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狂轰滥炸的意思

kuánghōnglànzhà

狂轰滥炸



拼音kuáng hōng làn zhà

注音ㄎㄨㄤˊ ㄏㄨㄥ ㄌㄢˋ ㄓㄚˋ

解释指疯狂地轰炸。

出处李若冰《瓦窑堡啊,一盏不灭的灯》:“天上飞机狂轰滥炸,地上发动武装大游行。”

例子陆文夫《难忘的靖江夹巷》:“日本飞机开始狂轰滥炸了。”

用法作谓语;指疯狂地轰炸。

感情狂轰滥炸是中性词。

繁体狂轟濫煠

近义大肆攻击

英语wanton and indiscriminate bombing

俄语вáрварская бомбардировка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uáng   注音  ㄎㄨㄤ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GG  仓颉  KHMG  郑码  QMC  四角  41214  结构  左右电码  3693  区位  3181  统一码  72C2  笔顺  ノフ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狂的拼音:kuáng(ㄎㄨㄤˊ)  

⒈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⒉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⒊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统一码

狂字UNICODE编码U+72C2,10进制: 29378,UTF-32: 000072C2,UTF-8: E7 8B 82。

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呈忹狅

汉英互译

aficionado、arrogant、crazy、mad、violent、wild

造字法

形声:从犭、王声

English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dog was mad]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mad;crazy;insane]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too arrogant;stiff-necked]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unruly or unrestrained]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violent;ferocious]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roaring]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词性变化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动〉

(1) 通“诳”。欺骗 [cheat]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  )。去 [go to]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常用词组

狂傲、狂暴、狂奔、狂飙、狂草、狂潮、狂放、狂风、狂风暴雨、狂欢、狂欢节、狂澜、狂烈、狂乱、狂怒、狂犬病、狂热、狂人、狂生、狂涛、狂妄、狂喜、狂想、狂笑、狂言、狂野、狂饮暴食、狂躁、狂恣

  拼音  hōng   注音  ㄏㄨㄥ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LCCU  仓颉  KQEE  郑码  HEXX  四角  4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6575  区位  2668  统一码  8F70  笔顺  一フ一丨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轰(轟)的拼音:hōng(ㄏㄨㄥ)  

⒈ 形容大的声响:轰轰。轰响。轰鸣。轰动。

⒉ 用大炮或炸弹破坏:轰击。轰炸。炮轰。

⒊ 驱逐,赶走:轰走。轰出去。

统一码

轰字UNICODE编码U+8F70,10进制: 36720,UTF-32: 00008F70,UTF-8: E8 BD B0。

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轟軣揈

汉英互译

bang、boom、drive off、rumble

造字法

会意:从三车

English

rumble, explosion, bl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轰的拼音:

轟、輷 hōng  

<象>

(1) (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2) 同本义 [roll;rumble]

轰,群车声也。——《说文》

轰轰殷殷。——《史记·苏秦传》

(3) 又如:轰隐(成群车队的喧闹声);轰輵(象声词。形容车声、雷声等);轰轰阗阗(形容车马声)

(4) 雷鸣、炮击、爆破等的隆隆声 [boom;bang]。如:轰!轰!轰!一连串爆破声震撼山谷;轰雷掣电(雷声炸响,闪电劈空。形容心灵受到巨大冲击)

词性变化

轰的拼音:

hōng  

〈词性:动〉

(1) 枪炮、雷电等对准或瞄准爆发 [explode;rumble;bombard]。如:炮轰;雷轰;雷轰电闪;轰打(用炮火轰击);轰炮(开炮)

(2) 猛烈攻击 [attack]。如:他在议会上轰市长;写文章轰他

(3) 驱赶;赶开 [shoo away;expel;drive]。如:轰麻雀;轰魄(驱赶魂魄。迷信);轰蚊(驱赶蚊虫)

(4) 笑闹;狂放 [roar]。如:轰豗(喧哗吵闹的声音);轰醉(狂饮而大醉);轰腾(形容气势旺盛);轰斗(群聚哄闹打斗)

(5) 眩晕 [feel dizzy;feel giddy]

请大夫把病来调,我涩的难行立,轰的则待倒。——元· 张国宾《罗李郎》

常用词组

轰动、轰动一时、轰赶、轰轰、轰轰烈烈、轰击、轰雷贯耳、轰隆、轰隆轰隆、轰鸣、轰然、轰嚷、轰响、轰炸

  拼音  làn   注音  ㄌㄢ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JTL  仓颉  ELIT  郑码  VKML  四角  38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448  区位  3236  统一码  6EE5  笔顺  丶丶一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滥(濫)的拼音:làn(ㄌㄢˋ)  

⒈ 流水漫溢:泛滥。

⒉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职权。宁缺勿滥。滥伐。

⒊ 浮泛不合实际:陈词滥调。滥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

统一码

滥字UNICODE编码U+6EE5,10进制: 28389,UTF-32: 00006EE5,UTF-8: E6 BB A5。

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濫㳕

汉英互译

excessive、flood、overflow

造字法

形声:从氵、监声

English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float; gush; emerge]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overflow;flood]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soak]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spread]。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greedy;depraved]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gather]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词性变化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形〉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excessive;wanton]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unreal]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inefficient]。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sadden;mashed]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副〉

任意地;肆意地 [arbitrarily;wilfully]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名〉

假借为“鉴”。浴盆 [bath;bathbub]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常用词组

滥调、滥伐、滥交、滥骂、滥觞、滥套子、滥用、滥竽、滥竽充数

狂轰滥炸: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