进制: 39118,UTF-32: 000098CE,UTF-8: E9 A3 8E。
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風飌凨凬凮
wind
形声:从虫、凡声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详细解释◎ 风的拼音:
風 f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wind]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鳳(風)?——《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又如:狂风(猛烈的风);风信(风的大小及风向);风团(旋风。比喻飞快);风吹日炙(风吹日晒);风雹(刮风下雹);风潦(风灾和水灾);风霰(风雪)
(4) 风俗;风气 [general mood;custom]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5)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6) 风范,气度,韵致 [demeanour]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风局(风范,器宇);风表(风范仪表);风则(风范);风裁(风采,气度);风期(气度,襟怀);风节(气度情操)
(8) 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manner;style]。如:风神(指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气韵);风徽(文章的风格、气韵)
(9) 风声,消息 [news;information]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11)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ballad]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12)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13) 男女间的情爱 [love]
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红楼梦》
(14) 又如:风月(指男女间的情爱);风月常新(指情爱永久不断);风月子弟(沉湎于风月场的子弟)
(15) 风纪,教化 [conduct and discipline]。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16) 威势,气势 [power]。如:风扫(形容势力猛烈有如狂风席卷一般);风樯阵马(乘风之船,破阵之马。比喻气势雄厚)
(17) 六淫之一。颠狂病,也指颠狂。后作“病”[epilepsy]。如:风眩(癫痫);风痴(疯癫痴呆)
(18) 姓
◎ 风的拼音:
風 fēng
〈词性:动〉
(1) 刮风;起风 [blow]
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宋· 苏轼《教战守》
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2) 借风力吹[干;散] [put out to dry;winnow]。如:风干(由风吹干);风鸡(借风力吹干的鸡)
(3) 走逸 [escape]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库莫奚国有马百匹因风入境。——《北魏书》
(4) 嬉戏 [play]
众人忧得你苦,你却在这里风!快上山去!——《水浒全传》
◎ 风的拼音:
風 fēng
<形、副>
(1) 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的 [unground]。如:风谣(民歌,民谣);风言(流言,无根据的话)
(2) 放荡 [dissolute]。如:风魔(放浪,轻狂;疯子);风流博浪(风流放荡)
(3) 通“疯”。癫狂 [mad;insane]
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及第耶?——《玉泉子·真录》
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西游记》
(4) 又如:风发(发疯);风病(精神病);风涎(患风疾的病根);风欠(疯狂);风风势势(举动不正常,易冲动)
(5) 〈词性:副〉 通“凡”( fán )。大凡,大概 [in most cases;about]
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庄子·天地》
(6) 另见 fěng;fèng
风暴、风波、风伯、风采、风餐露宿、风潮、风车、风尘、风尘仆仆、风驰电掣、风传、风吹草动、风吹浪打、风吹雨打、风刀霜剑、风道、风笛、风动、风洞、风斗、风度、风范、风风火火、风风雨雨、风格、风骨、风光、风号雨泣、风和日丽、风和日暖、风花雪月、风华、风华正茂、风化、风鬟雨鬓、风纪、风纪扣、风景、风景画、风卷残云、风口、风口浪尖、风浪、风里来雨里去、风力、风凉话、风流、风流才子、风流倜傥、风流人物、风流韵事、风马牛不相及、风貌、风靡、风靡一时、风木之悲、风派人物、风平浪静、风起云涌、风气、风琴、风情、风趣、风骚、风骚娘们、风沙、风扇、风尚、风声、风声鹤唳、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风蚀、风势、风霜、风水、风水先生、风丝,风丝儿、风俗、风俗人情、风俗习惯、风速、风瘫、风调雨顺、风头、风头、风土、风土人情、风味、风味食品、风闻、风物、风险、风箱、风向、风行、风行一时、风雅、风烟、风言风语、风衣、风油精、风雨交加、风雨飘摇、风雨凄凄、风雨如晦、风雨如磐、风雨同舟、风雨无阻、风雨衣、风月、风云变幻、风云人物、风云突变、风韵、风灾、风筝、风烛残年
◎ 风的拼音:
風 fěng
〈词性:动〉
(1) 讽刺;委婉劝告。通“讽” [mock;ridicule;satire;advise in mild tone]
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止 李太后, 李太后内有淫行,亦已。——《史记·梁孝王世家》
故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盐铁论》
蚡乃微言太后风上。——《汉书·田蚡传》
(2) 又如:风规(讽刺规劝);风谏(婉言劝谏。即讽谏);风谕(讽告,婉言开导)
(3) 另见 fēng;fèng
◎ 风的拼音:
風 fèng
〈词性:动〉
(1) 吹拂 [blow]。如:春风风人
(2) 比喻感化 [reform a misguided person through persuasion,etc.]
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史记·平准书》
(3) 又如:风民(感化、教化人民)
(4) 另见 fēng;fěng
恶的拼音:è(ㄜˋ)
⒈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⒉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⒊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恶的拼音:wù(ㄨˋ)
⒈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 )恶。
恶(噁)的拼音:ě(ㄜˇ)
⒈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⒉ (噁)
恶的拼音:wū(ㄨ)
⒈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⒉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恶字UNICODE编码U+6076,10进制: 24694,UTF-32: 00006076,UTF-8: E6 81 B6。
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噁惡悪僫
badness、evil、ferocity、vice
好、美、爱、善
形声:从心、亚声
evil, wicked, bad, foul
详细解释◎ 恶的拼音:
(1) 惡、噁 ě
(2) 另见 è;wū;wù
恶心、恶心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 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3) 又如:恶恶从短(对于人的过失,不十分苛责,适可而止)
(4) 泛指一般罪恶 [evil]
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恶逆(奸恶逆乱。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恶障(佛语。指杀生、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恶头儿(罪名);恶心钱儿(干坏事得来的钱财);恶孽(罪恶;弊病)
(6) 恶人;坏人 [evil person;villain]
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7) 又如:恶杀都来(刽子手在刑场上逞威风而发出的叫喊声。恶杀:即凶神恶煞)
(8) 为一项罪行被控告的人;犯罪的人 [culprit]。如:首恶必办,协从不问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形〉
(1) 丑陋 [ugly]
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人莫知其子之恶。——《礼记·大学》
恶者美之充也。——《管子·枢言》
今子美而我恶。——《韩非子·说林上》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 纣, 纣以为恶。——《战国策·赵策》
昔贾大夫恶,取妻而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 又如:恶丈夫(丑陋汉子);恶女(容貌丑陋之女)
(3) 粗劣 [coarse]。如:恶食(粗劣的食物);恶衣(粗劣的衣服);恶札(柮劣的书札。多指书法不善,字迹欠佳)
(4) 坏;不好 [bad]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汉书·王莽传上》
岁恶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恶宾(不受欢迎的客人。即恶客);恶逆(不善,不顺)
(6) 凶暴;凶猛 [fierce]。如:恶狞(凶恶狰狞);恶茶白赖(恶叉白赖。凶恶刁钻,无理取闹);恶赖富丽(无理贪求富有豪华。恶赖:无理取闹,耍无赖)
(7) 污秽;肮脏 [dirty]
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恶路(恶露。妇女产后由阴道排出的液体);恶水(泔水);恶水缸儿(泔脚水缸)
(9) 令人难堪 [discomfiting]。如:恶戏(恶作剧);恶剧(恶作剧);恶谑(令人难堪的嘲弄)
(10) 恶毒 [venomous]。如:恶歆歆(凶狠恶毒的样子);恶支沙(恶支杀。恶狠狠地,十分凶恶的样子);恶势煞(凶恶的样子)
(11) 庸俗 [vulgar]。如:恶辞(庸俗之词);恶谈(庸俗不堪的话);恶字(不堪入目的字眼)
(12) 贫瘠 [(of land) barren]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13) 又如:恶郡(贫瘠荒远的州郡);恶处(贫瘠的地方)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动〉
害;伤害或损害 [harm]。如:恶说(说话触犯);恶讪(得罪);恶事(做坏事);恶款(作恶犯法的条款);恶尽人(把人都得罪了)
◎ 恶的拼音:
惡 è
〈词性:副〉
(1) 甚;很 [very] 表示程度。如:恶烦(非常烦恼)
(2) 另见 ě;wū;wù
恶霸、恶报、恶病质、恶补、恶叉白赖、恶臭、恶德、恶斗、恶毒、恶恶实实、恶妇、恶感、恶贯满盈、恶鬼、恶棍、恶果、恶狠、恶狠狠、恶化、恶疾、恶迹、恶口、恶辣、恶浪、恶劣、恶骂、恶梦、恶梦、恶名,恶名儿、恶魔、恶癖、恶气、恶人、恶煞、恶少、恶舌、恶声、恶事、恶事传千里、恶誓、恶水、恶俗、恶岁、恶损、恶徒、恶习、恶相、恶行、恶性、恶性循环、恶凶凶、恶言、恶意、恶语、恶语伤人、恶语中伤、恶运、恶战、恶仗、恶作剧
◎ 恶的拼音:
惡 wū
〈词性:代〉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what]
恶,安也。——《广韵》
恶识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左传·桓公十六年》
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 恶的拼音:
惡 wū
<叹>
(1) 表示惊讶 [wu]
恶,是何言也?——《孟子》
恶,是何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另见 ě;è;wù
◎ 恶的拼音:
惡 wù
〈词性:动〉
(1) 讨厌;憎恶 [loathe;hate]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怨恶其君。
(2) 又如:甚恶(讨厌之极;非常讨厌;反感之至);恶忌(厌恶猜忌);恶生(厌生);恶不去善(不因厌恶其人而抹杀他的优点);恶杀(厌恶杀生);恶紫夺朱(厌恶以邪代正);恶嫌(讨厌);恶惮(厌恶畏惧);恶识(冒犯;得罪);恶上(憎恶长上);这人真可恶;憎恶(憎恨;厌恶);深恶痛绝;恶恶(憎恨邪恶)
(3) 嫉妒 [be envious;be green with envy]
[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4) 诽谤;中伤 [slander]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恶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恶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人有恶苏秦于 燕王者,曰:“ 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5) 又如:恶讪(诽谤)
(6) 忌讳 [taboo]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 恶的拼音:
惡 wù
〈词性:形〉
(1) 羞耻,羞愧 [ashamed]
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恶囊(窝囊)
(3) 另见 ě;è;wū
恶湿居下
浪的拼音:làng(ㄌㄤˋ)
⒈ 大波:波浪。海浪。巨浪。风浪。浪涛。浪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浪静。
⒉ 像波浪起伏的:麦浪。声浪。
⒊ 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流浪。浪费。浪迹。浪人。孟浪。
浪字UNICODE编码U+6D6A,10进制: 28010,UTF-32: 00006D6A,UTF-8: E6 B5 AA。
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illow、dissolute、wave
形声:从氵、良声
wave; wasteful, reckless
详细解释◎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名〉
(1)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wave]
风起浪涌。——《世说新语·雅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温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赋》
(2) 又如: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激浪(汹涌急剧的波浪);浪波(浪头。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滚的样子)
(3) 像波浪起伏的样子 [sth.resembling wave]。如:热浪;林浪;麦浪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动〉
(1) 逛,无事到处遛 [wave;wander]。如:他没事到处浪;浪走(无目的胡乱走);浪跄(走路不稳);浪迹萍踪(四方漫游,行踪无定)
(2) 勾引,劝…发生性关系 [seduce]。如:浪汉(挑逗男人)
(3) 〈词性:方〉∶敞开,亮出来 [open]
接着是家家都“浪山头”了。——茅盾《春蚕》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形〉
(1) 放荡;放纵 [unrestrained;dissolute]
谑浪笑敖。——《诗·邶风·终风》
(2) 又如:浪弟子(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厌的事);浪荡鬼(对放荡不检的人的鄙称)
(3) 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 [dirty]
小岭这个令,浪得很!好好的说一个飞觞解秽罢。——清· 魏子安《花月痕》
(4) 空 [empty]。如:浪广(犹空泛);浪荡(空阔);浪荡灯(悬空挂着的灯,吊灯)
(5) 无用 [useless]
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6) 破烂 [tattered;ragged;worn-out]
这府里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东西?——《红楼梦》
(7) 轻易;随便 [freely]。如:浪舌(随意乱说);浪骂(乱骂);浪侃(胡侃。胡说,瞎扯);浪使(乱花费);浪语(胡说,乱说)
◎ 浪的拼音: làng
〈词性: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虚度)
(2) 〈词性:方〉∶极 [extremely]
我女儿一见就喜浪了。——韩起祥《刘巧团圆》
浪潮、浪荡、浪荡子、浪费、浪花、浪迹、浪漫、浪漫主义、浪人、浪声浪气、浪涛、浪头、浪游、浪子、浪子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